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八骏图》的一点知识,同学们都知道有个画家教徐悲鸿,他的名画是《八骏图》那么为什么是八个马的?八个吗的背后又是什么呢?一块了解一下。《八骏图》是近代画家徐悲鸿的创作的一幅名画。徐悲鸿擅长画马,华中的八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生动形象。徐悲鸿笔下的八匹马是由不同的,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名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是作者的偏爱,还是背后另有故事?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大家,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而在他个人的艺术成就中,以画马的成就最为卓著。《八骏图》是徐悲鸿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周穆王八骏为题材,八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在绘画技法上,是极为成功的中西融合的产物。 周穆王姬姓,名满,是周朝的第五位君主。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称「穆天子」,这八骏便是他的坐骑。古代普通的战车,由四匹马拉着,这对驭手的要求已然非常高了。但周穆王喜欢疾速,便将自己的座驾升级为八骑,由诸侯送来的八匹骏马担当御马。 这八匹马皆非凡品,一个叫绝地,足不践土,脚不落地,可以腾空而飞;一个叫翻羽,可以跑得比飞鸟还快;一个叫奔菁,夜行万里;一个叫超光,可以追着太阳飞奔;一个叫逾辉,马毛的色彩灿烂无比,光芒四射;一个叫超影,一个马身十个影子;一个叫腾雾,驾着云雾而飞奔;一个叫挟翼,身上长有翅膀,像大鹏一样展翅翱翔九万里。 《八骏图》并不止徐悲鸿一人画过,它是从六朝起就很流行的一幅画,有关八骏的名目,各书记载也有所不同。晋王嘉《拾遗记》中所记载为「绝地」等八骏,《穆天子传》中则记载为:骅骝、騄耳、赤骥、白羲、渠黄、逾轮、盗骊、山子。柳宗元的《观八骏图说》亦采用了这种说法。 在柳宗元时代,除了画八骏图,还有许多著名的作家、诗人忽然写作了不少有关八骏的诗文。著名的就有白居易《新乐府》中的《八骏图》、元稹的五言古诗《八骏图》、李观的《周穆王八骏图序》等等。这一文学现象可能与唐德宗李适的望云骓马有关。 唐朝元兴元年三月,因李怀光叛乱,唐德宗临幸梁州,七月反京。元稹在《望云骓马》歌序中说道:「德宗皇帝以八马幸蜀,七马道毙,唯望云骓来往不顿」。李肇《国史补》也谈到了这件事,他说望云骓:「后老死飞龙厩,贵戚多涂写之。」看来当时对于八骏的推崇,借着德宗的战马,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诸多《八骏图》尤以徐悲鸿的最为特别,因为它是极为成功的中西融合的产物。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了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他画的马既有西方绘画中的造型,又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融中西绘画之长於一炉,笔墨酣畅,形神俱足。刚劲矫健、剽悍的骏马,给人以自由和力量的象征。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