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原则 陕西省丹凤中学张富群邮编:726200 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减负与增效并举原则,师生双主动原则,培养学生持久的学力原则三个方面。减负与增效并举原则新课改理念的初衷,是为了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按自己的预设讲解,学生跟在教师后面死记硬背现成标准答案所造成的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教学现状,其目的是把教师和学生从繁重的压力下解放出来,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减轻教师负担,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这就是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减负与增效并举原则。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落实减负与增效并举原则,一是要切实把教师和学生从繁重的工作和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减少重复无效劳动,真正实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新课改目标。二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学生自主预习时间放在课内,将自主预习落实在每一位学生身上;探究的问题来自于学生当前学习过程中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防止无效小组讨论;在课堂展示环节中,重复的内容不必再展示,节约时间,实现增效。三是除过必要作业外,不再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时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四是回归课本,从学生自主预习开始,把教材作为核心学习资源,让学生读懂、弄通课本基础知识体系,使课本基础知识体系成为学生学科课程素养的坚强根基。师生双主动原则新课改核心理念是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课堂教学生态。其中,教师积极主动投入创设学生主动学习教学活动方式是落实新课改理念的关键。这就是师生双主动课堂教学基本原则。正确认识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师生双主动原则,提高对教师在创设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活动中主动性价值的认识,营造教师积极主动建构生动活泼新课改教学生态,对确保新课改健康有序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新课改理念本真内涵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在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师生双主动基本原则指导下,让更多的一线教师积极主动地在自己的学科、自己的班级和自己的学生一起探索新课改新路径,总结新课改新经验。如果把某种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省时高效模式来强势推广,这种模式就成为没有生命力的形式。试图用一种普遍适用的模式或套路来含盖所有课堂教学的愿望是注定要失败的,也是最危险的。对学校教育来说,普遍适用的一劳永逸的固定模式是不存在的。培养学生持久的学力原则新课改理念把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作为核心内涵,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生命个体,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应遵循培养学生持久的学力原则。学生的学力包括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包括学会、会学,学习动力解决的是愿学、乐学。学会是会学的前提条件,学会与会学是愿学、乐学的基础。新课标确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系。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解决的是学会,过程与方法目标解决的是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解决的是愿学、乐学。三维目标体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高效的铁律。总之,明晰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原则,拓宽了一线教师对新课改理念认识的理论视野,对实现新课改理念减负与增效并举初衷,调动广大一线教师参与新课改的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学力,使新课改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