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肾阴”和补“肾阳”的区别,千万别补错了

 世平天下 2019-08-16

道医说的“补肾”,包括补“肾阳”和补“肾阴”,这两个的关系很多人不明白,打个比喻可能大家就懂了,补“肾阳”类似“助燃”,补“肾阴”类似“加油”,所以,虽然补肾阳的药性很热,药力很大,但实际上,它补益的深度不如补肾阴,从某种意义上说,补肾阴是从根上补。

我们可以把生命比作一个蜡烛或者一堆着着的柴草,单纯的补肾阳,相当于把蜡烛或者柴草的火苗拨大一点,燃烧得壮一点,但燃烧的后劲儿并没有增加,因为没有加油,没有对已经烧的所剩无几的身体有所补益。

从补药的意味上,像“六味地黄丸”之类的补肾药,“养”的力量就更大,是更解决问题的“添柴”和“加油”,有了“油”和“柴”之后的火苗,就不会出现蜡烛烧到最后的时候,会突然间变亮的“回光返照”,那是熄灭之前的“虚火”。

一个重病人到晚期,如果出现了严重的阳虚状况,无精打采,整天昏睡,声音也很弱小,总之感觉是火力变弱,虽然病情严重但是不难治,补气药补阳药常能起死回生。

但一旦出现了阴虚,一直无精打采的人,突然间变得很兴奋,很亢进,话也多,人突然烦热,脸色甚至都出现了少有的红色,民间称之为“回光返照”,往往是临终前兆了,类似灯灭之前最后的亮光,治疗起来非常棘手。

这种虚热就是因为“肾阴”虚了,像蜡烛烧到最后的时候,把所有的储备都用上,再灿烂一下而已,这就不能“助燃”了,而是“添柴”,至少先添上像“六味地黄丸”这样普通的“柴草”,如果仍旧遏制不住,甚至需要把昂贵的红木做“柴”,这个时候,往往就是“肾精虚”的时候,是虚损最严重的阶段。

这种“耐烧”的“红木”就是道医讲的“血肉有情之品”,是补肾精绝对离不开的,也就是补肾的最高境界,所谓“血肉有情之品”就是动物类药物,或者说动物蛋白,比如阿胶,紫河车,动物骨髓等都是道医里能入药的食物。

有位老人102岁了,仍旧身体健康头脑清楚,她有一个每天必喝的汤,“大骨木耳汤”,就是用带有骨髓的大骨头和黑木耳熬汤。这个配伍很符合中医医理,骨髓是入药的,能补肾阴,即便是现在,很多“脊髓空洞症”病人,通过手术解除了引起脊髓空洞的原因,但善后的时候包括西医外科的医生,也提倡多喝骨头汤,因为确实有明显效果。

从西医学上讲,作为人体最原始,也是能给各种细胞提供基础的干细胞,就存在于骨髓中,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道医的补肾阴,是补肾之中最基础最深入的办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