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护隐私,别忘了保护你的二维码

 玉人 2019-08-16

苏州吴女士在一家火锅店就餐,通过二维码点餐后,发现没点过的菜接二连三被端上来,最终火锅账单高达474万。

原来当天饭店有活动,顾客只要将桌号拍照发进福利群,便可加送菜品。桌号和点餐二维码在一张纸上,于是吴女士就将其发进了粉丝群,不料被他人扫码“远程加餐”,这才诞生天价账单。

谁对谁错暂且不论,我们可以从这件事看到二维码暗藏的安全隐患。在这个“扫码”走天下的时代,便捷的体验感让你欲罢不能,可它的安全性你考虑过吗?

4月中旬,在重庆某超市,几名群众手持微信二维码排队等待结账。可就在排队的几分钟里,这几名群众被人从背后通过手机扫码盗刷走500到900元不等的资金。最终,警方成功破获此案件,抓住嫌疑人。

其实,自从二维码“问世”以来,此类事件时有发生,如果你不想遭遇这种钱包“被掏空”的经历,那下面所讲的知识点你需要仔细听了:

1

利用小礼品诱导扫码注册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赠送小礼品的方式,诱导人们扫描二维码进行注册并填写手机号、身份证等信息,随后便将这些信息与资料打包卖给一些“推销”公司或诈骗分子。

央视社会与法提示:不贪图免费礼品,并谨慎保管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等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给他人。

2

利用收款码伪造生活缴费、交通罚单

不法分子制造附有二维码的假缴费单(水、电、燃气费)、罚单,显示扫码即可缴费,误导人们扫码,实施诈骗。

央视社会与法提示:遇见类似二维码催款,请采用正规渠道缴费方式缴费,避免上当受骗。

3

虚假网店发收款条码实施诈骗

一部分虚假商户常常在支付时,以各种理由诱骗消费者使用购物平台监控之外的方式来付款,如提供二维码让你扫码付款,一旦付款,钱直接进他腰包,发货与否也就悬了。

央视社会与法提示:不采用任何绕开平台的方式进行网购。

4

应用程序下载码中嵌入木马

不法分子将木马病毒嵌入到其生成的二维码当中,人们一旦误扫,手机就可能中毒或被他人控制,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个人敏感信息泄露等风险问题发生。

央视社会与法提示:使用各种程序请到官方渠道下载,并安装手机安全软件,以防木马程序入侵。

其次,为确保支付安全,用二维码支付时,你要做到这六点↓

二维码虽好,可不要乱扫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