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峰记忆】名震天下的“镇远镖局”赤峰竟然有分号?快进来看看在哪儿!

 捉光凑影 2019-08-16

武侠小说里常常读到大侠行侠仗义,不由得心生向往,而大侠的故事也常与镖局联系起来,众多小说里“镇远镖局”的字样屡屡被提起,它在现实里存在吗?它又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小编怀着探秘的心情去追溯过往,发现大名鼎鼎的“镇远镖局”在赤峰竟然有一家分号!具体是怎样的?快跟小编一起探索吧!

北京古北水镇旅游公司开发的“镇远镖局”

“镇远镖局”可谓名扬四海。其传播居功至伟者有两个人:一个是金庸和他的小说《书剑恩仇录》;一个是梁羽生和他的小说《联剑风云录》和《冰河洗剑录》。现在,根据小说虚构的“镇远镖局”就建在北京密云。

贵州镇远镖局旅游集团开发的“镇远镖局”

再一个就是贵州苗族侗族自治州有个镇远县名镇,镇远县虽然历史悠久,地名有“镇远”两个字,但在这里却找不到历史上“镇远镖局”的踪迹,只有一处“镇远邮驿”,丰富着人们想像:这个邮驿是不是“镇远镖局”的化身?当然,有的商家为了提高本地知名度,新打出“镇远镖局”的旗号,那就另当别论了。

那么,历史上是否真有“镇远镖局”这个地方呢?金庸和梁羽生小说里的“镇远镖局”是不是凭空杜撰的呢?

其实,历史上还真有这个地方,金庸和梁羽生笔下的“镇远镖局”也不是空穴来风。它就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号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古城区里。

历史上实有的山海关“镇远镖局”

6月16日,和老友几家自驾车去“山海关”游览,当走进古城西大街,会发现一处四合院门前,有一杆“镖”字大旗随风飘动,灰砖翘脊屋檐下悬挂着一块黑地金字“镇远镖局”匾额。

这里就是威震东三省、名扬长城内外的山海关“镇远镖局”旧址。

这个“镇远镖局”才是实实在在的历史真实!

据说山海关“镇远镖局”为山东“镇远总镖局”的分号。镖局主人是王姓家族,人们都称他为王当家的,其家人在明末做过中军官,整个家族习文好武,远近闻名。

在镖局即将告退历史舞台之际,1923年,一个来自于山海关“镇远镖局”名叫刘宝瑞的著名镖师来到了沈阳(当时称之为“奉天”),在皇寺大街创办了一所闻名全东北的“奉天镇远堂”。

“奉天镇远堂”可以说是山海关“镇远镖局”的正宗余脉,除了习武弄枪保镖外,还兼操诊、正骨、熬制膏药等项业务。

1941年,奉天镇远堂申金儒、段金有来赤峰时与分号人员合影。从右至左:李廷贵、马献图、段金有、申金儒、倪永生、李祥、李景新(李子清供稿)

1940年,赤峰回族著名拳师李祥通过某种个人关系,结识了奉天镇远堂。从而引发了镇远堂赤峰分号的诞生。

分号地址设在赤峰头道街北市场。由刘宝瑞内弟马献图负总责,李廷贵为掌柜,成员有倪永生、李景新、李祥等。

分号形成时保镖业已经成为过去,于是便以正骨、熬制出售膏药为主业,兼习武练功,日本投降后,分号取消,人员撤回沈阳。

倪、李等赤峰籍拳师则留在本地继续从事旧业,并在武术授徒方面培养了一批新人。在赤峰地区形成了查拳、弹腿、二郎拳、鸡爪鸳鸯钺、梅花龙形戟、断门枪、七步连环刀、燕青双钩等一个门派,使山海关“镇远镖局”一脉在赤峰得到了传承。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和视野挖掘,镖局的出现是当时民族农商业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社会因素。

做为一种历史形态,虽然镖局不再复存,但在当今社会中所兴起的保安行业,不论是在为国家、企业,还是个体重要物资进行的武装押运或普通押运,从护送的意义上讲,仍然是延续了镖局走镖的作用,只不过押送的规模、形式和职业性质发生了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