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止嗽散中有哪些治咳药? 止嗽散是清代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中治疗外感咳嗽的有效方剂。 该方由荆芥、百部、白前、紫菀、甘草、桔梗、陈皮等组成。 临床运用,可依据咳嗽久暂,流涎色泽、质地、多寡,来区别风寒与风热而随证加减。 祖国医学对咳与嗽是有区别的,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有声有痰者始谓之咳嗽。 证诸程氏止嗽散而言,显然是为咳而痰多者而设。 中药治咳者甚多,而程氏在止嗽散中唯独选用百部、白前、紫菀这三味,何也? 从这三味药的性味功能来看: 百部甘苦微寒,入肺经,具有止咳杀虫作用,为治咳要药,不论新久咳嗽,热咳寒嗽都有良效,尤以久咳为良。 白前辛甘微温,入肺经,善于降气祛痰,对痰阻气管、咳嗽气急者最宜。 由于本品祛痰作用强,对胃有刺激性,容易引起泛呕,凡体虚伴有胃气不降者,用量宜酌减。 紫菀辛苦性温,功能治咳祛痰,其气温而不热,质润而不燥,故无论外感或内伤咳嗽,寒咳热咳皆可应用。 综观止嗽散所选用的三味药,白前、紫菀长于祛痰,百部长于治咳。 咳嗽多由痰起,止嗽散中祛痰剂占三分之二,同时配桔梗、甘草开上宣肺,以增强祛痰作用,佐以陈皮理气化痰,荆芥疏风解表,表邪透达,痰涎分泌就会减少。 因势利导,不强求止咳而咳自止,这是祖国医学的优点和特长。 从止嗽散选用治咳药的分析,来谈谈一般治咳药的运用。 川贝,性质凉润,适用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一般选用象贝。 枇杷叶清热苦降,性偏于寒,适用于风热燥火引起的咳嗽、呕呃。 款冬花与紫菀同功,但款冬止咳作用强于紫菀。 前胡功能降气祛痰,宣散风热,宜于风邪郁而化热,咳嗽痰多之症。 本品虽与白前同功,但白前专主降气祛痰,无宣透之功,外感咳嗽见有风温证候者,用前胡最宜。 此外,胖大海性味甘寒,入肺与大肠,能开肺气、清肺热、润肠通便,适用于肺热邪闭,音嘶咽痛,大便燥结等症。 佛耳草功能止咳化痰,能减少流涎之分泌,并具降压作用,如咳嗽伴血压高者用之最宜。 综观上述,常用治咳药虽多,但程氏止嗽散方独选百部等三味,制方简洁、药性平稳,既能宣肺理气,又能疏风祛痰,不但适用于外感咳嗽,又能适用于久咳不愈,或内伤咳嗽兼有外感症状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