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购“纸飞机”殡葬第一村,记载生死故事

 興1212 2019-08-16
8月13日,距离中元节还有2天。河北雄县,中国殡葬第一村米北庄,开集。 此时的米北庄,陷入一种耀眼的彩色,原本宽约六七十米的通道全摆上货品,最窄处,只容得一辆小货车通行。
这可能是全中国最具反差感的集市。街长一公里有余,商户上百家:一边,是全国最大的殡葬用品批发集市,俗称“死人一条街”;另一边,几十个售卖日常用品的摊位整齐排列,关照着当地人的衣食住行。
在这个村,家家户户门口摆着花圈,全国最大的殡葬用品批发基地,便隐藏于此。一条一公里的乡间小道,两侧上百家商户,殡葬用品种类超过一万多种。
相传,米北庄制作殡葬用品清朝就有,从纸花手艺起家,到如今借助阿里巴巴从事互联网电商,带动了数万人就业,年产值高达数十亿元。
中国人做生意看重彩头,也讲究禁忌。但在这里,一切“准则”都失效了。骨灰盒放在办公桌上装名片;水晶棺当冰柜冰镇西瓜冷饮;工人累了披麻裹孝席地而睡。
“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产业。”做纸活和花圈生意的冯子川,办公室里摆满了殡葬用品,老板椅背后,“生意兴隆”的牌匾被一个立着的花圈遮去大半,花圈上“一路走好”几个字格外醒目。他笑笑说,“外面人看着别扭,里面人觉得 ‘真没啥’,就想让客户来了能多看几件我的产品。”
“很神奇,这些货只有这里能卖出去。”三十年前,冯子川的父辈们背着叠好的纸花去南方推销;三十年后,冯子川们带着一部手机、一辆车,通过阿里巴巴这个电商平台,把米北庄的货卖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
“市场在这,全国各地的殡葬企业都会把货拿过来,各地的买家也会继续选择米北庄,他们相信这里。” 从原材料到成品这条完整产业带,这行做久了,越来越感觉是行善积德的事,父辈的产业应该守下去。
村里集市上有对开餐馆的夫妇看着周围卖殡葬用品的商户赚钱容易,关了餐馆、重新装修,干脆卖起骨灰盒来。
在互联网创富效应的带动下,当地几乎家家户户开起了网店,现在,米北庄一带在阿里1688线上的卖家将近120家,占据了线上销售殡葬领域商家半壁江山,采购商大批从线上涌入,米北庄成了殡葬硬通货的中心,包揽了全国近9成生老病死的故事。
米北庄,当代人生活的一切用品都能被做成这种纸质工艺品。
90后王芳7年前从父亲手里接过自家的工厂专做线上生意,“很多人会买’飞机’,因为觉得亲人总有一些地方生前没去成。”王芳遇到过很多浙江、福建的客户,几乎每年都要来买“飞机”。后来打听到,这些买家有亲人去了台湾以后直到去世没能回来。很多台湾老兵去世后,大陆的亲属会在大陆造一个“衣冠冢”,慰藉故人。王芳说:“他们想法很简单,定架’飞机’,期盼亲人能回到故乡,落叶归根。”
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加快,在当地人看来米北庄这个线下集市早晚可能会搬迁,不过生意在线上,有手机在,他们的心就踏实。 如今,米北一带光在阿里1688线上的卖家将近120家,采购商大批从线上涌入 。
线上的客户不一定来市场见面,手机接单,一个电话就搞定。冯子川算了算,一年挣三四十万还是有的。
像米北庄这样,在全国多地,一个个特色产业带因为阿里,继续着县域经济致富的使命。目前,阿里县域卖家年销售额top100的门槛,已提升到2亿元。
兴农扶贫,一直是阿里巴巴的重要战略。经过多次资源整合,阿里巴巴经济体已初步形成一支助农航母舰队,包括农村淘宝、天猫、淘宝、菜鸟网络、盒马、蚂蚁金服、阿里云、淘宝大学等。不仅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还孵化大量新产业、新业态、特色产业带,重塑县域经济结构。
为了满足这些年轻人,米北庄集市也在发生变化:新开了两家微整形美容机构,超市的货架上摆放着十几元一瓶的星巴克咖啡和各种进口饮料,大街上一块读书会的广告牌赫然矗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