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茶经荟萃】春茶是宝,秋茶尚好,绿茶、白茶、普洱茶都采秋茶吗?

 王生不易 2019-08-16

                          有茶,就有好生活

    茶对你而言,是什么?一缕芳香,一杯饮料?还是一个朋友,一段陪伴?无论如何忙碌,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在某一瞬间,如坐草木之间,如归远古山林,感受到清风浩荡。

- 01 -

生活,为什么要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喝茶能让人除烦涤尘,获得心灵上的轻松与宁静,也能清心明志,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健康的饮料”。茶因含有丰富的内涵物质,滋养生命,喝茶养身,也成为饮者的共识。

有茶相伴的日子,生活总来得更有滋味些。静心品一杯清茶,放空自己,让心放下烦恼只是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的事。在茶的世界里,品茶会让时光变慢,那是因为很享受喝茶的时光。

有时候,环境所限,茶具与茶席布置便也不必太过讲究,喝什么茶,什么口感,这时候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饮茶的心情,心情好了,茶自然更加甘甜。一杯茶里的幸福,是握在手心里久久未曾离开的心安和淡然。

- 02 -

饮茶是一种乐趣

唐代陆羽的《茶经》称“茶能悦志”,久喝茶、品茶、食茶,特别是品饮品质优异的茶时或品茶后,都会生出一种快乐感、愉悦感,幸福感,神情爽朗。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茶叶本身含有的微量元素可以促使人体分泌出快乐激素,让你觉得神清气爽,十分快乐,是一种健康饮料。

喜欢喝茶的人大多能保持心情愉快,对生活有正确的认识,置身饮茶的环境里面确实能心情愉快。

- 03 -

一盏茶是生活的惬意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茶时心里能将琐事暂且放下。有人喜欢喝茶时什么也不干,放空思绪,因为茶能洗净灵魂,让思路更清晰。

喝茶的时光就是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你的时光就在这茶香茶韵中放慢了脚步,把生活的一切美好都摆在你眼前。

喝茶的时光,正是因为与时间高度结合,却又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才会如此柔软。

不看钟表而是靠感觉去计时是多么奇妙的体验:开水带来多高的温度、盖碗多久才闷散了茶气、注水的高度和出汤的利索如何、从汤汁着色去体会茶水要相融多久、根据品茶人口味轻重的不同定夺茶叶的多少……

喝茶的时光,就在这样慢慢品味的过程中慢慢流逝;喝茶的时光,也因这样的流逝而弥足珍贵。

当你放下茶碗,茶香还在口中回绕,那段喝茶的美好时光也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我们的生活有茶,过着平静而真实的日子,心中不再有烦恼,处处充满爱…这也许就是我们爱茶人最爱的样子了,一种简单静美的喝茶的好生活。

【爱上品茶】

    春茶是宝,秋茶尚好,绿茶、白茶、普洱茶都采秋茶吗?

《1》

身为老茶客,对“春水秋香”一词并不陌生。

春水秋香一词,指的是春季产的茶,滋味(水感)好,而秋季产的茶,以香气著称,香型丰富,气味高扬。春水秋香,是对春秋季节茶叶特色的总结。

春茶与秋茶的特色,与季节密切关联。

在微风和煦的春季,各大茶产区气温低,空气湿度较大,光照温和,故而茶叶的持嫩性好,鲜叶含水量高,茶氨酸物质丰富,故而春茶拥有水质细腻,茶汤醇厚的特点。

白茶、普洱茶、武夷岩茶、红茶均有此特色,春茶汤感细腻,醇厚顺滑。

而秋高气爽的秋季,天高云阔,整体天气干燥,温度比春季要高,故而茶树中的鲜叶含水量较少,制作时容易制作出香气高扬的茶品,能从最大程度上保留香气。

香气高,秋香胜春朝。香气张扬,是秋茶的制胜关键。

这就是春水秋香的由来。

春水秋香一词朗朗上口,但列位看官,真的了解什么叫做秋茶吗?它又有何特点?春茶和秋茶,有什么区别?

下文一一为茶友们解答。

《2》

秋茶,是什么?

秋茶,顾名思义,就是秋季产的茶。但每个地区对秋茶的定义不一。

有的茶产区将七月中下旬之后采摘的茶,统称为秋茶。但七月中下旬正值夏季,将此时采摘的茶叶,划分到秋茶,并不科学。有的地区,将立秋作为夏茶与秋茶的划分,过了立秋一直到霜降结束,在此期间采摘的白茶,统称为秋茶。还有的地方,将二十四节气立秋至白露之间采摘的茶,算作秋茶。

时间起始不一,但定义却不能变:在秋季里采摘的茶,才叫做秋茶。

另外,秋茶还有一个雅致的名称——谷花茶。盖因秋茶在采摘时,正好遇上谷花飘香,谷粒成熟,故而又被称为“谷花茶”。

对比谷花茶的雅致,白露茶一词,可谓如雷贯耳,它是秋茶当中的明星,关注度极高。

白露茶一词,在另一句俗语中出现。

“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秋白露)。”

白露茶,就是白露前后采摘的茶叶。

白露茶为什么好?

这是因为在白露节时,气温已经不似初秋季节那么高,昼夜温差大,对于茶叶品质形成有促进作用。如高山白茶,在白露节前后采制的茶,品质极高,拥有张扬的花香以及醇厚的汤水。

白天较高的温度,适宜的光照,能够让茶树畅快地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像是芳香物质一类,就能大量累积,这为白露茶提供了充足的芳香物质。

到了夜晚,高山温度低,茶树为了御寒,会分泌出厚实的腊质以及增加细胞内液的浓度,这一细节上的变化,让白露茶拥有了醇厚的茶汤,汤水变得更加细腻、甘醇。

故而,在秋茶里,白露茶是绝对的明星,牢占C位。

《3》

秋茶有什么特点?

秋香,是秋茶的最大特色之一。

香,几乎成了秋茶的代名词,不论是白茶、铁观音还是普洱茶,无不例外都拥有香气高扬的特色。

如白茶中的秋茶,它的香气就明显区别于春白茶。

春白茶的香气,是馥郁浓密的花香,似花团锦簇且鲜妍的花朵,吐露芬芳。在春白茶中,都是类似栀子花、茉莉花、含笑花等这类甜蜜蜜的花香。

秋白茶的香气,穿透力更强,不似春茶那般浓郁,多了几分清雅。它的香气,是木樨花一般的清甜,清芬,清冽。

这一香气上的细腻变化,还是天气的原因。

秋季气候特点是秋高气爽,雨水较少,随着气温降低,有利于茶叶中芳香物质的形成和积累,所以秋季产的茶,香气更加的清醇。

事实上,秋茶除了香气高扬,茶汤亦独具个性——醇、香甜。

在关于秋茶的滋味介绍中,以下说法最常见:

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两季生长、采摘,新梢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色较黄,芽叶较瘦小,且大小不一,对夹叶多,叶张较薄、叶缘锯齿明显;内含物质含量少,滋味平和,水薄甘甜,香气较高。(普洱茶)

显然,在普洱茶茶界,秋茶汤水的江湖地位并不高,甚至被划分到“水薄”的一类。

但普洱茶的秋茶,却拥有另一个杀手锏——香甜。相对较少的茶多酚与咖啡碱,减少了汤水里的苦味与涩味,让甜味更加突出。

普洱茶秋茶,喝起来香甜、甘醇的口感居多。

于白茶而言,秋茶不仅在香气张扬,滋味甘醇、醇厚,就连外观也是一枝独秀——五彩。

这是白茶工艺下的特色。

白茶的加工工艺,在六大茶类中最为质朴,不过萎凋与干燥两大环节。在萎凋过程中,利用自然的光能和风能,让茶叶中多余的水汽蒸发,在奇妙的萎凋环节,茶叶中的色素物质发生微妙的变化。

因叶绿色、叶黄素、叶红素等色素的分布不均匀,秋茶制作好后,有明显的色块,有的是砖红色,有的是黄褐色,有的是黄绿色的,有的是墨绿色,这些颜色交织在一起,组成了秋白茶五彩的特点。

外观五彩,成了秋白茶的重要识别码。

《4》

哪些茶在秋季采茶?

秋茶虽然香甜,但也并非所有茶类都适合采制秋茶。常见的,适合制作成秋茶的,有白茶、普洱茶、乌龙茶(铁观音)。

白茶

在福鼎地区,今年的秋白茶将从白露节开始制作,历经秋分、寒露等节气,主要采摘寿眉,若是有特殊定制,在寒露节气也会小范围采摘白牡丹。

秋茶,是白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逢二十四节气采摘的寿眉,个性突出。

白露寿眉,花香清冽,甜蜜,茶汤顺滑,甘醇,似桂花蜜一般的风味。寒露寿眉,香气会比白露茶更清雅几分,气质更加高冷,但汤水的醇厚度却在不断增加。

与春茶的鲜爽相比,秋茶的甘醇也能够满足另一部分茶友的需求。

普洱茶

普洱茶的秋茶,通常是云南雨季停止后开始采摘,一般是本年10月到11月开始采制。

在秋季采摘的普洱茶,有条索紧结粗大,色泽乌黑的外观特点,与春茶相比,香气更为飘逸,滋味醇和。

价格方面,也比春茶要更经济实惠,是许多茶友的口粮茶选择。

乌龙茶(铁观音)

铁观音秋茶是指每年9~10月份采摘的铁观音茶叶,味道比其他季节香。

铁观音,是春水秋香的典型代言人之一。秋季的铁观音,香气会更加高扬,只是因为某些客观因素,铁观音不复当初的热度,渐渐地秋茶也就少被茶客提及。

《5》

秋茶与春茶,该如何鉴别?

以白茶为例。

1.外观(寿眉)

春白茶外观:以绿色为主,白毫显露,绿白相间。芽头秀长,叶片细长,茶梗短小。

秋白茶外观:五彩色,黄褐、黄绿、古铜、银白、墨绿等颜色交织,芽头细长、叶片偌大、茶梗粗长。

春与秋,本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季节。

春季,是繁花似锦、春色满园、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百花齐放。

秋季,是金风玉露、层林尽染、果实累累、秋风习习、秋雨绵绵。

在季节的作用下,让春白茶与秋白茶拥有截然不同的外观特色。

2.香气(寿眉)

春白茶香气:鲜爽、花香馥郁甜蜜,新鲜草药的香气为主。

秋白茶香气:香甜、花香清冽清芬,干草药的香气居多,似鸳鸯藤、金银花、夏枯草的、防风的气味居多。

香气上的差别,仍旧是由当时的天气因素决定。

春季气温低,光照温和,湿度大,茶叶中的芳香物质能够大量保留,故而香气更加更丰富些。

秋茶(初秋、仲秋)气温比春季高,光照较为强烈,气候干燥,茶叶中的芳香物质经过高温的分解,香型变得更少,更集中,更成熟,故而香气会更加高扬、清冽。

3.滋味(寿眉)

春白茶滋味:鲜爽、鲜甜、爽滑、淳和

秋白茶滋味:香甜、清爽、甘醇、醇厚

春白茶滋味的鲜爽、鲜甜风味,源自于白茶中大量保留的茶氨酸物质,它提供了充足的鲜味与甜味。秋白茶的滋味,因为生长期长,经过夏季历练的缘故,会更加甘醇可口,茶汤醇厚细腻。

通过外观、香气、滋味,可以轻松区分春白茶与秋白茶。

《6》

秋茶,自古有之。

虽然它的名气不如春茶大,但爱茶的诗人们,仍旧留下了对它的记载。尤其是陆放翁,更是在诗作中反复提及秋茶。

留客秋茶苦,醺人社酒浑。——《书壁》

卧枝开野菊,残枿出秋茶。——《蔬圃》

园丁种冬菜,邻女卖秋茶。——《秋晚村舍杂咏》

客至但举手,土釜煎秋茶。——《闲行至西山民家》

地炉堆兽炽石炭,瓦鼎号蚓煎秋茶。——《初到荣州》

当时陆放翁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喝下这杯秋茶,不得而知。但今人选择秋茶,却是因为它的香气高扬,茶汤醇厚。

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春水秋香。

一杯秋茶,怎能错过?


              红茶、绿茶、黑茶......不同茶叶有什么区别?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常见的茶有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白茶等等。


         不同品种的茶叶,有什么区别?茶叶该怎么选择?

茶叶的分类

按照发酵程度的不同,茶可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六大类。除绿茶外,其他五种茶叶都经过发酵。

绿茶

绿茶不需要发酵,但要经过“杀青”。杀青,即鲜茶叶采下后,或炒,或烘,或晒,或蒸,尽可能保持其原色原味,例如西湖龙井。

白茶

比较少见且名贵,如福建的白毫银针,则靠“自然萎凋”发酵。也就是鲜叶采下后,不炒不揉,自然干燥而得。

黄茶

靠“闷黄”,即在湿热闷蒸中实现发酵。代表品种是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

青茶

青茶的发酵,是“摇”出来的。“摇青”这一工艺,发酵的通常是茶叶的边缘,所以青茶有“绿叶镶红边”的特点。铁观音、大红袍就是青茶,又叫乌龙茶。

红茶

如祁门红茶,靠的是揉捻或揉切破坏茶叶细胞,让茶多酚氧化。

黑茶

通常是鲜叶晒干后,在湿热条件下利用微生物菌落缓慢发酵所得。普洱就属于黑茶。

茶叶发酵,实质是茶多酚的氧化。茶多酚本无色,氧化渐进,会变成黄色的茶黄素,接着变成红色的茶红素,最后成了黑褐色的茶褐素。这个过程,就是茶叶的发酵。发酵度越高,茶汤的颜色就越深。

从营养或养生层面讲,茶叶之间是有区别,但相差不大。选购茶叶时,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喜好进行选择即可。

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绿茶等);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红茶等)。


                  茶的香型这么多,你喝的茶是哪一种?

    没有人不喜欢香味。不管是早晨公园里的一抹花香,还是美女擦肩而过的一缕发香,还是水入茶壶激荡起一屋子的茶香,都令人神往。

根据加工方式的不同,我国的茶类分为六大茶类。不同茶类的香型千差万别,绿茶的清香、红茶的蜜香、普洱茶的陈香等,主要就是是加工方式起的作用。

茶界泰斗施兆鹏教授在其主编的《茶叶审评与检验》一书中,将成品茶香气归纳具以下九种香气类型,不妨一起看看,你杯中的茶是什么香呢?

1、毫香型

明显看到茶毫的茶,冲泡时所散发出的特有香气,称为毫香。凡具有毫毛的茶树嫩芽或一芽一叶,无论制成哪种茶均可能产生毫香。

示例:白毫银针和白牡丹毫香非常明显,因为白茶的工艺简单,没有形成其他香气而盖住毫香。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碧螺春等带毫毛的茶也会有毫香。

2、嫩香型

茶叶的一种鲜嫩香气。凡是用新鲜柔软的鲜叶制成的茶会带有嫩香。

示例:嫩香一般用于形容名优绿茶,各种毛尖、毛峰等,如都匀毛尖、紫阳毛尖、峨眉峨蕊、雁荡毛峰等。

3、清香型

加工过程干预较少,杀青、揉捻、发酵、烘焙不是很重的茶,会产生一种纯正的清鲜香味,一般称其为清香型。

  

示例:清香型茶叶一般是绿茶,如杀青程度偏低的竹叶青、采用蒸汽杀青的恩施玉露等;此外清香型铁观音也带有清香。

4、花香型

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类似鲜花的香气,非常复杂和迷人,我们一般会将其形容为兰花香、玉兰花香、栀子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等等。

示例:窨制的花茶具有花香毋庸置疑,其他属于花香型的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

绿茶中如西湖龙井、舒城兰花等有幽雅的兰花香;作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的祁门红茶具有的玫瑰花香和苹果香;乌龙茶中的铁观音具有兰花香,凤凰单丛有蜜兰香、栀子花香等。

5、果香型

茶叶中散发出类似各种水果的香气,如桃子香、雪梨香、柑橘香、桂圆香、苹果香等等,水果成熟的过程中,香气也会发生从清新到甜醇的变化。

  

示例:重发酵、重烘焙的乌龙茶一般具有比较浓郁的熟果香,而轻发酵、轻烘焙的乌龙茶和红茶常带有清新的青果香。

6、甜香型

甜香型包括清甜香、甜花香、甜果香、蜜糖香、焦糖香等等。发酵和烘焙都比较重的茶容易产生甜香。 

示例:滇红工夫、祁门工夫具有明显的蜜糖香等,一些凤凰单丛具有甜果香,烘焙程度较重的武夷岩茶具有焦糖香。

7、火香型

制茶的鲜叶原料如果成熟度较高,而在制造中烘焙温度高、时间足,就会产生独特的火香,包括米糕香、高火香、锅巴香等等。

  

示例:足火的武夷岩茶就具有明显的火香。

8、陈醇型

黑茶经过后发酵,会产生一种有别于其他茶类的香气,而在存放过程中,逐渐呈现出的陈醇香越来越浓郁。很多普洱茶爱好者所推崇的“越陈越香”及“陈韵”,主要指的就是这类香型。

  

示例:云南普洱熟茶、广西六堡茶和湖南安化黑茶等。

9、松烟香型

在茶叶的干燥工序中使用了松柏、枫球、黄藤等木头熏制的茶叶,一般具有松烟香。

  

示例:正山小种、沩山毛尖、六堡茶及安化黑茶等。

    上述列举的香气类型,是茶叶审评专家对成百上千种成品茶的香型进行鉴定和检测的总结。一种茶可能以一种香型为主,也可能同时富含多种茶香。

    茶香类型与茶的制作工艺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不炒不揉的白茶主要呈现毫香,经过炒制的绿茶以嫩香、清香为主,乌龙茶经过了适度的发酵呈现出丰富的花果香,全发酵的红茶则为蜜甜香,黑茶因为后发酵工艺而产生陈香。

品茶时,不妨细细品味下它属于什么香型,也会给我们的日常饮茶增添乐趣



                         新茶好喝还是老茶好喝?


众所周知,普洱喝“老”,越老越淳;而铁观音、绿茶则是喝“新”,越新越香。但是您知道凤凰单丛茶是喝“新”|还是喝“老”吗?小编就这个问题查阅了很多资料,下面为您细细道来。

单丛茶香型

凤凰单丛茶从口感层面来分,可划为清香型与浓香型,再细分还能有中清,则是不清不浓。用个最简单的辨别方法,直接观色,清香茶色带“青”,而浓香则是黄橙色甚至接近褐色,中清一般为金黄色。

市面上所谓的清香型,其实就是初次烘焙而成的干茶,这类茶通常就是“新茶”好喝,一年内喝完最为合适。

清香茶入水则飘香,喝入后满口茶香,略带青茶味,是品鉴单丛茶花香味最佳时刻了。但是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通常所说的没“底”,底蕴,喉底的意思,回甘不明显,茶水透而薄。适合初次品尝凤凰单丛的新童鞋,但凡喜欢单丛,首当其次的当然是受于花香的诱惑,沉迷于这种纯天然制作的原生态茶香,对有没有底蕴,倒不是那么重要了。就单丛“新茶”,小编为各位读者附上一款新茶图片如下:

 

 

 

 

 

 

 

 

 

 

老单丛茶

但对于一些资深茶客来说,喝清香型单丛显得不够“力”,这是对茶的追求更上一个层次了。如果将清香茶比喻成一位青春靓丽的美少女,那么陈茶便是有韵味的成熟女子了,对美的要求并不是光在外表,而是从内而发,所谓的内涵。

浓香型单丛便是这样的品质,因为经历了碳火的多次烘焙,有了岁月的沉淀,花香不明显了,但却茶水醇厚,细腻油润。虽没有扑鼻而来的茶香味,但经过细细品尝,香味从茶水中慢慢泛出,喝进口久久回荡在口腔中,让人无尽的回味。

这类单丛茶,当然是越陈旧越好,一些骨灰级茶人,更是能喝出单丛的年龄,在品尝茶香的同时,与过去的岁月作一次回顾,我想,这时候的茶滋味,有苦,有甜,也有酸和辣,但无论什么味道,无论怎样的感概,都过去了,对于过去,剩下的永远只有回味。这何尝又不是茶对我们的另一种启发呢。对于单丛“老茶”,小编毫不吝啬的给大家附上自家十多二年的“老茶”图片:

 

 

 

 

 

单丛中清茶

至于中清茶,其实是清香到浓香的一个过程,这是市面上最常见也最热销的单丛茶了,一般为2-3年的干茶,介于新茶和老茶之间,即保留了茶叶的香味,又有底蕴,笔者觉得这时候的单丛茶是最好喝的,能喝出茶的树龄,高山韵味,不青涩,茶汤柔和。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清香或浓香,单丛茶“耐冲泡”的特点依然存在,清香的先开始是清淡,但越泡越浓,浓香的则是先浓后清,其中的乐趣与滋味,是需要有心人慢慢品尝才是。




                  学会“茶颜观色”,才能辨别好茶!

    发过很多有关品茶、辨茶的文章,但是茶友的意见都是觉得太繁琐和啰嗦了点,有没有一个简单直接有效的办法,答案是没有,因为普洱茶本身就不是速成的茶品,没有快速有效的办法去立即做出判断,了解和掌握一款茶的优缺点,一般都需要多次反复冲泡,很多茶友的意见是,在不同天气环境下,至少泡上10次以上,再发表意见。

    品茶的品字三个口,包含了品评、鉴赏、体验茶带给人们物质和精神上享受的意思,品茶与喝茶不同,喝茶主要是为了解渴,满足生理需要,往往几口就将一碗茶一饮而尽,没什么讲究,而品茶则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满足,重在意境,将饮茶视为一种艺术欣赏,要细细品啜,用心体察品味,从茶汤美妙的色、香、味、形得到审美的愉悦,引发联想从不同角度抒发自己的情感。

观色

主要是观察茶汤的颜色和茶叶的形态,茶叶冲泡后,形状发生变化,几乎恢复到自然状态,汤色也由浅转深,晶莹清澈,即使同类茶叶因年份的不同,其颜色也各具特色,观赏黑茶汤色变化是种享受,饮用之前先将茶汤审视一番,好好欣赏一下。

闻香

观色之后,就要在公道杯嗅闻茶汤散发出来的香气,好茶的香气是自然、纯正的,闻之沁人心脾,且令人陶醉,低劣的茶叶一般香气不高,不够纯正,有的还有股烟焦味和青草味,甚至夹杂异味,茶叶的香气是由多种芳香物质综合组成的,嗅闻茶香须细心品尝,认真辨认,方能领略其中的韵味。

辨形

是观察茶叶在冲泡后的形状变化,茶经水浸泡后逐渐恢复了鲜叶的原始形状,黑茶因茶种、茶区、树龄不同,所展露出的叶片形状也不一样,从叶片辨别中找寻茶源地,从仓储转化了解茶叶变化,从叶片变化过程观赏中享受无穷乐趣。

品味

嗅闻茶汤的香气之后,就可品尝茶汤的滋味,与茶的香气一样,茶的滋味也是非常复杂多样,初入口后,很快就舌底生津,韵味无穷。这是茶叶的化学元素刺激口腔各部位感觉器官的作用。

舌头各部位的味蕾的感受不一样,如舌尖最易为甜味所兴奋,舌的两侧前部最易感觉咸味,两侧后部易感受酸味,舌心对鲜味最敏感,舌头近根部位易辨别苦味,所以,茶汤入口后,不要立即下咽,而要在口腔中停留,使各部位充分感受到茶中的甜、酸、鲜、苦、涩五味,才能充分欣赏茶汤的美妙滋味,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滋味,如有的浓烈,有的清和,有的鲜爽,有的醇厚,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普洱茶冲泡时,生茶、熟茶和老茶,分别是如何醒茶的?

    在冲泡普洱茶的过程中,醒茶醒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后面的冲泡。因为各个茶类的茶箐、制作工艺等不同,醒茶的方式自然也不同。

一、醒茶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是民间的说法:醒茶是为了让封闭已久的茶叶重新和空气接触,吸收新鲜的空气,逐渐复苏过来,还原茶叶的本质。

第二是科学的说法:打开封闭的茶叶让茶叶与空气、水分接触。封闭已久的茶叶在吸收了空气和水分之后,性质开始逐渐活跃起来,茶叶中含有的营养元素也能快速、稳定的溢出。

这两种说法没有太大的差别,诉说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二、常见的醒茶方式

第一种:那些储存时间久的,有陈期的,就要在冲泡时或者冲泡前进行醒茶;

第二种:新茶、没有储存过的、只是进行了密封保存的茶,比如:新生普洱茶,绿茶等;这些茶只需要在冲泡时醒一下就可以了。

普洱茶和红酒极为相似,年份越久越需要醒;陈年普洱醒得好,方可品到醇和、温润的普洱茶滋味。

因为制作工艺的不同,普洱茶有生茶、熟茶之分;还有散茶、紧压茶、新茶、老茶之分,不同的普洱茶,醒茶方式也有本质的区别。

密封存储的散茶或者存储时间不长的散茶可以不用再冲泡前进行醒茶,只需要再泡茶时醒就可以了。如果是没有密封存储的散茶,也不用提前醒茶,因为没有密封的散茶,一直与空气接触,内含物质已经非常活跃。散茶一般在冲泡时醒就行了,用90℃——95℃的水,洗一次茶即可。

通常散茶都不需要在冲泡前进行醒茶,需要在冲泡前进行醒茶的主要是紧压型普洱茶,比如:砖茶、饼茶等,特别是经过仓储的紧压普洱茶。接下来茶姐会一一解说如何醒茶。

没有经过储存陈化的生茶,香气清新,茶箐鲜度好;醒茶时只需要把茶饼撬散,用茶盘盛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45分钟左右就行了。冲泡新生茶的水温最好为90℃——100℃之间,目的是为了避免烫熟味产生。洗茶(润茶)一次或者两次,醒茶就完成了。

熟茶和生茶的区别在于熟茶要经过渥堆发酵这道工序,新的生茶有清香味;而新的熟茶则有很强的火气味、渥堆味,喝新的熟茶会有燥火感,熟茶最好是存放半年以上再喝,半年以上的熟茶滋味、口感都会大有提升。

熟茶醒茶需要用到紫砂罐、陶罐(最好的是紫砂罐),用茶针把饼茶撬散,放入紫砂罐当中;然后紫砂罐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熟茶的醒茶时间要根据熟茶的渥堆味的程度来决定,如果是你明天要喝熟茶,今天就可以把茶撬散放置在紫砂罐当中。

使用紫砂罐的醒茶的主要原因:紫砂罐吸附性能好,能够吸附熟茶的渥堆味和新茶的刺激味。

老的生茶和熟茶,因为存储时间较长,所以醒茶非常重要。生茶的存储方式分为:仓库存储和个人存储两种;长期存放在仓库的茶叶会有“仓味”,个人存储的茶叶,因为时间久,环境变动大等原因,会有杂味。

如果饼茶在拿出来的时候有很重的仓味或者杂味、异味等,建议先将饼茶撬散,放置在干燥、通风、整洁、无阳光直射的地方一天,具体放置多久还需要看杂味、仓味、异味是否严重,如果严重可能还需多放置一天。等撬散的茶叶充分和空气接触后,其内含物质也会逐渐活跃起来。最后再将其放入紫砂罐中,老茶的醒茶时间比新茶的醒茶时间要长,大约一个星期左右。

在冲泡老茶时,使用沸水洗茶(润茶)两次或者三次,醒茶就完成了。

老熟茶的醒茶方法和老生茶的醒茶方法极为相似,都需要先闻一下杂味、仓味是否严重。若杂味、仓味并不严重,可直接撬散放入紫砂罐中。

如果杂味、仓味严重,可先将饼茶撬散放置在干燥、通风、整洁、无阳光直射的地方;等杂味、仓味散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将茶放入紫砂罐中,时间为两天左右。

在冲泡时,可取一定量的茶叶放入茶壶当中,再用沸水淋壶。最后使用沸水洗茶(润茶)两次或者三次,醒茶就完成了。

(来源: 普洱茶吧 更多好文及茶文化知识,请关注新茶媒,关注刀哥说茶)


                     不是茶却胜于茶的“茶”——虫茶

    猫屎咖啡?咖啡里有一种精品,名为“猫屎咖啡”,这个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所以小编在这里只是简略说一下。“猫屎咖啡”的制造过程略重口味,它是由麝香猫将咖啡豆吃下去,再经过消化系统排出来的,由于麝香猫本身会挑选最熟最甜的咖啡豆进行吞食,所以单这一过程就是一个严格的挑选,而咖啡豆经过麝香猫的消化系统时会不同程度地发酵,从而使得咖啡豆多了很多本来不具备的东西,而这两者结合,使得“猫屎咖啡”的珍贵程度大为提高,热卖风潮经久不衰,一时风头无两。

    因巧成书无独有偶,与咖啡并称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品的茶,也有这么一种类似于“猫屎咖啡”的工序的茶种,是的,就是产自贵州息烽县西望山的西山虫茶,原料要求十分严格,采用当地具有医药功效的老鹰白茶精心炒制成茶叶,只用茶叶饲虫,不添加任何其它材料。严格遵循古法工艺,春分采茶,谷雨装笼,次年立冬,精筛选茶,恒温保湿,三年乃得。十年照料,方成宝茶。所以产出的虫茶是极品,获得了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与茅台酒齐名(茅台酒也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制造工艺古老而漫长,从采摘下来树叶,再到制造出虫茶,一般都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由于制造工艺原因,这时间是不能省的。虫茶的制造原理是利用叶香吸引化香夜蛾等虫子在上面产卵,孵出来的幼虫会吃掉茶叶然后产出排泄物,再将排泄物收集晒干,然后进一步加工,制成虫茶。

    历史渊源:虫茶多见于湘黔桂,最早于战国末年见于贵州,距今已经有两千余年历史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蛀虫,此装茶笼内蛀虫也,取其屎用。”说明早在明代就有虫茶出现了。而且能被记载在《本草纲目》中,证明它是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的。清代湖南《城步县乡土志》卷五中有:“茶虽粗恶,置之旧笼一二年或数年,茶悉化为虫,余名虫茶。”这里很明确地说明了虫茶的制造过程,可见在清朝时,虫茶已经是名传四方了。

   虫茶功效  最好的虫茶,在贵州,贵州这个地方,很奇特,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那里茂林密布,空气湿热,环境贫苦,蛇虫鼠蚁,瘴疠横生。当地人普遍受湿热之苦,而虫茶,恰恰能够化解这些症状。清热解毒,爽口明目,提神醒脑,消滞除湿。所以这里的人普遍都会自己做一些虫茶来自用。历史来源虫茶的来源已经不可考了,或许是偶然得之,或者是祖先智慧实践得来。

    在这里,小编找来一个支持者较多的说法说与诸君听。早在战国末年,苗族瑶族先民为躲避夜郎国王战乱,迁居于川黔桂湘崇山峻岭中,成为这里的土著民族。这里山高林密,自然条件差,生存条件恶劣,先民们经常患病。在长期与大自然的相处中,先民们发现有一种植物具有清热去暑、解毒消肿的功效,便用它来治疗腹胀腹泻、鼻出血、牙龈出血和痔疮便血等。

 

    该植物耐旱抗寒,极抗病虫害,生命力极其旺盛,用其枝叶煮成的水呈浅黄色,芳香浓郁,口感甘甜,于是,先民们将大量的嫩叶采集回家,作为防病健身的日常保健饮料。因该叶背面多白色绒毛,故当地人谓之白茶。每逢红白喜事,当地人更是取白茶枝叶熬水,当茶来款待宾客,用以消毒杀菌,防治传染病。因为此白茶树药用价值广泛,当地家家户户均喜爱砍伐枝叶根茎煮水喝,导致此树数量越来越少。至上世纪九十年代,该白茶树在当地几近绝种!

 

从此,虫茶成为这里苗寨的一大特色,流传至今。

    整个“虫茶”制作过程中,需要人工的地方很少,自然因素更多,所以有些人唯独喜欢“虫茶”的自然。因此而爱上“虫茶”的人不在少数。冲泡手法“虫茶”的冲泡与一般茶冲泡方式无异,且汤色类似茶汤,这也是“虫茶”被称为“茶”的重要原因。冲泡好的茶汤,色泽暗红通亮,香气芳清,口感醇香甘甜,沁人心脾,极品“虫茶”甚至带有一股泥土香味,陈年“虫茶”口感偏醇和,药性温和,是极具保健功效的的一种“茶”。

    猫屎咖啡可能还会有人工饲养麝香猫,咖啡豆选料不精的种种不足,但是虫茶,绝对没有上面的各种毛病,每一泡虫茶的制作都是绝对纯天然的,人工影响因素微乎其微,所以有兴趣的茶友们,不妨去品尝一下,产自贵州息烽县西望山的玉乳泉西山虫茶,原料要求十分严格,采用当地具有医药功效的老鹰白茶精心炒制成茶叶,只用茶叶饲虫,不添加任何其它材料。严格遵循古法工艺,春分采茶,谷雨装笼,次年立冬,精筛选茶,恒温保湿,三年乃得。十年照料,方成宝茶。所以产出的虫茶是极品,获得了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与茅台酒齐名(茅台酒也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会别有一番风味呢?不是茶却胜于茶的“茶”——虫茶

 

                    这样取茶,再好的茶叶也会被糟蹋

    很多人取茶是将手伸入茶中取,这样做不仅破坏了茶叶本身的清雅,又会可能白白糟蹋了珍藏的茶叶,让其更快变质坏掉。因为茶叶最怕就是潮湿和异味侵入。

日常生活中,如果直接用手抓去茶叶的话,就会使茶叶的干燥环境变得有“水分”,并可能会沾上细菌或微生物,而湿润环境又会进一步地为其提供了繁衍滋生的温床,是极度不适宜茶叶储存的。

那怎样才是正确的取茶之法呢??

    在茶道中,讲究用专用茶勺来进行取茶,材质有不锈钢的、木质的和竹质的。而且用完的茶勺一定要放在干燥干净的环境中,例如放餐具的柜子。如果有条件,最好把茶勺放在消毒柜中。

    用茶勺子取茶,不用手也可以直接把茶叶倒进杯中,所倒的量看个人需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倒多了,一定不能再倒回茶叶袋或茶叶盒中了,因为这些茶叶可能已经沾到了杯中的水或其他杂质,变得潮湿了,这样也会加速茶叶变质。


最后说一次!超市这“尴尬茶”,懂茶人一囤就是十袋,是实在良心茶

 一、八马茶叶 安溪铁观音清香型特级茶
(1)春天的茶,口感最新鲜的茶
    春天的茶是最清新的,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是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春天的温度可以说是一年当中最好的,而且这时候的雨量一般都是充足的。更重要的是,在经过冬天之后,茶叶里面会存储相当多的营养物质,因此也能给身体带来更多的能量。就像是一、八马茶叶安溪铁观音清香型特级茶,不仅口味鲜美,而且韵味非常强。
(2)只看干茶的颜值,你也会瞬间被吸引
    除了实力,现在来看看他的颜值。其实在购买茶叶的时候,颜值也占有不小的参考价值。八马茶叶安溪铁观音清香型特级茶的外表看起来非常的紧实,而且每一个茶叶都很完整。在色泽方面,也都是鲜嫩的绿色,而且有明显的光泽。
(3)好茶好味道,润嗓是最好的
    有些茶的味道偏浓,喝过之后反而会变得很渴。但是,它的味道是很甘爽的,泡开之后空气中会飘着一种淡淡兰香,闻上去非常舒服。
喝起来会感觉滑滑的,鲜爽的感觉会从身体里面由内而外散发出来,不仅可以润嗓,在夏天也算是一种解暑的装备了。
二、信阳原产毛尖
信阳原产毛尖是绿茶之王,这款毛尖分量很足!非常香甜,很优惠啊。买过好几家的茶叶,比较起来还是这一家的茶叶口感好,香醇可口,回味清爽,就是那个味!推荐好友,就是这一家了!
三、布朗山8年老茶普洱熟茶
布朗山是名山,它是老树乔木春茶,,一股淡淡的茶叶清香,包装简单,但胜在茶叶好饮,醇香柔滑,11年的春茶,16年生产的,品质保证质量很好价格实惠。



     普洱茶的“挂杯香”,指的究竟是什么?跟茶好坏有关联吗?

    挂杯香是什么?这个专业词汇似乎让普洱茶又更添一分神秘色彩。喝茶时拿着品茗杯或者公道杯闻一闻,的确有香气。那为什么这茶会有挂杯香呢?挂杯香真的是“挂”上去的吗?​

“挂杯”这个词汇最早是品酒的专业词汇,以葡萄酒为代表。喝葡萄酒时,摇晃高脚杯,让酒的液体在杯中旋转,停下来后,杯子的内壁会有一层浓稠的酒液向下滑落。

☉玻璃杯壁是光滑的,却可以挂住酒的液体,这和其酒精程度有关系。

​“挂杯”又分为“长挂杯”与“短挂杯”,一般来说,“长挂杯”指酒痕活动的速度比较慢,代表着酒浓度、稠度或是酒精度高,质量好;反之,“短挂杯”指酒痕流的速度比较快,质量较差。

☉不光葡萄酒可以挂杯,达到一定酒精程度的酒都存在挂杯的现象。

​    挂杯现象的长短反应是从酒中酒精含量为标准。当酒液在杯壁上铺满,和空气的接触面增大,蒸腾作用加强,而酒精的沸点比水要低,它首要蒸腾,所以构成一个向上的牵引力,酒精比水的浓度增高,表面张力增大,在杯壁上的附着力也增大,所以酒液到处便累积构成一个拱起面,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重力最终制胜破坏了水面的张力,酒液下滑释放出"酒的眼泪"。

​    所以说挂杯其实是酒精和水的一个互相作用形成的结果,酒精含量高的酒挂杯都漂亮。正因为从挂杯现象中能够看出很多红酒成分上的东西,所以许多人喜欢经过观察"酒泪"去判别红酒的质量,以为挂杯的密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葡萄酒的质量越高。

​    从葡萄酒的挂杯而衍生,“挂杯”也逐步被人们广泛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如评判牛奶、酱油、白酒、茶叶之类的事物。

​    而咱们在品饮普洱茶时所说的挂杯,也能够称为“挂杯香”或是“杯底香”,普洱茶的“挂杯香”便是指洗茶的第一泡茶汤,倒出后,随即用鼻子在杯口闻一闻,等公道杯稍微冷再晃动杯子继续闻一闻。

☉挂杯的香气和程度,也成为人们判断普洱茶品质好坏的依据。

​    从“挂杯”这一词汇成为了普洱茶评论的评判规范后,茶界逐步流传开了一种“以挂杯香判普洱茶好坏”的说法。

​    在普洱茶的品饮中,我们更重视普洱茶的滋味。但是普洱茶又以“越陈越香”而闻名,所以我们又对其香气的研讨也从来没有间断过。

​    不论是蜜香、果香、兰香、荷香等这样详细的分类,仍是从干茶、茶汤、叶底等各方面对其香气进行判别断,其实都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不同人感知到的东西未必相同,所以普洱茶的香气显得有些缥缈。

​    经常喝茶的朋友都知道,普洱茶并不完全是以香气著称,更多则是以滋味制胜。论香气,铁观音的清香非常醇厚明晰,像盛开的茉莉花般,香气逼人,充盈满屋。普洱茶的香,则更像是荷花一 般,香气不会喷薄而出,而是幽香淡雅清幽,后劲较强。

☉铁观音茶,产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七泡余香溪月露 满心喜乐岭云涛 ”。

​    另外,普洱茶的杯底香还被众多因素所影响,冲泡时的泡茶人、冲泡器皿的原料、造型、冲泡用水等要素。因为不同外形的茶器茶具结构差异,冲泡过程中,茶汤香气以及水浸出物的感官感受也是不相同的。

​也经常遇到这样的状况,有的人说挂杯香显着,有的则没有太大的感觉,这就很或许跟个人感官有关系, 还有便是杯子的问题了。

有些杯子聚香和留香效果都比较好,如杯口较小、杯身较深的杯子挂杯香就会显着一些;另外杯子原料同样会影响挂杯香的浓郁程度。

​另外,普洱茶的挂杯香还应该有两种:公道杯香和品茗杯香,而香又可分为热杯香和冷杯香。

​   不同的茶挂杯香是不一样的,有些茶或许热杯香比较显着,杯子冷了香气到不在了,有些茶又恰好与之相反,有些茶呢又是热杯香、冷杯香都比较浓烈。

​   另外,当咱们用盖碗或紫砂壶泡茶时,茶叶散发出香味,但这并不是茶叶自身的香气。有人会说是用具吸附了茶香,所以杯底才会留香。

☉茶器本身是不会吸附香气的。

​    其实不是这样的,茶器自身是不会吸附香气的。盖碗内壁挂瓷,它并不会吸附香气,咱们品饮佳茗时用的小玻璃杯,也不会吸收香气或流失香气,假如选用紫砂壶、紫砂杯来泡茶,相反,茶叶的香气会被所用的用具吸附很大一部分。

​   鲜叶生长在茶树上,它不会自带也不会吸附任何香味。当咱们把鲜叶从树上采摘后,水分的流失,芳香类的物质和空气会发生生物化学反应,就会有香气,比方在萎调的过程中就能够闻到香味。

☉萎调

​另一种状况出现在杀青时,芳香类的物质跟着温度改变和锅壁发生生物化学反应,然后产生了香味。

​茶叶的香气有高有低,有厚有薄,有浓有淡,有鲜有闷。蜂蜜味、花蜜香、兰香等等千变万化。不同山头,不同叶类,不同时节采摘的茶,呈现出的香味也不尽相同。高温炒制工艺会造成香气高扬,杯香浓郁,蜜香高扬,但要注意浓郁的蜜香并不是判断高温工艺的标志。

​    所以,“挂杯”能够作为评判茶叶好坏的依据之一,但是仅追求普洱茶的“挂杯”也必然会与好茶失之交臂。“挂杯”是因为普洱茶自身内质饱满、汤色浓醇,类似红酒挂杯,但有些好茶却没有挂杯之说。

​    最后,茶无尚品,适口为珍,优与劣,一品见分晓。老班章的茶,闻干茶时有梅子香等香型,非常好闻,但泡开后闻茶底反而香气减弱,入口滋味强劲。而拼配茶虽然综合了不同山头的茶的香气、口感等各个方面的特点,但茶香时间短,故而一般挂杯时间很短。

本文分享自东家匠人:润土茶业


             钦典茶人:你肯定不知道有一个茶叫做“鸟嘴茶”

你肯定不知道有一个茶叫做“鸟嘴茶”

钦典茶人

一种是依据茶叶的形状起名的。不管它的叶是大是小,是长是短;不管是长条状还是椭圆形;不管叶尖是锐尖还是渐尖,从侧面看就是象鸟嘴一样,因而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而得名的。

钦典茶人

传说七百多年前,宋末小皇帝赵昺一班人被元兵追逐,从福建逃到广东。一天,他们逃进了凤凰山,一直爬上乌岽顶天池,累的满头大汗,饥饿难忍。年幼的赵昺坐在草地上,叫嚷口渴要茶喝。随从大臣奏说:“这里云雾高山,四野并无人家,那里有茶可喝?”赵昺听后放声大哭,仍叫嚷要茶喝。

钦典茶人

这时,浓雾开处,晴空中飘来一朵五彩祥云,云端上竟飞着一只凤凰鸟,鸟嘴中叼着一支带着绿叶的树枝,停歇在赵昺的面前。凤凰鸟投下树枝,既驾五彩祥云冉冉而去。此情此景使大家十分惊讶。宋帝赵昺拾起树枝,见那翠绿的叶子,显得若人生爱,他看了又看,想了又想,若有所悟,摘下一片叶子放进嘴里爵着玩。他爵着爵着,忽然叫道:“啊,是茶叶,是鸟嘴含来的香茶叶!”他欢喜若狂,分给每人一叶,大家一爵,也都爵的津津有味,都说是好茶。可是,树枝上的叶子都摘完了,只剩下枝头上两个花果。赵昺好奇地剥开果壳,取出了里面的八颗茶籽,种在地里。谁知茶籽一落地,即时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长成了八颗茶树。宋帝赵昺高兴极了,又摘下花果,取出茶籽,撒遍山坡,同时,兴高采烈的举起双手高呼:“鸟嘴茶啊,快快长大吧!……”果真,茶籽撒到那里,就在那里生根、发芽、长叶,绿油油的茶树终于把乌岽山盖住了……

钦典茶人

后来,茶树传遍了整个凤凰山区。凤凰人就把它称为“鸟嘴茶”了。鸟嘴茶,也就是如今的凤凰水仙品种。鸟嘴茶最初是由红茵茶树栽培而来。早在宋代时,凤凰山民就发现了叶尖似鸟嘴的红茵茶树。

鸟嘴茶主要盛产于广东的凤凰山,不管它的叶子是大是小,是长是短,是长条状还是椭圆形,叶尖是锐尖还是渐尖,从侧面看,它都象鸟嘴一样,它也就因此而得名。如今鸟嘴茶也是潮州功夫茶桌上的主角。

钦典茶人











https://www.360kuai.com/983c6b9dabf19893a?djsource=ZF90WY&refer_scene=0&scene=3&sign=360dh&uid=4c6aa79a1e74d054f68559405c9da904&tj_url=976b6b04c261970c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