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9%的珠宝商都想到源头拿货,结果到底如何?

 御叶珠宝 2019-08-16

珠宝行业是经济风向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老话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珠宝放在上句话哪个位置呢?按类别,应该是黄金那一拨,但按市场及经济规律,跟古董是一波的。

现在走进全国的各大珠宝城,用凄冷萧条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就一线中心城市来说,北京算是华北的风向标吧,但北京的珠宝城,落败的萧瑟感,有一个算一个,进到珠宝城里,悠悠的逛一个小时,除了自己,居然都看不到第二个顾客。

商家也都懒洋洋的,玩玩手机、看看剧。

生意还算不错的商家,大多时间也都在微信上跟代理泡着,对你这一个线下顾客,谁也不报太大期望。

多逛一会就会发现很多柜面写着:出租,北京的柜台租金不便宜,但也有不少还在租约的商家,大门紧锁,人不知干嘛去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反正来了也没生意,房租已经交了没办法,再搭进去时间,那可真是倒贴。

80%的珠宝商都想到源头拿货,结果到底如何?

全国著名的潘家园,因为是露天摊位为主,租金成本较低,商家也是不管风吹雨淋,每天按时出摊,但流量也降的厉害,已经不及高峰时的1/5了。

北京边上的石家庄,省会城市,偌大的珠宝城,建的富丽堂皇,可是呆上几个小时,人影都看不见几个,偶尔在过道里走过的,还是商家。

再往北那就更不用说了,东北拥有波罗的海蜜蜡天然的进口资源和渠道,但东北人都去深圳做蜜蜡,里面的道理,相信大家都知道。

北边不说了,我们往南走来到长三角区域,中国的经济发达区域,逛了逛上海的珠宝城,居然跟北京半斤八两。

江苏有个东海县,水晶之乡,全县的GDP都指着水晶产业,政府也重视,在市区边上建了个航母级的水晶城,颇为壮观,入驻的商家比之前的老水晶城多了几倍,由水晶带动的相关珠宝品类还是相当多的。

80%的珠宝商都想到源头拿货,结果到底如何?

很多人以为水晶就是二氧化硅为主的那种透明石头块,其实水晶的品类多达几十种,按颜色分有:紫水晶、黄水晶、粉晶、绿水晶(天然的特别少)、黑水晶…..

按内部包裹物分:绿幽灵、发晶、钛晶、水胆、晶中石(内部各种包裹物)…..

再加上延伸的一些彩宝,如:碧玺、石榴石、海蓝宝、天河石、红纹石、玛瑙、绿松石、青金石等等….

如此多的品类开枝散叶,各家资源也各有所长,甚至带动一批东海人直接去到巴西、非洲挖矿、找矿,并应运而生很多掮客、中介、买办、航运等职业,红火的时候一个家族从上到下都在从事水晶相关产业。

只是近些年再去的时候,听到很多老朋友说到,国外开矿的亲戚也都回来了,市场里老能见到一堆老爷们聚在一起玩牌。

江苏人勤奋又聪明,但凡有生意,谁会玩牌?

坐飞机来到广东,中国轻工业最集中的地方,这里集中了全国90%珠宝品类的进出口、加工、集散、雕刻业务,说得出来的珠宝品类,这里都有。

四会,广东肇庆下属的一个县级市,有个凌晨3点还灯火通明的半露天玉器市场,叫天光墟。

在这里聚集了来自全国超过10万的玉器经营者,每个人面前的摊位就是铺一块长约1米的布,将货放在上面,然后点亮自带的一盏带蓄电池的台灯,这就是每个摊位的全部家当了。

80%的珠宝商都想到源头拿货,结果到底如何?

天光墟内日夜灯火通明,人声嘈杂,人气果然不一样。

外面,则集中了各地小吃的夜市,卫生条件一般,但南北风味俱全,经营者到了半夜,都要像广东人本地人一样,出来吃宵夜。

刚到四会的时候是晚上10点,我们找了一个摊位吃东西,几个女的也在旁边坐了下来,估计是天光墟的玉商,她们每人点了碗鲜美的福建粉,一边吃,一边商量下班后去看电影。

这鲜活的生活,羡煞我们一行人,简直就是活了两个人间。

第二天转战揭阳,揭阳是两大珠宝的集散地,一个是和田玉的俄料,一个是翡翠。

我们到的当天正好赶上翡翠公盘,结果酒店爆满,费了一番周折,好在当地的一个朋友帮忙,才安顿下来。

公盘头天晚上还有人在交易原石,随便进到一个店铺里,一帮大老爷们里三层外三层围在一个灯跟前看石头。

80%的珠宝商都想到源头拿货,结果到底如何?

我们都是有身份的人,怎么能到了现场却不参与呢,于是使足了劲挤到人群的最里面。

挑起盘子里一块小拇指大的一块阳绿原石问老板娘多少钱,老板娘飘出一句:“68万”。

吓得我赶紧放了回去。

80%的珠宝商都想到源头拿货,结果到底如何?

第二天到公盘现场,因为需要会员证才能进,所以又麻烦朋友找关系带我们进去了。

80%的珠宝商都想到源头拿货,结果到底如何?

其实公盘从表面上看不出啥门道,大部分人就是去凑个热闹。

我们也是,顺便跟人家要了张投标单,假模假式的填了个数,发了个朋友圈后就给塞包里了。

80%的珠宝商都想到源头拿货,结果到底如何?

揭阳的另一大珠宝,就是和田玉俄料,比较集中,从毛料到成品都有,普通人来这里,如果不懂行问起价格,会觉得比别的地方便宜很多,但其实猫腻很多,有的货当时看着很好,回去以后就开始变色发黑,其实就是酸洗的结果。

我们一行人大多是鉴定师背景,酸洗一眼就能看出来,但这里的酸洗技术,机器都测不出来,且能洗白白。我们最后总结,可能是用的弱酸,慢慢渗,漂白后再放置一段时间,挥发后机器很难检测出来了。

在一个摊位上看到这个,淘宝上也有卖,这里的商家叫“大白玉”,其实就是碳酸盐质玉,并非和田玉。

80%的珠宝商都想到源头拿货,结果到底如何?

白色和田玉也叫白玉,但加了个“大”字,就有问题。所以记住,但凡名字上加字减字的,都不是正经东西。打光看毫无结构,大家就断定肯定有问题。

80%的珠宝商都想到源头拿货,结果到底如何?

货品很丰富,有意思的也很多,当天逛到很晚才回酒店睡觉。

第二天早上起来吃了碗当地的“还魂面”。

80%的珠宝商都想到源头拿货,结果到底如何?

都说潮汕美食多,但除了这碗面印象深刻,其他好像一般般,可能是我们没有吃对地方吧。

吃完早饭去逛翡翠,揭阳的翡翠比四会要高端很多,但也是每人面前一块布,也就60-80公分吧,所有的货都摆在上面,大多数翡翠只有指甲盖那么小,但这块布上的货少说也要几十万,多的轻松过百万。

布的后面通常是一个女子,她老公可能扑在毛料市场,公公婆婆爸爸妈妈可能在家帮带孩子、做饭、打扫卫生。

所以,这小小一块布,后面就是一个大家庭的全部家当。

跟当地的玉商聊天时对方开玩笑说,翡翠价格肯定不能崩,你看看光这一个镇十几万人,男女老少都指着翡翠在吃饭。

从揭阳出来后我们马不停蹄,包了个车坐车数小时转战平洲。

平洲被誉为翡翠镯子的集散地,我们把行李放到酒店后,先美美的吃了顿川菜(因为这几天实在是吃不习惯),然后逛起了平洲的玉器街。

80%的珠宝商都想到源头拿货,结果到底如何?

平洲的门面都是独立的平层联排,逛起来像走在苏州老街的感觉,很舒服。

每个门面里也摆满了翡翠镯子,这些镯子按品质和颜色扎成一捆捆,叠拼在柜面上,颜色的差异很细微,如果不是专业区分,很难看出里面的差别。

逛的时候发现一捆镯子颜色很奇怪,问了老板娘,老板娘说是“皮子A货”,大家听到这名字就心照不宣了,打光一照,果然是上色的,表面的绿色呈颗粒状存在,怪不得叫这个名字,其实就是在表皮上模仿A货。

80%的珠宝商都想到源头拿货,结果到底如何?

集散地的翡翠鱼目混杂,各种门道深谙其中,所以来这种地方还是要跟懂行的熟人一起来,不要盲目问价。

要知道,这里的老板天天阅人无数,你是不是新手一眼就能看出来,估计老板娘是看我们拿着手电的样子,才说的实情,其他人就不好说了,

平洲逛下来感觉也跟北方市场差不多,逛的人寥寥无几,相比四会的天光墟要冷清很多。可能也是因为平洲主要是镯子,单价太高,经济形势不好,逛得人自然少了。

其实我们一行人里面就有做翡翠十多年的,问了几个价格后就不问了,她说真要问到底价了,不掏钱的话老板也不会轻易让你走的。关键底价也便宜不到哪去,还不如在北京拿呢,起码售后方便点。

逛完翡翠三城:四会、揭阳、平洲,又去了趟深圳的松岗,全国最大的琥珀城。

这里的产业布局也是非常有特点,也非常人性化。

大楼从一楼到三楼是卖场,跟大多数市场里的柜台一样,主要是卖成品。

再往上是酒店,房间也就300一晚,装修和卫生都比拼星级。

80%的珠宝商都想到源头拿货,结果到底如何?

房间晚上用来睡觉,到了白天,各个房间把门打开做生意,地上铺的全都是各种规格琥珀原石。

80%的珠宝商都想到源头拿货,结果到底如何?

楼下的成品商要进货了,就直接到楼上的房间里挨个逛,挑选原石,挑好了后拿到酒店外面,周围一圈都是加工厂,现场加工。这种产业配合的紧密度,简直是让人大开脑洞,大呼过瘾。他们不赚钱,谁赚钱?

这次的珠宝之旅,从北走到南,也间接的感受了整个中国的经济形势,这里有天气因素,当然也有地理环境因素,也有产业政策因素。总的来说,南热北冷。各地有赚钱的,当然也有赔钱的。

珠宝行业不景气,珠宝城没人逛,可是挡不住爱好者进入行业的热情,行业门槛低,好多人买着买着,开始琢磨要入行...

于是一茬接一茬的外行加入,从各大珠宝培训机构火热的招生就能看出来,这些经过短期培训后的新加入者,眼光高,上来就要去南方拿货,转一圈后,都灰溜溜的回来了。

TA们发现,怎么在广东揭阳、四会那种地处村镇的批发市场,问到的价钱,跟北京万特(地处10万/平学区房商圈)是一样的啊?

一位在北京拥有两间镶嵌加工厂、三间铺面的老板深谙此道,有一次酒后听他说到:“这些年终端客户卖不动,大部分都卖给了新入行的商家了。”

所以,珠宝行业的“客户”,被这些人重新赋予了新的定义。

珠宝这个行业,还在不断前赴后继中前进......


更多精彩,关注公众号“碧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