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坤大略》第七卷、据守必审形胜

 峨眉佛光 2019-08-17

《乾坤大略》第七卷、据守必审形胜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删除

原文:第七卷、据守必审形胜(尤言在战争中位置重要、地势险要的阵地或城池,这些地方一旦据守,即可形成绝对优势、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能取非难,取而能守之为难;汛(军队驻防之地)守非难,守而能得其要(紧要、要害)之为难。①昔项羽委敖仓而不守,弃关中而不居,而卒使汉资之以收天下,此最彰明较著者也。他(其他)如②陈豨(xī)之不知据邯郸而阻漳水,③董卓之不知依旧京而守洛阳,自古及今,坐此患者(犯下此等错误的人),不可胜数。④而独南宋君臣守江失策,尤为可笑。试取当日诸巨公奏议观之,了然矣。

项羽委敖仓而不守,弃关中而不居: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四月,乘项羽攻打齐国

田荣之机,刘邦率领56万诸侯联军以项羽杀义帝楚怀王、要为楚怀王报仇为由,向霸王都城彭城进击。并很快占领彭都,项羽一边留下诸将攻打齐国,一边自率3万精骑回救彭城。击散汉军,斩杀汉军十多万人,刘邦仅带十余骑兵突围出逃,其父亲妻子皆被项王所俘,56万诸侯联军几乎全军覆没。

五月,刘邦收拾残部,退至荥阳。荥阳西面的成皋,古称虎牢。北临河水(黄河),南傍嵩山。城东,汜(sì)水由嵩山间向北流入河水,历来是屏障洛阳,拱卫关中安全的军事重镇。其时,萧何调发关中老弱及未成年者从军,汉军军势复振。将楚军成功地遏阻于荥阳以东地区,暂时稳定了战局。

自五月起,汉、楚两军为争夺该地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交战初,高祖按照张良制定的谋略,实施正面坚持、敌后袭扰和翼侧牵制的作战部署,逼反鲸布,南制项羽;遣韩信破魏、代,保障翼侧;联络彭越游击,袭扰项羽后方,离间范曾,去项王大脑,从而有力地牵制了项羽的进攻。同时高祖让萧何治理关中、巴蜀,巩固后方战略基地,转运粮食兵员,支援前线作战。

公元前204年春,项羽调动楚军主力进攻荥阳、成皋,并多次派兵切断汉军的粮道,使高祖大军补给困难,五月,项羽大军进逼荥阳,汉高祖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情势危急。

此时高祖采纳张良的缓兵之计,派出使臣向项羽求和,表示愿以荥阳为界,以西属汉,以东归楚。项羽拒绝。高祖无奈,只得采纳将军纪信的计策,由纪信假扮作汉高祖,以高祖仪仗驱车簇拥出荥阳东门,诈言城中食尽,汉王出降,蒙骗项羽,而自己则从荥阳西门逃奔成皋。项羽发现自己上当后烧死纪信,率兵追击汉高祖,攻下成皋。

后高祖采纳郦(lì)食(yi)其(ji)建议,率军经武关出宛(今河南南阳)、叶(今河南叶县)之间,与英布配合展开攻势;与此同时,韩信也率部由赵地南下,直抵黄河北岸,与高祖及荥阳汉军互相策应。汉军的行动果然调动了项羽的南下。这时汉高祖却又转攻为守,避免同楚军进行决战,而让彭越加强对楚后方的袭击,彭越展开游击战,迅速攻占了要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直接威胁彭城。项羽首尾不能兼顾,被迫回救彭越,汉高祖乘机收复成皋。

六月,项羽击退彭越,又挥师西进,并顺利攻占荥阳,再夺成皋。汉高祖仓猝渡河,逃到小修武(今河南获嘉东),高祖乘韩信还没起床时,夺了韩信兵权,征调韩信的大部队,以支撑危局。高祖命汉军一部拒守于巩(今河南巩县西南),一部屯驻小修武,深沟高垒,不与楚军交锋。同时派韩信组建新军东向击齐,继续开辟北方战场。 又命刘贾率领2万人马从白马津(今河南滑县北,旧黄河渡口)渡河,深入楚地,协助彭越,扰乱楚军后方,截断楚军粮道。彭越得到刘贾支援,很快攻占了睢(suī)阳(今河南商丘南)、外黄(今河南杞县东北)等17座城池。彭越、韩信的军事行动,给项羽侧背造成严重的威胁,迫使项羽在九月间停止正面战场攻势,回师攻打彭越。回师前令曹咎坚守成皋,不得出战。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十月,高祖欲放弃攻打成皋,退守巩、洛一带抵抗楚军,谋士郦食其建议说:“臣闻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夫敖仓,天下转输久矣,臣闻其下乃有藏粟甚多。楚人拔荥阳,不坚守敖仓,乃引而东,令适卒分守成皋,此乃天所以资汉也。方今楚易取而汉反却,自夺其便,臣窃以为过矣!且两雄不俱立,楚、汉久相持不决,海内摇荡,农夫释耒(lěi)(犁耙),工女下机,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太行之道,距蜚狐(太行八大出口之一)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

高祖采纳郦生建议,乘项羽东去之机进攻成皋。守将曹咎开始还遵照项羽的告诫,坚守不出,但是经不起汉军连日的辱骂和挑战,一怒之下,率军出击。高祖以半渡击之的战法,大破曹咎于汜水之上,曹咎兵败自杀,汉军乘机再夺成皋,并乘胜推进到广武(今荥阳东北)一线,收敖仓积粟以充军用,并在荥阳以东包围了楚将钟离昧部。

项羽听到成皋失守,大惊,急忙由睢(suī)阳带领主力返回,与汉军对峙于广武,欲与汉高祖决一雌雄。可是汉军依据险要地形,坚守不战。双方对峙数月,项羽无计可施。这时适逢韩信攻占临淄,齐地战事吃紧,项羽不得已只好派龙且带兵20万前往救齐,十一月,韩信在潍(wéi)水全歼了龙且的部队,平定齐国。几个月后,楚军粮草困乏,进退失据,完全陷入被动。 这时,汉军韩信部破魏、赵、降燕、平定三齐,占领了楚的东方、北方大部地区,完成了对楚的战略包围。彭越的游军则不断扰乱楚军后方,攻占了昌邑(今山东金乡西)等20多座城池,并多次截断楚军的补给线。鲸布在淮南一线侵扰。项羽腹背受敌,大势尽去,被迫与高祖议和,以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为界,中分天下,尔后引兵东归。放弃成皋、关中。为刘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为自己的失败埋下祸根。

②陈豨之不知据邯郸而阻漳水:汉高祖十年(前197年)九月,陈豨与王黄等人叛汉,自立为代王,劫掠了赵、代两地。

刘邦亲率大军前往平叛,刘邦到达邯郸后高兴地说:“豨不南据漳水,北守邯郸,知其无能为也。”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冬天,汉军在曲逆城斩杀了陈豨的大将侯敞、王黄,在聊城大败陈豨大将张春,斩首一万余人。太尉周勃进军平定了太原和代郡。十二月,汉高祖亲自率军攻打东垣,不久东垣投降。改东垣为真定。王黄、曼丘臣被活捉,陈豨的军队彻底溃败。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冬天,樊哙在灵丘将陈豨斩首。

3.卓之不知依旧京而守洛阳:董卓借何进召进洛阳讨伐十常侍,率西凉精锐,离开陇

西、河东一带根据地进京。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一月,袁术、韩馥、孔伷(zhòu)、刘岱、王匡、袁绍、张邈、桥瑁、袁遗、鲍信、曹操、孙坚各路关东豪杰同时发兵,各统领数万人马,推举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

长沙破虏建军孙坚斩华雄,败胡轸、吕布。董卓遣李傕(jué)向孙坚求和,孙坚拒绝不受,进军大谷(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大谷口),距洛阳九十里。董卓亲自出兵和孙坚在众皇陵地带交战,董卓败走,退兵驻守渑(miǎn)池(chí)(今河南渑池县),在陕地集结兵马。孙坚进攻洛阳宣阳城门,再攻打吕布,吕布败逃。孙坚于是命人打扫皇室宗庙,填补被董卓挖开的汉皇陵及富豪陵墓,同时分兵出函谷关,到新安、黾池之间,以截断董卓后路。董卓对长史刘艾说:“关东诸将战败几次了,干不出什么名堂了。只有孙坚这小子愣头愣脑的,各位将军要小心。”于是派董越驻黾池,段煨驻华阴,牛辅驻安邑,其余将、校分布在各县,以抵御关东联军。

孙坚取得一连串的胜利,胡轸、吕布、甚至董卓亲自出马都被孙坚打败,董卓军士气遭受重创,董卓兵力不足,补给难续,杀洛阳世家豪族及百姓、洛阳洗劫一空,并将整个洛阳城烧成废墟。挟持少帝迁都长安。

《乾坤大略》第七卷、据守必审形胜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删除

④而独南宋君臣守江失策: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也是南宋建炎元年),金攻下开封,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所俘,北宋灭亡。公元1127年,金国从东京撤军,五月初一(1127年6月12日),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建立南宋。

1128年,金国又继续大举南侵。赵构迁都临安。

1142年1月27日,赵构。秦桧于风波亭杀害岳飞。

1161年 宋绍兴三十一年 金海陵王完颜亮伐宋,虞允文采石大捷,完颜亮被部下所杀;耿京抗金起义魏胜抗金起义杜奎起义王九郎起义陈俊起义宋、金陕西之战王有直起义。

1163年 宋孝宗隆兴元年 宋进行隆兴北伐,金、宋宿州符离之战 宋军大败;

1164年 宋隆兴二年 金军渡淮攻宋, 金、宋淮阴之战 , 隆兴和议;

1181年 宋淳熙八年 张百祥起事沈师起事

1206年 宋开禧二年 韩(hán)侂(tuō)胄(zhòu)开禧北伐,失败被杀,函首金国雅州蛮攻扰宋边境

1208年 嘉定和议

1211年 宋嘉定四年 成吉思汗攻金西京、中都之战马湖蛮反宋

1217年 宋嘉定十年 金攻宋襄阳、枣阳之战大散关之战

1232年 宋绍定五年 蒙攻金汴京之战徐州王佑反金

1234年 宋理宗端平元年 端平更化,宋蒙联军灭金,蒙古反攻南宋,宋蒙战争爆发陈三枪起义宋建阳民起事

1235年 宋端平二年 蒙、宋郢(yǐng)州之战蒙、宋沔(miǎn)州之战

1240年(宋理宗嘉熙四年),蒙、宋合州之战打响,蒙、宋在此相持36年。

1242年 宋淳祐二年 蒙、宋两淮之战

1243年 宋淳祐三年 余玠蜀地防御战蒙古破宋叙州、资州蒙古攻宋寿春

1252年 宋淳祐十二年 宋玉山饥民起事忽必烈攻云南蒙、宋嘉定之战

1257年 宋宝祐五年 蒙古攻宋襄阳之战蒙古攻安南

1259年 理宗开庆元年 蒙、宋合州钓鱼山之战,蒙古大汗蒙哥战死,蒙古攻宋鄂州之战蒙古攻宋潭州之战

1260年 宋景定元年 贾似道开始专权,蒙古攻扰淮安

1263年 宋景定四年 蒙、宋重庆合川之战

1265年 宋度宗咸淳元年 蒙、宋合川钓鱼山之战蒙、宋潼川之战

1267年 宋咸淳三年 蒙、宋襄阳、樊城之战

1275年 宋恭帝德祐元年 宋度宗死,宋恭宗立,谢太后临朝,宋廷杀贾似道宋、元嘉定之战宋、元重庆之战宋、元丁家洲之战宋、元扬州之战宋、元真州之战宋、元焦山之战宋李大成抗元之战元军三道攻临安之战宋、元潭州之战宋、元马坪之战

1276年 元军兵临临安,宋恭宗、谢太后出降 元军追击益、广二王之战宋、元静江之战熊飞抗元起义南安抗元起义宋、元团湖坪之战刘霖、先坤明抗元起义1277年 宋景炎二年 文天祥反攻江西之战张兴德、傅高抗元起义

1279宋祥兴二年正月,合川失守,蒙宋合川之战结束。 三月十九日,宋元厓山海战,宋败,陆秀夫背幼主和十万军民投海而死,宋亡。

从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南宋朝廷存续152年,我们只选择了一小部分部分删减的编年大事件,纵观南宋152年历史,外有金、蒙、元侵袭,内有起义、兵变、政变困扰,战祸年年,败多胜少、奸臣弄权、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宋史,看看南宋君臣是如何在战争中不知“形胜”机要,进退失据的。当然,宋蒙合川钓鱼山的36年攻伐对抗,就是理解“形胜”最好的战例。所以《乾坤大略》作者王余佑先生在谈到南宋君臣守江失策时,觉得“尤为可笑”。

《乾坤大略》第七卷、据守必审形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