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贾府之中宾客盈门。这并不是因为贾府中又有了什么喜庆之事,而是来了四家进京投亲的客人。这些客人中,有邢夫人的兄嫂和侄女邢岫烟,有凤姐儿的哥哥王仁,有李纨的寡婶和两个女儿李纹李绮,有薛蟠的堂弟薛蝌和妹妹薛宝琴。 这些客人中,除了王仁在见了妹妹王熙凤之后,还是要回到王家去的之外,其他人大都在贾府住了下了。薛蝌就住在了堂兄薛蟠的书房之中,薛宝琴因为倍受贾母疼爱,晚上跟着贾母起居;邢夫人的哥嫂被邢夫人安排在外面,侄女儿邢岫烟则被贾母留在了大观园中,王熙凤将她安置在迎春的房中;“贾母、王夫人因素喜李纨贤惠,且青年守节,令人敬服,今见她寡婶来了,便不肯令她外头去住。那李婶虽十分不肯,无奈贾母执意不从,只得带着李纹、李绮在稻香村住下来。”韦德体育1946 这时,大观园中又增加了四位出色的女儿——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这四个女儿中,薛宝琴和邢岫烟相对来说比较重要,二人都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只有李纹、李绮,虽说住在了大观园,却几乎没有被作者赋予任何使命和故事情节,芦雪广联诗,二人也只有简简单单的几句;第七十回,李纨的丫头碧月到怡红院寻找李纨丢失的手帕子时,看到怡红院的丫头们,一大早就叽叽呱呱的笑声不断,说道:“我们奶奶不玩,把两个姨娘和琴姑娘也宾住了,如今琴姑娘又跟了老太太前头去了,更寂寞了,两个姨娘今年过了,到明年冬天都去了,又更寂寞呢……” 也就是说,李纨的寡婶和两位堂妹,虽然被贾母百般挽留,也只是在贾府中住了一段时间而已,在不久之后,就搬了出去,被李婶的弟弟接了家去。 既然李纨的婶娘和两个妹妹,在《红楼梦》中并没有什么重要的故事情节,也并不影响整部书的走向,那么曹雪芹为何要刻意塑造出这母女三人呢?其实,李纨的婶娘出现在贾府,是曹雪芹对薛家的巨大讽刺。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纨的婶娘一家与薛家,有一定的相似性。首先,这两家的当家人,都是寡妇的身份——李纨的婶娘是寡妇,薛姨妈也是寡妇;其次,她们都是带了子女投奔到贾家来的。李婶娘带的是两个女儿,薛姨妈带的是一儿一女;再次,她们一个是贾母的儿媳妇的娘家亲戚(薛姨妈),一个是贾母的孙媳妇的娘家亲戚(李婶娘)。 但是,她们也有着一个巨大的不同——薛家是有男丁(薛蟠)继承家业,顶门立户的;李家却只有两个女儿。而且,薛家在京城中,是有着自己的房产的,而李家是不是有房产,《红楼梦》中并没有交代清楚。 按说,李婶娘比薛姨妈,更需要将贾府作为一个依靠。然而,事实上却是,李婶娘深知亲戚家不能久居的道理,在贾府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带着两个女儿离开了;而薛姨妈,却在贾府长居久安了,丝毫没有搬出去的打算。 古代人走亲戚,不比我们今天。因为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往往会在亲戚家住上较长一段时间,但绝对不应该一住就是若干年。而薛家却偏偏就是在贾府中一住就是若干年。从入住贾府开始,他们就没有搬出去的打算了,即便是在贾府中准备元春省亲,忙得不可开交,要求薛家从梨香院搬出来,挪到东北角上的另一处住宅的时候,薛家也安之若素;即便在薛蝌来投的时候,他们又带着亲戚,继续住在贾府中;即便在薛蟠娶亲的时候,他们也依然住在贾府中。以至于在查抄大观园后,探春对着薛宝钗的脸,毫不客气地说出贾府中大部分人的想法:“……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算是好!”可是,即便探春的话如此的不客气,也只是薛宝钗搬出了大观园,薛家人依然住在贾府之中。 李婶娘的搬出,与薛姨妈在贾府的长居久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难道不正是曹雪芹对薛家的莫大讽刺? 即便京城中有自己的房子,即便儿女都已长大成人,即便儿子已经能顶门立户,即便薛家并不愁生计,他们依然坚持不懈地住在贾府之中。贾府中人,委婉地表达过数次对这种状况的不满,却依然不能动摇薛家赖在贾府的决心。这对于贾家人,是怎样的一种折磨啊?贾母作为一位豪门贵妇,不能直言,还要当众告诉王熙凤:“……你不该说姨太太是客,在咱们家受委屈,我们该请姨太太才是,哪里还有破费姨太太的理?”贾政是一位最爱结交儒雅之士的人,薛家的薛蟠却偏偏斗大的字认识不了一箩筐,能将“唐寅”念成“庚黄”;就连也不爱读书的贾琏,也管薛蟠叫“薛大傻子”;就连贾府中的婆子,都认为开当铺的薛家,是“天下老鸹一般黑”…… 有这样一门亲戚,已经够让贾府中无奈了;这门亲戚还长久地住在家中,说啥也不离开,则更让贾府中人头疼。 曹雪芹一向是一位比较含蓄的作者,他很少直白地表达自己的观念和对书中人物的评价,他总是通过某种隐喻,某种对比,让读者自己判断,自己体会其中的深意。同样都是贾府的亲戚,李婶娘在贾府中的小住和薛姨妈在贾家的长居,就是他对薛姨妈的莫大讽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