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太保集团等上市公司纷纷发布“业绩预增”公告,称得益于税收政策变化和投资收益提升,净利润同比涨幅在100%左右。随着利好消息的公布,各家公司股价纷纷上扬,让人不禁好奇,今年的寿险市场如此之好么? “13精”第一时间整理了非上市寿险公司的盈利情况,看看行业发展到底怎么样? 70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净利润大涨 超过2018年全年利润 真的是 投资市场好拉动的? 还是税收政策? 70家非上市寿险公司 净利润224.7亿元 2019年上半年 70家非上市寿险公司 净利润224.7亿元 是2018全年的1.3倍 是2018年同期的1.9倍 原来 全靠税收政策 行业利润增加104亿元 税收减免贡献利润78亿元 占比75% 手续费税前扣除比例提升 才是利润上涨的最大功臣 行业整体是增长了 分公司看 有人欢喜,有人愁 君康亏16.57亿元 华夏亏10.16亿元(剔除税收政策) 70家非上市 寿险公司盈利榜 泰康人寿 Always非上市寿险公司盈利的NO.1 泰康人寿的盈利能力一向出众,2018年全年盈利134亿元,在所有寿险公司中排名第三,超过中国人寿,仅次于平安和太保。 近年盈利水平极其稳定,每次半年和年度公布非上市寿险公司净利润时,泰康都是第一名。 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109.56亿元,同比增加34.84亿元。即使剔除税收政策利好的影响,泰康人寿的净利润也高达90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5亿元。 剔除税收利好影响 华夏、百年、天安全部亏损 华夏去年同期净利润为30亿元,在非寿险公司盈利榜中排名第二,而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25亿,仅盈利5亿元,排名第11。 而这不是最惨的,如果剔除手续费税前扣去比例提升的利好政策影响,华夏亏损-10.16亿元,仅次于亏损榜第一君康人寿的-16.57亿元。 同时盈利榜中的天安人寿、百年人寿,剔除税收政策影响,也是分别亏损-9.56亿元、-0.35亿元 华夏人寿 亏损也要增长为哪般? 华夏,5年实现千亿保费规模,却深陷亏损 关于华夏人寿,“13精”曾在《华夏人寿缺的不是保费,而是资本和时间!》提到过对于华夏而言保费不再是最重要的,资本和风险更为重要,本就偿付能力承压的华夏人寿,虽然有着千亿规模,2019年却难逃亏损实在惋惜。 年初为保偿付能力,已经减员的华夏人寿,如今背负亏损,仍旧迅速扩张,2019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1236亿元,同比增长73%,到底是有何高招摆脱偿付能力压力? 70家非上市 寿险公司亏损榜 君康人寿 亏损榜NO.1,两个季度连续亏损共16亿 君康人寿自2019年一季度以-8.31元位列亏损第一位,二季度仍旧亏损8.26亿元,上半年合计亏损16.57亿元。 寿险市场本来得益于税收和投资市场双重利好影响,公司盈利能力普遍提升,但是君康人寿却由盈利转为亏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君康的亏损并没有阻止保费扩张,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253.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0亿元,同比增长61%。 ①更名之后再现亏损魔咒 君康原是正德人寿在2014年时因偿付能力不足低至-87.08%被监管停业之后,获得“忠旺系”的增资后得以补血改名。 然而,2019年上半年亏损已经赶上9年的累计利润16.81亿元。 ②总经理,四年换四任 历史总是如此相似,在之前的《全盘洗牌的3家公司,中小公司难上难的缩影》文章中,我们就回顾过,因为经营不善亏损导致股东换血,高管换人是保险公司不变的魔咒。 君康人寿的高管更迭或是一个前兆,四年换了四任: 1.何志光,2015 年 3 月任总经理不到一年就离职2.2016年三季度到2017年没有总经理 2.郭自光,2017 年 1 月任总经理 3.路长青,2017 年 12 月兼任临时负责人 4.于卫红,2018 年 9 月任临时负责人,自 2019 年 2 月任总经理 ③增资是关键 从近两个季度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看,君康人寿的偿付能力已经接近监管红线,近日也有媒体称君康人寿的风险综合评级已经降至C类,不收缩规模还亏损的君康人寿如果不能及时增资,将会走上之前被停业的老路。 幸福人寿 继上年亏损68亿后,又亏2亿 幸福人寿在2018年巨亏68亿元之后,本是应该轻装上阵,没想到2019上半年仍旧亏损2.08亿,幸福人寿从2010年至今已经亏损了97亿元,是要怎么才能补上这个坑~ 偿付能力报告披露 三峡人寿 “13精”在整理偿付能力报告时发现,三峡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本季度数1.19亿元,一个季度多出1亿元,但是从最低资本和实际资本看,体现不明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