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安全协会检查汇总-沧州2019-精细化工
2019-08-16 | 阅:  转:  |  分享 
  
精细化工企业通报交流会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沧州代表处魏东来2019年8月2日目录工作开展情况概述检查结果统计及分析共性问题及典型问题汇报
《意见》出台的背景工作开展情况概述1.访谈企业负责人2.组织三级人员考试3.现场检查、末次会交流4.企业各层级人员对指导服务模式
欢迎5.各区县应急管理局领导积极配合检查结果统计及分析检查结果统计及分析---综述检查精细化工企业共总数为65家54.6%检查企业
共总数为119家次精细化工企业问题总数为1683项查出问题总数为3345项总共复查问题整改销项1349项总共复查问题总数为1731
项精细化工企业问题整改销项657项复查精细化工问题总数为826项检查结果统计及分析---问题专业分类168344840437641
5电仪安全设备工艺问题总数安全基础29%工艺安全24%设备安全22.3%电仪安全24.7%检查结果统计及分析---问题归属分类16
83223480790精细化工问题总数执行类文献类现场类问题归属占比检查结果统计及分析---问题复查情况精细化工复查企业27家次整
改完成率:79.53%检查结果统计及分析---组织考试精细化工组织考试222人次共性问题及典型问题汇报问题展示—安全基础共性问题
安全基础共性问题1.特种作业管控不严谨,风险分析不全面,措施落实不到位,过程管控偏离等问题。以动火作业为例进行说明:具体表现形式
1.动火方式及作业内容描述不准确2.动火分析点描述不准确。3.风险分析不全面。4.分级不准确。5.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6.作业过程
出现偏差。原因分析1.管理人员对规范理解不深。2.安全措施配置不足。3.执行人员对制度执行不严格。4.作业过程管控失效,监护人未起
到监护作用。安全基础共性问题1.特种作业管控不严谨,风险分析不全面,措施落实不到位,过程管控偏离等问题。以动火作业为例进行说明:整
改建议1.对特殊作业进行计划管理2.配置符合要求的措施。3.及早落实各项措施。4.程序化作业管控。5.发挥监护人作用,加强作业过程
监督。法规标准依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安全基础共性问题2.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体系的建立
及职责落实问题。具体表现形式1.主要负责人职责不符合《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要求。2.部门职责未细化到每个部门。3.岗位职责未细化
到岗位。原因分析1.未准确理解《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全面加强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的通知》2.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性
认知不足(履职的依据,追责的依据)。3.未建立有效的安全责任制考核机制。安全基础共性问题2.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职责落实
问题。整改建议1.学习《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全面加强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17〕29号)及《安全生产
责任制》的作用。2.建立日常性履职尽责考核追究机制,形成倒逼机制。法规标准依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全面加强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
制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17〕29号)安全基础共性问题3.事件管理不到位问题。具体表现形式1.未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2.未建
立“事件管理制度”或将事故管理制度与事件管理制度合在一起。3.未建立事件台帐,未对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原因分析1.对《国家安全监管总
局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理解不深。2.未深刻理解事件管理与事故管理的侧重点,共同点是:要进行原因分析、要制定强化管控
措施、要进行培训教育等。不同点: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追责,事件管理要求建立报告激励机制。安全基础共性问题3.事件管理不到位问题
。整改建议加强对《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宣贯及解读。法规标准依据《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
》(安监总管三〔2013〕88号)问题展示—安全基础典型问题安全专业典型问题老装置布局问题,该类问题普遍存在于一些建设较早的项目。
面向火灾爆炸危险区域的一侧的控制室、休息室、机柜间不满足防火防爆要求等。甲乙类厂房中设置操作室、值班室等问题。安全专业典型问题
整改建议功能性建构筑物按照规范布置。原因分析1.规范更新带来的问题。2.随意改变建构筑物功能。法规标准依据1.《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
火标准(2018版)》(GB50160-2008)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8)(2018版)问题展示—
工艺专业共性问题工艺专业共性问题1.操作规程内容不完整,管理不到位。工艺专业共性问题1.操作规程内容不完整,管理不到位。具体表现形
式1.缺少工艺指标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和纠正或防止偏离的措施。2.个别关键工艺指标缺失;工艺指标采用设计参数,未设定控制范围值。3
.操作规程缺少紧急停车等步骤,内容过于简单。4.未每年开展操作规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确认,或用工艺符合性审查替代操作规程适应性有效性
确认。原因分析1.法律法规识别不全面,未识别到《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3034-2010)对操作规程内容的具
体要求。2.部分企业未建立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未明确操作规程编写要求和日常管理要求。工艺专业共性问题1.操作规程内容不完整,管理不到
位。整改建议1.根据相关法规要求,修订或建立操作规程管理制度。2.修订操作规程,加入工艺指标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等缺失内容。3.按制
度要求,规范操作规程管理。法规标准依据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3〕88号)(
八)条。2.《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AQ3013-2008)3.《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
/T3034-2010)工艺专业共性问题2.变更管理未有效实施、管理不到位。工艺专业共性问题2.变更管理未有效实施、管理不到位。
具体表现形式1.现场工艺、设备变更后,未履行变更手续。2.变更申请表中缺少风险分析,或风险分析后未制定控制措施。3.变更完成后未进
行变更验收和人员培训。原因分析1.企业对变更管理的相关法规、文件要求识别不到位,制度建立不够完善。2.变更管理的制度、程序文件未有
效执行。3.技术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存在理解偏差,未掌握变更管理的风险分析方法。工艺专业共性问题2.变更管理未有效实施、管理不到位。
整改建议1.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文件要求,建立和完善变更管理制度和程序文件。2.明确变更管理的范围及各相关人员职责。3.开展变更管理
专题培训,使变更管理有效执行。法规标准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3〕88号
)(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条。问题展示—工艺专业典型问题工艺专业典型问题1.DCS系统中部分重要控制参数未设置报警值,或报
警值与联锁值设置不合理。例如:某装置萘蒸发器出口温度、熔盐温度等重要控制参数在DCS系统中未设置报警值;某装置冷却水回水温度高温联
锁值为40℃,设置的温度高报警值为40℃,高高报警值为45℃,报警值大于联锁值,设置不合理;工艺专业典型问题整改建议1.DCS系统
重要控制指标设置报警值。2.根据设计参数,完善DCS系统报警值设置。原因分析1.专业技术人员未按照设计要求对关键参数设置报警值。2
.日常检查不到位,未发现工艺参数未设置报警值和报警值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法规标准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
意见》(安监总管三〔2013〕88号)(九)要求,企业要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重要工艺参数进行实时监控预警。工艺专业典型问题2.重
点监管的危险工艺未按照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设置控制功能。例如:某氧化工艺采用的3-甲基吡啶、氨气、空气串级控制不能实现反应进料比例控
制;未设置进料比例联锁。某聚合工艺未设置紧急加入反应终止剂系统、未设置循环冷却水流量监测。工艺专业典型问题整改建议与设计单位对接,
按照重点监管危险工艺安全控制基本要求出具整改方案。原因分析1.设计存在缺陷。2.安全现状评价报告、HAZOP分析报告与实际不符。3
.技术人员对本企业涉及的重点工艺危险点认识不足。法规标准依据按照《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
);《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部分典型工艺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3〕3
号)要求的重点监管危险工艺安全控制基本要求。问题展示—设备专业共性问题设备专业共性问题一、在设备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存在制度与企
业现况脱节或与有关标准不符的情况。具体表现形式1.设备管理制度中的内容过于简单,没有可操作性,对部门职能没有明确规定。2.个别管
理制度中包含了本公司不存在的设备,如精细化工企业的储罐管理制度(仓储、储罐管理制度)中包含了外浮顶或浮顶罐。3.有的单位制度缺失,
如,缺少设备防腐蚀管理制度、电气设备管理制度或动设备管理制度等。有的不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如有的单位《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中规定
,垛与垛间距不小于0.8m、垛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m,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1.8m,不符合GA1131-2014的相关要求。
原因分析1.企业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只是为标准化或其他方面的管理要求而制定或套用,没有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
2.没有对相关制度进行定期梳理,未发现有关问题。3.在生产管理中,制度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设备专业共性问题整改建议1.有关
单位根据本公司的组织管理机构及部门职责对公司管理制度进行梳理,明确工作流程以及考核细则。2.对管理制度中涉及的标准问题及时核对,避
免制度内容与相关标准不符的情况发生。法规标准依据1.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4.4要求,完善制定设备管理制
度,使制度更加符合实际,有可执行性。设备专业共性问题二、安全阀、爆破片管理问题具体表现形式1.安全阀根部阀处于关闭状态。2.安全阀
根部阀、出口阀未全开并且阀们未打铅封3.安全阀超期未检。原因分析1.管理人员不了解安全附件的管理相关规范。2.有的岗位操作人员甚
至不知道进出口阀需要全开,认为关闭阀门有助于防止泄漏。3.对安全阀的作用不了解,没有认真分析安全阀的作用。设备专业共性问题安全阀进
出口阀未加铅封设备专业共性问题爆破片管理不规范,检查中发现,有的企业爆破片为2012年产品。属于超期使用2012年产品设备专业共性
问题整改建议1.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对安全附件要对照检查表的内容逐项检查,不要流于形式。2.加强关于安全附件标准规范的培训,提
高管理水平。法规标准依据1.按照《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ZF001-2006)B6.3.1要求,每年对安全阀进行一
次校验,根部阀全开、加铅封。2.按照《爆破片装置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ZF003-2011)B6.2要求,进行定期检查,按照
B6.3.1的要求进行爆破片的更换。设备专业共性问题三、设备安装问题具体表现形式1.有的设备直接放置于地面或基础上,未用地脚螺栓固
定。2.有的将换热设备鞍座两端焊死,使设备没有膨胀空间。3.有的管道与设备已经全部连接完毕,试压完成,但是打压盲板忘记拆除,而且用
于打压的盲板厚度超过25mm,使的这部分管道必须拆除重新安装,造成工期与资金的浪费。原因分析1.企业人员对设备安装规范不了解,没
有认识到地脚螺栓完好的重要性。2.企业人员对现场情况习以为常,对装置设计条件理解不够。两台设备直接放置于地面上,没有基础也没有固
定。换热器鞍座滑动端螺栓加垫片拧紧。换热器鞍座直接放置于钢支架上,固定端螺栓没有安装。设备专业共性问题整改建议1.加强对员工的教
育培训,对安全附件要对照检查表的内容逐项检查,不要流于形式。2.加强关于安全附件标准规范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法规标准依据1.按照
《石油化工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T3542-2007)5.1、5.3和5.4要求,完善现场地脚螺栓的连接。2。按照《
石油化工换热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32-2005)6.1.3要求,换热设备的垫铁应布置在靠近地脚螺栓和底座有加强筋部位的下
方,且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有一组垫铁。按照6.1.8要求换热设备找正、找平应采用垫铁或其他调整件进行,不得采用改变地脚螺栓紧固程度
的方法。按照6.1.10要求换热设备滑动支座长圆孔两端与基础地脚螺栓的间距应符合滑动的要求,找正、找平后应及时紧固地脚螺栓。
问题展示—设备专业典型问题设备专业典型问题一、总图与布置与现有标准不符具体表现形式1.某单位硝化车间间二甲苯储罐距该罐区所用的间二
甲苯泵约为4米,不符合安全间距要求(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2.在丙类罐区内布置物料泵。原因分析1.建设时期的标准规范与现行标准
规范不一致问题。2.建设施工期间忽视相关标准规范,造成问题存在至今。3.建设单位对相关规范了解较少,无法发现问题,导致问题留存至
今。物料泵与储罐间距过小在罐区内布置物料泵设备专业典型问题整改建议1.按照现行标准进行整改。2.加强对工程设计阶段的管控,加强对
施工及验收环节的管理,提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加强相关规范标准的学习,提高认知水平。法规标准依据1.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
准》(GB50160-20008)(2018版)4.2.12注8要求,丙类泵(房)距离地上可燃液体储罐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
500m3时),不应小于8m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160-2008)(2018年版)4.2.12要求,防火
间距不应小于10m。设备专业典型问题二、锅炉安全阀使用问题具体表现形式1.蒸汽锅炉两台安全阀工作压力一致,整定压力也一致。如锅
炉安全阀校验报告GY-AFD-20180927-1和GY-AFD-20180925-1,整定压力均为4.5MPa、工作压力均为4.
28MPa。2.整定压力偏低,如锅炉安全阀检验报告(编号:HXL-BG-2018-L-3943)工作压力2.15MPa,整定
压力2.2MPa,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3.有的整定压力超过了锅炉设计压力,如锅炉本体两个安全阀,设定整定压力分别为1.33MPa
及1.3MPa,该锅炉型号为WNS10-1.25-Y.Q,整定压力参照设计压力确定,未按照工作压力确定。4.整定压力超过了标准要求
,如锅炉本体安全阀,报告编号:冀特AFJY17201804180,工作压力1.0MPa,整定压力1.12MPa;报告编号:冀特A
FJY17201804179,工作压力1.0MPa,整定压力1.1MPa。设备专业典型问题安全阀整定压力不符合规范要求设备专业典型
问题法规标准依据1.按照《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2012)6.1.9要求,进行安全阀正定压力的调整。原因分
析1.锅炉使用单位对相关锅炉安全阀使用规范不了解,造成了安全阀设定压力的随意性。2.锅炉制造单位在提供锅炉时,安全阀配套供应,安全
阀设定压力错误。整改建议1.按照现行标准对安全阀整定压力进行调整。2.加强对采购、供应环节及验收环节的管理,提早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3.加强相关规范标准的学习,提高认知水平。设备专业典型问题三、泡沫混合液管线问题具体表现形式某公司二分厂合成车间甲醇罐区三个甲
醇储罐的泡沫混合液管线共用一条管线,并且每台储罐的泡沫立管没有设置清渣口。2.每台罐的单独设置控制阀门,阀门设置在泡沫混合液立管上
,紧靠储罐。3.二分厂合成车间甲醇罐区三个甲醇储罐的泡沫混合液共用管线分向各储罐的直管未用金属软管连接。原因分析1.在设计阶段忽视
了相关规范标准,设计环节出现问题。2.在施工及验收阶段,相关人员缺乏消防知识,没有及时发现问题。3.在日常检查中,习以为常,没有
发现存在的问题。设备专业典型问题几台罐的泡沫混合液管线合并一条管线,通至防火堤外泡沫混合液阀门靠近管壁并全关设备专业典型问题整改建
议1.按照现行标准对罐区消防设施进行整改。2.加强对设计、施工环节及验收环节的管理,提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加强相关规范标准的
学习,提高认知水平。法规标准依据1.按照《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5.2.6要求进行整改。2.按照《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5.2.8要求进行整改。3.按照《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
10)5.2.7要求进行整改。。问题展示—电仪专业共性问题电仪专业共性问题1.SIS安全仪表系统和DCS系统用户权限管理不严,
越权操作。电仪专业共性问题1.SIS安全仪表系统和DCS系统用户权限管理不严,越权操作。具体表现形式1.SIS安全仪表系统和DC
S系统工程师站/操作站只有工程师一种权限,未设置操作员权限。2.有操作员权限,仍使用工程师权限操作。3.功能权限划分不对。原因分析
1.系统组态完成后,未对用户权限区分设置,功能划分不正确。企业未对组态的功能进行审核。2.为方便工艺生产,使用工程师权限操作。3.
数据查询完成后,未及时恢复成操作员权限。电仪专业共性问题1.SIS安全仪表系统和DCS系统用户权限管理不严,越权操作。整改建议1.
对工程师站/操作员站设置不同的用户及密码,对应每个不同权限的人使用。对操作权限严格进行管理。2.组态、查询完成之后,及时切换至操作
员用户,交给操作人员使用。3.妥善管理密码。法规标准依据按照《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HG/T20573-2012)8.3
.6、《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700-2014)3.12.4、4.1.2、《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GB/T50770-2013)10.1.3、10.7.2、4.7.2要求,工程师操作站应设置软件保护密码,以防其他人员擅自改
变控制策略、应用程序和系统数据库。操作员站应具备不同级别的操作权限,操作权限由密码等方式限定并在组态中划分,供给不同级别的人使用。
电仪专业共性问题2.联锁管理不严格,联锁未正常投用;SIS系统操作员站上联锁逻辑画面的输入输出状态、联锁投切所使用警示色使用错误。
电仪专业共性问题2.联锁管理不严格,联锁未正常投用;SIS系统操作员站上联锁逻辑画面的输入输出状态、联锁投切所使用警示色使用错误。
具体表现形式1.联锁功能不全、仪表损坏、工艺实际生产条件的限制,联锁不能正常投用。2.联锁设置旁路投切软按钮和阀门直操软按钮,未用
权限进行功能限制。3.投切联锁未履行审批程序。4.联锁的色标选择错误。如输入点用黄色表示正常,红色表示联锁值超限;联锁投入用红色表
示投运;执行端阀门状态用红色表示动作,绿色表示未动作。原因分析1.系统组态时,功能设置不全;仪表损坏无备品备件,无应急措施;联锁管
理制度执行不力。2.用户权限设置不对。3.联锁管理制度未更新,长期摘除联锁未执行变更管理。4.组态时未按照标准规范、工程组态规则、
安全色常识设置和使用报警色。5.企业未审核组态后的系统功能。电仪专业共性问题2.联锁管理不严格,联锁未正常投用;SIS系统操作员
站上联锁逻辑画面的输入输出状态、联锁投切所使用警示色使用错误。整改建议1.完善联锁功能,修复损坏仪表,正常投入联锁。完善联锁管理制
度,严格执行。2.严格用户权限管理。3.根据工程组态规则、报警色使用常识,更正报警色的使用。法规标准依据1.按照《加强化工安全仪表
系统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4〕116号)第一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检查重点指导目
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5〕113号)第22条要求,投用安全联锁。2.按照《信号报警及联锁系统设计规范》(HGT2051
1-2014)3.4.1要求、《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GBT50770-2013)10.2.3要求,信号报警器应用红色
灯光表示越限报警或紧急状态,黄色灯光表示预报警或非第一报警,绿色表示设备运转或过程变量正常。问题展示—电仪专业典型问题电仪专业典型
问题1.高低压变/配电室电缆沟内有积水。电仪专业典型问题整改建议1.重新进行防火封堵,修复电缆沟防水层。2.清理积水、淤泥,采取
措施恢复电缆沟内干燥。原因分析1.电缆沟防水层破坏,向室内电缆沟内渗水。2.电缆穿墙孔洞处封堵不严,室外向室内流水。法规标准依据
1.按照《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7.0.2要求,重新进行防火封堵。2.按照《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50217-2018)5.5.4、7.0.2要求,电缆沟应满足防止外部进水、渗水的要求。电仪专业典型问题2.DCS控制系统机
柜安装位置不对。机柜内接线无线号标识。电仪专业典型问题整改建议1.将DCS机柜放置在平稳的室内,远离振动源。重新规范电缆走向,加
装线槽、桥架。2.使用打号机和线号管进行线号标示。技改新增的仪表线缆在接线时及时设置线号管。定期进行检查,发现缺失及时补充。法规标
准依据1.按照《控制室设计规范》(HGT20508-2014)3.2.5、3.0.4要求,控制室应远离振动源和存在较大电磁干扰
的场所。现场机柜室宜单独设置。2.按照《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093-2013)7.6.5要求,仪表盘、柜
、箱接线端子两端的线路,均应按设计图纸进行标号。标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褪色。原因分析1.企业对于标准规范不熟悉,对控制系统的
重要性重视不够,选放位置不合适。2.机柜安装布线施工时未设置线号或线号标识不清楚。问题展示—储运专业共性问题储运专业共性问题1.仓
库储存存在问题。储运专业共性问题1.仓库储存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形式1.堆垛的面积过大。2.堆垛与墙壁距离不符合要求。3.未分垛储存
。4.堆垛之间距离不符合要求。原因分析1.企业仓库安全管理制度中未规定储存面积、距离等要求,仓库人员无规可依。2.企业未将国家法
规转化为公司可执行的制度,法规合规性评审不全面。3.职工对分垛储存要求不清楚,企业缺乏培训。储运专业共性问题1.仓库储存存在问题。
依据《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1990年4月10日公安部令第6号)第十二条仓库保管员应当熟悉储存物品的分类、性质保管业务知识和
防火安全制度,掌握消防器材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做好本岗位的防火工作。第十五条依据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按照仓库储
存物品的火灾危险程度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详见附表)。储运专业共性问题1.仓库储存存在问题。《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
A1131-2014)3.4消防安全标志仓储场所应划线标明库房的墙距、垛距、主要通道、货物固定位置等,并按本标准要求设置必要的
防火安全标志。4.4仓储场所保管员职责仓储场所保管员应具备以下消防安全技能,做好本岗位的防火工作。a)熟悉储存物品的分类、性
质和消防安全知识;b)掌握防火安全制度;c)掌握消防器材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d)掌握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和程序。储运专业
共性问题1.仓库储存存在问题。《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1仓储场所按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应按GB50016的规定分为甲、乙、丙、丁、戊5类。6.6库房储存物资应严格按照设计单位划定的堆装区域线和核定的存放量储存。6.7库房内储存物品应分类、分堆、限额存放。每个堆垛的面积不应大于150m2。库房内主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2m。6.8库房内堆放物品应满足以下要求:a)堆垛上部与楼板、平屋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m(人字屋架从横梁算起);b)物品与照明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m;e)物品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m;d)物品堆垛与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m;e)物品堆垛与堆垛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m。问题展示—储运专业典型问题储运专业典型问题某企业仓库内存放的物料未分类、分区储存,无标识标志,无安全标签。对仓库内储存的物料种类说不清楚。储运专业典型问题整改建议1.要求企业按照规范的要求,对仓库内储存物质进行普查,并进行分区、分类、分库贮存。2.依据规范的要求设置标志,拴挂、张贴化学品安全标签。3.开展危险化学品储存知识的培训,提高公司员工有关危险化学品储存管理水平。原因分析1.企业仓储管理较乱,仓库内未建立储存物质清单,致使相关人员不清楚储存了几种物质。2.企业员工缺乏危险化学品储存知识,不清楚不同物质应采取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分离贮存的要求。法规标准依据《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4.6,4.8。感谢您的聆听魏东来18663750599把握共振点,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
献花(0)
+1
(本文系飞来飞去00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