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倒霉的国家:海水上涨每年都有海岛被淹,享受援助宁死不走

 行走在陌路 2019-08-16

如果把地球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半球,那地球中心点应该在太平洋横跨南北纬和东西经的交界点上,恰巧被倒霉的基里巴斯包围在内。虽说陆地面积只有800平方公里,但算上海域面积的话,却有350多万平方公里。

为什么说基里巴斯倒霉?因为其他岛国在想方设法的让自己的陆地面积尽量扩大,哪怕没条件也要填海造地。唯独基里巴斯最倒霉,40年前独立时还有813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40年后少了13平方公里。

大约在5000年前,南岛人就在基里巴斯区域生活,19世纪初英国借着铺设太平洋电缆的机会将其纳入帝国,后来又送给美国。只可惜,美国并没有把基里巴斯当成海外领地,二战后在这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氢弹试验。

原本天青海蓝的基里巴斯,至少有10%的土地是无法居住的,虽说进行核试验的圣诞岛比较偏远,但核辐射扩散导致周边3座岛礁都被污染。更倒霉的是,因为气候变暖还被淹没了两座,如今附近海域连渔民都不敢去。

作为太平洋偏远岛国,基里巴斯的唯一经济来源是渔业,全部出口到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按理说这两国并不缺海鲜,但为了换取基里巴斯辽阔海域的捕鱼权,两国也算是费心费力的又是进口又是援助。

除了一些耐盐度超高的植物外,基里巴斯只有椰树能存活,所有陆地土壤的盐化度都很高。别说农作物,打再深的井都出不了淡水,岛民们从早期的收集雨水到学会蒸馏水,再到如今的淡化水,几乎一辈子都在为淡水发愁。

除此之外,最高海拔只有2米的基里巴斯,面临更大的问题是海平面上涨,仅仅是2009年至今就有10个岛礁被淹没,平均一年消失一个。联合国曾预测,2100年海平面会上涨0.5米以上,第一个被淹没的国家就是基里巴斯。

基里巴斯总统早在十年前就公开承认国家已“无路可走”,在欧盟及美日澳新等国援助下,基里巴斯政府花了630万美元买下斐济瓦努来雾岛的22平方公里土地,但多数人都不愿离开家园,依旧死守在岌岌可危的海岛上。

为什么不走?新西兰记者曾经采访过岛民,得到的回答是“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都很难适应”,甚至还有“人多细菌多,容易死亡”的说法。但实际原因却是,几十年来早已习惯享受各国援助,养成不劳而获的心态了。

新西兰曾经想过把整个基里巴斯国民都移到国内生活,条件是“陆海空三权共管”,也就是新西兰与基里巴斯共同拥有主权的意思。遭到拒绝后实施每年75个移民名额的方式,但岛民们并不买账,每年都有大半名额空置。

换个角度想想也不难接受,岛上条件虽然不好,但起码的水电配给还是有的,柴米油盐和教育、医疗也都由相应国家提供。比如澳大利亚每年捐助1500万澳元(下同)、中国台湾1100万、新西兰600万、日本200万等等。

再算上联合国、世银世卫及亚银的援助款,11万人口的基里巴斯每年收到的援助款都有好几亿澳元。按5亿来算,平均一人一年可分得人民币2万多元,这还不算粮食医药等援助。所以,基里巴斯经常能看到不出港直至废弃的渔船。

既然不用努力工作也可以维持一定水准的生活,那还有谁愿意移民去其他国家,每天为了生计各种奔波劳累?所以,基里巴斯岛民宁愿守在岛上,冒着被淹没的风险想尽各种办法也不离开,颇有宁死不走的意思。

2019年4月,基里巴斯遭遇小型热带风暴,受影响的岛民超过6万人。有趣的是,岛民们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如何永绝后患,而是寻求援助。然而,在如此频繁又长期的援助下,基里巴斯的人均GDP却从未超过1600美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