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疹导致皮肤很痒?从饮食方面解决

 我心依旧1368 2019-08-16

夏天天气闷热,让患有湿疹的朋友非常辛苦。皮肤瘙痒,但又不可以用手抓。不妨试试从饮食着手, 参考一下中医提供的食疗, 多吃清热、袪湿、解毒的食品, 可舒缓及预防湿疹。

生薏苡仁

即生薏米,性微寒,可利水渗湿,有健脾、清热排脓的功效。可配合土茯苓煲祛湿汤水,加入蜜枣、瘦肉(排骨或鸡), 与12碗水同煮,约一个半小时即可,有效解毒消肿、祛湿通络。

土茯苓

味甘,性平,可清热,解毒祛湿,对皮肤病有帮助,有除湿解毒、止痒的功效。留意《 本草从新》指土茯苓「 肝肾阴亏者勿服」, 而《本草纲目》 则指「服时忌茶」。虽然土茯苓无毒,夏天清热利水无妨,但亦要注意用量,尤其肝肾欠佳的人,更需注意不能与茶同喝。

冬瓜

味甘, 性凉, 可清热利水,解暑热、清热痰、止咳嗽。可以300-500克连皮的冬瓜、 30克生熟薏米、1,500毫升水,中火煮约30分钟,按个人喜好加适量黑糖调味,放凉后饮用,可生津解渴。留意寒底或手脚冰冷人士不宜喝。

绿豆

味甘,性寒,可自家炮制清热解毒饮料,以绿豆加水煲约30至45分钟,再加蜜糖调味即成,可清热解毒,消暑利尿、消疮。留意平日怕冷、易倦、有贫血情况、容易头晕腹泻者的寒底人士或手脚冰冷人士不宜喝。

牛蒡

味辛,性寒。对于皮疹红热的湿疹病者,必须使用一些苦寒清热的药物如牛蒡。牛蒡可以疏散风热,解毒散肿。但体质较虚寒或有痛经及腹泻的人,则不宜大量食用。

扁豆

味甘,性微温,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养生佳品。临床所见,不少湿疹患者有脾虚和湿重的问题。中医说的脾,是负责运转体内代谢产物,脾虚的话,脏东西就容易留在体内成湿气。

沙参

味甘苦、性微寒。可养阴清肺,益胃生津。沙参适合慢性湿疹患者,此类患者病程长,反覆发作。经常搔抓或由于刺激,会令皮肤色暗肥厚,苔藓样变,或脱屑,或脓痂不敛,或者少许溢液伴痂皮覆盖,或皲裂,或播散性色素沉着,甚或愈抓愈痒,形成恶性循环。此类患者可以北沙参15克、南沙参15克、玉竹15克、薏米15克,一人份量的瘦肉汤作食疗。

​玉米须

味甘,性平。粟米须指玉米叶与玉米粒之间白黄色丝状部分,平时可简单以粟米芯配粟米须加水煮45分钟,有助排出体内热气、湿气,可消肿减肥,改善湿热体质。

解答湿疹迷思

听说湿疹跟体质弱有关,多吃补品补身有用 ?

不好,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湿疹患者多有内热,而补品、补药大多为热性之品,进补后使人内热加重,更易诱发湿疹。

湿疹患者有什么饮食忌宜?

湿疹患者可以多吃清热、袪湿、解毒的食品,尽量避免吃辛辣、虾、蟹、鹅、牛、 羊、榴梿、菠萝、竹笋、酒等食物。

湿疹要注意什么日常护理的事项?

要注意皮肤保湿,洗澡水不宜太热;清洗衣物时,避免使用过量洗衣粉,要将洗衣粉彻底过清;避免绒毡、绒梳化和绒制家具;避免饲养有毛的宠物和种植有花粉的植物;尽量避免在猛烈阳光下作户外活动。局部使用国外的倍西利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