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我生了什么重病,不动大手术,让我死得快最重要。” 前一阵子,著有《还珠格格》的知名台湾作家琼瑶的丈夫卧病3年后离世,享年92岁,她以花葬方式送他最后一程。 1 提及生死,81岁的琼瑶在2017年3月12日曾经公开过一封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信,其中很多的观点,让人震惊…… 书信节选: 亲爱的中维和锈琼: 我已经80岁,明年就81岁了!这漫长的人生,我没有因为战乱、贫穷、意外、天灾人祸、病痛……种种原因而先走一步。 活到这个年纪,已经是上苍给我的恩宠。所以,从此以后,我会笑看死亡。我的叮嘱如下: 一、 不论我生了什么重病,不动大手术,让我死得快最重要! 二、 不把我送进“加护病房”。 三、 不论什么情况下,绝对不能插“鼻胃管”! 四、 不要用任何宗教的方式来悼念我。 五、 将我尽速火化成灰,采取花葬的方式,让我归于尘土。 六、 不发讣文、不公祭、不开追悼会。 七、 不瞭解,不烧纸,不设灵堂,不要出殡。我来时一无所有,去时但求干净利落!以后清明也不必祭拜我,因为我早已不存在。何况地球在暖化,烧纸烧香都在破坏地球,我们有义务要为代代相传的新生命,维持一个没有污染的生存环境。 八、 不要在乎外界对你们的评论,我从不迷信,所有迷信的事都不要做! 等到后事办完,再告诉亲友我的死讯,免得他们各有意见,造成你们的困扰! “活着”的起码条件,是要有喜怒哀乐的情绪,会爱懂爱、会笑会哭、有思想有感情,能走能动……到了这些都失去的时候,人就只有躯壳!我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失智和失能。 亲爱的中维和锈琼,我们一起“珍惜生命,尊重死亡”吧!切记我的叮咛,执行我的权利,重要重要! 你们亲爱的母亲 琼瑶写于可园 2017年3月12日 (编者注:中维和锈琼是琼瑶的儿子和儿媳。) 2 “巴金:“长寿是对我的折磨。” 琼瑶活得潇潇洒洒,对死也十分透彻!而另一位伟大作家巴金的晚年却充满了唏嘘。 1999年,巴金先生重病入院。 一番抢救后,保住了性命,但鼻子里从此插上了胃管。长长的管子从鼻子里直通到胃,每次换管子时他都被呛得满脸通红。 长期插管,嘴合不拢,巴金下巴脱了臼。只好把气管切开,用呼吸机维持呼吸。 巴金想放弃这种生不如死的治疗,可是他没有了选择的权利,因为家属和领导不同意,每一个爱他的读者不同意。 就这样,巴金在病床上煎熬了整整六年。 他说:“长寿是对我的折磨。” 这就是目前中国很多大病家庭的现状,在人生的最后几天或几年里花掉前半生所有的积蓄,受尽痛苦后,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 而有些时候,医生们却和我们普通人的选择不一样。 3 医生自己身患绝症时, 如何选择离开? 在美国,有些医生重病后专门在脖子上挂着“不要抢救”的小牌,甚至还有人把这句话纹在了身上。 作为医生,他们明白药物和医疗手术的局限性,以及它们给患者带来的生活品质的摧残和巨大的痛苦。他们在人生的最后关头,选择了生活品质! 陈作兵(右一)和父亲(左一) 照片里是一名叫陈作兵的医生以及他的父亲,陈作兵,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在得知父亲身患晚期恶性肿瘤后,他把父亲送回了浙江老家。 他并没有选择放疗、化疗,而是让父亲安享最后的人生,还特别向母亲交代,万一父亲出现昏迷或者呼吸心跳停止,不要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 如果可能,就适当用镇静催眠让父亲安详地离开人世…… 科技发展到今天,医生很多时候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让病人如何活下去,而是如何让他们安详地离开! 但愿每个人 都懂得生的意义的同时, 也能学会试着去理解死亡! 来源 | 综合北京大妈有话说、新晚报 主力编辑 | 黄青 审定 | 金官 核发 | 舒琼 来源:南昌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