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绣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妃,出身于满洲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的镶黄旗,祖父锡珍担任过吏部尚书,父亲端恭担任过内务府主事,端恭去世后,文绣跟随母亲迁居花市,过着平民生活。 8岁的时候,文绣进入私立敦本小学读书,由于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各门功课包括国文、算术乃至音乐、图文等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深受学校老师的喜爱。 ![]() 14岁的时候,文绣的照片被已经逊位的16岁的清末帝溥仪圈中,溥仪为她举办了盛大隆重的婚礼,文绣正式成为溥仪的淑妃,婚后两人感情融洽和睦,溥仪还特意给文绣请了老师教她英文。 但没过两年,文绣便遭遇了“逼宫事件”,与溥仪还有皇后婉容不得不离开紫禁城,出宫后溥仪一直想借助日本人的力量重建清朝,并为此四处积极活动。文绣熟读诗书,深谙事理,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多次劝阻溥仪不要同日本人来往,但溥仪听不进去,反而开始厌恶冷落文绣,加上婉容一直跟她争宠,排挤她,下人看她受冷落也对他爱答不理,文绣内心备受煎熬,终日以泪洗面。 ![]() 在与溥仪成婚的第几个年头,23岁的文绣正式向溥仪提出了离婚,一时间成为轰动全国的大新闻,很多人都支持文绣,经过几个月的协商调停,文绣终于获得自由身。 在此后的十多年里,文绣为了生计四处奔走,做过教师,糊过纸盒,当过瓦工队的苦力工,走街串巷卖过香烟,饱尝人世间的辛酸悲苦。 37岁的时候,文绣在一家报社做校对工作,由于工作认真尽责,又满腹学识,报社社长处于对她的关怀,把文绣介绍给了自己的姑表弟刘振东。文绣虽然已经人到中年,但对于婚恋之事绝不敷衍,是慎之又慎。 ![]() 在跟刘振东交往的头几个月里,文绣了解到刘振东出生于河南一个穷苦家庭,但是人很勤快,长得人高马大,又读了几年前,后来应征入伍的时候打仗勇敢,立下军功,因而有了一点点官职,也有一些积蓄,戎马半生,一直没有成家。 更让文绣欣赏的是,刘振东为人直爽,性格好,没有什么脾气,也没有拈花惹草、逛花街柳巷的坏习惯,衡量再三,文绣总算是满意了,答应嫁给刘振东为妻。 结婚的那天,刘振东在北京东华门“东兴楼”包了十桌鱼翅席,给了文绣一个隆重的婚礼。那文绣婚后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刘振东租了三间平房,摆上了新买的家具,雇了一个年老的女仆做饭打杂,文绣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宁静的家,辞去了报社的校对职务,每天在家中料理家务,空闲的时候看看书写写字,再也不提过去宫里的事,过得十分幸福自在,有时候有人来看她,喜欢京剧的文绣一时兴起还会唱上几段戏,十分够味儿。 ![]() 文绣还经常和丈夫一起出门去看戏、下馆子,她梳起了时髦的卷发,穿着漂亮的旗袍,打扮得非常时尚讲究。有时候虽然两个人难免吵架拌嘴,文绣有个性,刘振东是个男性,舌头碰牙是很常见的事,不过,两个人都不再年轻了,遇到事情相互宽容担待一下也就过去了,所以夫妻两人的感情还不错,婚后的生活过得也幸福。 从文绣的两次婚姻来看,在那个时代跟环境下,文绣能够勇敢的提出离婚,她的勇气跟胆识是相当让人佩服的,而她离开溥仪后为了生活做各种工作,相当坚强,最后文绣能收获属于她的美好的家庭生活跟爱情,也是她的福气,是她人生的一种苦尽甘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