分享

满足不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张富群 2019-08-16

                                  陕西省丹凤中学张富群邮编:726200

,    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绿色指标”的构建,将使教育从血色走向绿色。

       教育部推出“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小学教育质量实施绿色评价,其目的是改变当前学校教育中以学生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教师业绩的单一应试教育评价机制。

         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人。尊重学生个性特点,满足不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在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中,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其评价当有所侧重与区别。对每一位具体学生来说,通过构建绿色评价体系,使他经过学校教育培养后,在学业负担适度的条件下,使他成长为品德高尚,有文化,身心健康,有兴趣特长的合格公民。这是教育部制定“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的初衷。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包括国家的未来和受教育者个人的未来。从国家的未来来说,不仅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合格普通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业技术人才,更需要培养大批高精尖、大师级领军人物。从受教育者个体来说,不同的个体有自己的发展需要和梦想。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受教育者都从小树立成为大师级人才的梦想,并为之奋斗一生。但我们不能用一刀切的教育评价模式使那些具有发展潜质、具有成长为高精尖人才梦想的个体失去学业发展最关键的基础教育这块丰厚的土壤。

        发展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发展学生社会科学文化素质这个层面上,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为学生未来掌握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奠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它包括对祖国母语的熟练阅读、理解、书写和运用能力;对数学基本运算和法则的理解、识记和熟练准确的计算能力。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是现代科学技术人才成长的必备条件。基础教育的基础不是凭主观愿望就会自然稳固的确立起来的,它需要受教育者自身经过艰难困苦的学习历程才能逐步的建立起来。特别在小学阶段更需要学习者通过独立学习实践落实和巩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读写算技能,形成能力,为他们进入中学和大学进一步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我们需要对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绿色评价,实现由单纯分数评价导致的血色教育向多元发展的绿色教育脱胎换骨的转变。但我们更应该注意,学校教育永远面对的是具体鲜活、有不同个性特点、发展潜质和不同梦想、正在成长和发展变化中的孩子。教育评价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