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了【写给孩子的一封信】有奖征文活动
亲爱的女儿: 恭喜你考进你理想的大学,妈妈很为你高兴,妈妈作为一个过来人,和你讲讲,大学里该做什么。 你应该听说过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他喜欢在广场上和别人谈话,问别人,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这样的大问题,常常把别人问得一头雾水。但别人和他讲,自己心里的答案,苏格拉底总是反驳他们,告诉他们,这样不是真善美的,却也不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不正面回答,什么是真善美,因为,真理往往是难以正面描述的,也许排除了错误的观点,剩下的就是真理了。 所以,妈妈要和你讲大学“该做什么”,实际上是告诉你“不该做什么”,这样告诉了你哪些是错误的,也给你自己选择的权利,自由选择的空间。 首先,大学最不该做的,就是跟风。跟风包括很多方面:室友加了学生会,你要和她一起加吗?同班同学报了第二专业辅修,你要去学吗?好朋友一进学校就开始准备考证,你也跟着他考吗?这样是不对的,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选择。比方说,你看到自习室有个同学天天在拿着英语四级单词背诵,刷四级题目,囡囡你的英语很好,妈妈从小培养你学英语,你高中的英语水平,应付大学英语四六级绰绰有余,这样的话,妈妈觉得,你该学符合自己水平的内容,比如学托福雅思、学小语种,或者说,你觉得自己高数不好,你多花时间在高数。大学有很多选择,晨跑、学生会、考研、谈恋爱……都不是大学“必需品”,大学也没有必需品。每件事情,都要考虑清楚,大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妈妈希望你用自己的时间去做符合自己情况的事情。 其次,大学不该死读书,不该“假装努力”,不要把大学活成4年的“高中”。妈妈上大学的时候,班上有个同学是超级大学霸,每节课都坐在第一排,就算是最难抢座位的高数课,她也会提前占座,坐在第一排。她每门课的笔记,都是记得满满的,还像高中一样,用好几种颜色的笔来做记号。她不管这门课她喜不喜欢,都像高中生一样,很认真地去学习、刷题。第一年,她的绩点,除了体育课,都是满分,所以她后面几年,每天早上都去晨跑,后来,她的所以成绩都变成了满分。这个同学大四就顺理成章地拿了优秀毕业生,快要毕业了,她却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当时妈妈读书的时候,还不流行读研究生,同学想进国企的、想当公务员的,都努力入党了,想创业的,都积累人脉、积累创业经验了;想进入私企外企的,也都练好外语了。但她,拿着最好的分数,却不知道要做什么,最后还是听她父母的安排,回老家做了普通的工作。妈妈不是说她不好,她的努力很让人敬佩,妈妈是觉得,如果她能明确自己想干什么,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也许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也许就能体验大学的美好,而不是又过了四年高中生活。 第三,大学不要放任自己挂科,不要逃课。很多人说,逃课、挂科是大学“必须体验的”,妈妈觉得,这只是一种自嘲,确实有很多孩子,大学时候遇到了很难得科目,会挂科,但是妈妈觉得,如果觉得这门课很难,千万不能“放任”自己挂科。挂科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下个学期,要重新学一遍这个课,或者明年和学弟学妹一起再上一遍这个课,这不仅会导致你无法评选优秀学生、无法保研(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想评优、保研),而且还浪费时间,而且还对你的自信心产生影响。妈妈上的大学,现在也是985、211大学,并没有哪门课,是“真的学不会”的,毕竟你考进了这所学校,身边的人和你水平差不多,教授也知道你们的水平大概是什么样,妈妈当时身边所有“还算认真”上课的人,都没有挂科的,挂科的同学都是不做作业,逃课的。但是如果你实在是有特殊情况导致挂科了,也不要过度苛责自己,妈妈只是说,不要“放任”自己挂科,意思是,你看到了挂科的苗头,要及时制止。另外,妈妈说叫你不要逃课。很多人说,逃课了才是“完整的大学”,但是你逃课一般会去干什么呢?去上网打游戏?去追星看韩剧?这些事情真的比上课重要吗?娱乐活动下课了也可以去,明星演唱会一般也不会在白天上课的时间。如果你说,逃课为了见男朋友,妈妈觉得也不值得,就算你谈的是异地恋的男朋友,也应该商量两个人没课的时间。妈妈看到的逃课的理由,一般都不是什么,“非要逃课不可”的。所以妈妈建议你,该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不要浪费时间。 第四,大学里不要忽视健康。健康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妈妈没有叫你每天去跑步、做锻炼,但是希望你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要按时、健康地吃饭,不要吃太多零食、含糖饮料,不要酗酒。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现在的大学生,出心理问题的特别多,抑郁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的孩子特别多。考上大学,尤其是考上重点大学的你们,都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到了大学里,却发现有好多同学,全方位“碾压”自己,这是很正常的,每个人的起跑线不一样。卢梭有一本教育孩子的书,叫“爱弥儿”,他在里面说,幸福就是欲望和能力相符。减少攀比的心理,攀比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有的同学出生于富商之家,你们小红书上看到最新的包包、化妆品她都有;有的同学爸爸妈妈都是大学老师,他们从小受的教育比其他人好,你们也不要感到不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这些方面比我们优秀,但我们也有独特的闪光点。如果真的有遇到心理问题,而且又不愿意和爸爸妈妈、同学老师讲,可以去学校的心理中心问专业的老师。 第五,不要看不起别的同学,不要和同学起大矛盾。大学里会遇到各种各样,和你价值观不一样的人,或者家境不好的同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秀之处,千万不要看不起谁,没有孰优孰劣,千万不要对别人有优越感,要看到每个人的优点去学习。大学同学之间,尤其是女生宿舍间,会遇到很多小的矛盾,比如说你热得大汗淋漓的时候,室友说体寒不喜欢开空调,比如说宿舍里购电的问题,这些问题上,没有谁对谁错,总体上要听大部队的,每个人都可以稍微迁就一下别人,达成共识。 第六,减少无效社交。什么叫无效社交呢?你要想认识除了班上同学、室友之外的人,想交个朋友、想谈个恋爱,基本上都靠社团和校内活动。妈妈当时也加了一些社团,社团里除了有小组合作讨论,还有团建活动,比如去吃火锅,唱ktv等,这些活动是增进同学间友谊的重要途经。而其中有些活动,如果你参加活动,对你的生活、人脉圈、工作都没有好处,你自己也从中获得不了愉悦感,那这个就是无效社交。你也许通过一些校园活动,加了500个微信好友,你们在活动的时候互相恭维,但如果你寂寞、难过、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跳出来帮你,那妈妈建议你,还不如交5个真心朋友。 妈妈想说的,暂时就这么点。妈妈只给你提建议,告诉你,有哪些事妈妈不建议你做,具体怎么选择,还是要看你自己。妈妈刚刚和你说了卢梭的欲望能力匹配论,也希望你在大学里明确自己的“欲望(想要什么)“,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做什么),拥有充实而且有趣的大学生活。 妈妈 2019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