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0到90亿美元,一个旷世巨骗是如何炼成的

 悠然100 2019-08-17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希克波拉底誓言

一、崩溃:一个90亿美元的骗局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神圣的职业之一,医生这个职业承担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责任,所以医学一向以严谨著称,但在美国,有一个名为伊丽莎白·霍姆斯的人,她没有学过医,却创办了一个以血液检测为主营业务的独角兽公司。

这个公司的名字就叫希拉洛斯。

它的创办者伊丽莎白·霍姆斯不仅荣登《时代》周刊100名最有影响的人物之列,她甚至还上了《公司》杂志的封面,2015年,伊丽莎白·霍姆斯被《纽约时报》评为“改变世界的5位有远见的科技企业家”之一。

t01542721f3423eccdd.jpg?size=500x734

早在希拉洛斯成立之初,伊丽莎白就宣称希拉洛斯的爱迪生即时诊断设备能够基于一滴小小的针刺血液就可以进行多达70种不同的血液检测,并且每项检测都提交到PDA进行核准。

在此之前,以微型血液为样本基础进行的血液检测已经被全世界的科学家们攻克了二十多年,却依然没有任何进展,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同种类的血液检测需要不同的检测方式,而微型血液样本通常不会有足够的血液来做各种不同的血液分析。

再加上血液样本向芯片的转移过程中的损失几乎无法避免,样本大,损失一点没关系,但样本小,这就成了一个难题。

所以,爱迪生即时诊断设备一经面世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更让人们感到惊讶的是,希拉洛斯公司的董事会成员竟然有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前国防部长威廉·佩里,前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山姆·纳恩,以及前海军上将盖里·罗海德。

这些出现在董事会名单上的前政府高官无疑抬高了希拉洛斯的声望,人们甚至认为爱迪生即时诊断设备将有可能与国防部合作,2014年,希拉洛斯的估值达到了惊人的90亿美元,它的创办人霍姆斯的净财富也达到了50亿,跻身全美四百大富豪榜。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2015年,《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记者,曾经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的约翰·卡雷鲁因舒尔茨的一份爆料开始调查希拉洛斯。

经过认真的调查,结果是令人崩溃的。

t01d0e597309e433cef.jpg?size=640x360

伊丽莎白·霍姆斯

希拉洛斯号称能用一滴血检测就能进行几十种检测的说法完全是谎言,爱迪生即时诊断设备只能检测一些免疫测试,比如维生素D的检测等,但需要利用其他血液检测技术的项目比如胆固醇或血糖的测定等爱迪生就完全无能为力了。

不仅如此,就这一项免疫测定爱迪生设备的检测结果都与标准结果有着极大的误差,因为血液检测前需要对血液进行一定程度的稀释,希拉洛斯的血液样本非常小,所以需更多的稀释,其检测结果往往比真实结果低很多,这种极其不严谨的检测用在治疗上往往是致命的。

为了掩饰误差,爱迪生即时诊断设备的绝大部分测试都是使用由其他公司买来的传统仪器进行的。

约翰·卡雷鲁孜孜不倦的调查引起了巨大的反应,2015年10月16日,约翰·卡雷鲁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揭露希拉洛斯骗局的文章《大热创业公司希拉洛斯挣扎于其血液检测技术》的文章,顿时引爆硅谷。

当“纸牌屋”开始摇晃之时,更多的调查接踵而来,2018年9月,官方正式宣布,希拉洛斯停止运营。

一个90亿的骗局终于溃败。

t01e57bd128733937be.jpg?size=640x359

伊丽莎白·霍姆斯

二、伊丽莎白·霍姆斯是谁

每一个人在童年时期都会被问到一个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

伊丽莎白·霍姆斯也不例外,在她9岁的时候,也有人问她你的梦想是什么?

那时候的伊丽莎白斩钉截铁的说:

“我要做一个亿万富翁,总统将会娶我,因为我会拥有10亿美元。”斩钉截铁的眼神绝对不是在开玩笑。

伊丽莎白·霍姆斯的经商天赋或许来源于家族遗传。

伊丽莎白父亲曾在美国国务院担任过职务,但让伊丽莎白感到自豪的还是创建了辛辛那提总医院和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的高曾祖父,伊丽莎白的母亲在国会山担任助理,她的出生同样不凡,他的父亲毕业于西点军校,是五角大楼的高阶官员。

家族的荣耀对伊丽莎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她在接受《纽约客》杂志采访的时候这样说道:“伴随我成长的,有那些关于伟大的故事,也有另外一些故事,故事中的人们不想把自己的生命用在明确的目标上,于是还有当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后发生的故事——对性格和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伊丽莎白在很小的时候对自己的生活就有着极为明确的目标,她对功课十分认真,是一名全A的优等生。

t013aedc3de9cabe1e2.jpg?size=640x425

美国斯坦福大学

2002年,伊丽莎白高中毕业,不负众望的考上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并获得了总统奖学金。

伊丽莎白是有选择的进入斯坦福大学的,因为早在中学的时候,伊丽莎白就受负责人道主义行动的父亲的影响,认为想要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仅仅有钱还不够,还必须取得能够促进更重大的“良善”的成就。

生物科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化学工程则提供了通往生物科技行业最自然的途径。

2003年暑假,伊丽莎白在新加坡基因组研究院实习,恰逢那年非典爆发,伊丽莎白整个暑假都在检测病患样本,这种古老的用鼻腔拭子取样的方式令伊丽莎白感到厌烦的同时突然令她产生了一个灵感:发明一种更好的新的快速检测技术。

说干就干,仅仅用了五天时间,伊丽莎白就写出了专利申请:一种手臂绑布,可以同时诊断医疗状态并给出治疗的新的检测技术。

要将这项技术变成现实,仅靠她一个人显然是不够的。

t01b2d1fb67927aaca3.jpg?size=640x427

当时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的院长是钱宁·罗伯森特。作为院长,钱宁·罗伯森特在学术界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伊丽莎白当然明白这一点,所以早在入学开始,她就发挥了自己超乎寻常的社交天分,想尽一切办与院长搞好关系,她不仅选修了钱宁的化学工程导论课,参加了由他讲授的关于受控药物输送设备的研讨班,甚至还说服了钱宁允许她在他的实验室里帮忙。

伊丽莎白的努力没有白费,暑假结束后一回到校园,她就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专利展示给了钱宁,让人想不到的是,一个业界翘楚,居然被伊丽莎白这个纸上的梦想打动了,他鼓励伊丽莎白走出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她拥有某种能力,拿来科学、工程学、科技的各种碎片,将它们综合在一起,所用的方式是我以前从未想到过的。”

事实上,钱宁·罗伯森特对伊丽莎白的帮助还远不止这一句鼓励,在从斯坦福大学退休后,钱宁·罗伯森特还加入了希拉洛斯,成了董事会的一名顾问。

2003年秋季,伊丽莎白·霍姆斯从斯坦福大学休学,创办了一家公司——希拉洛斯,意为治疗和诊断。

三、一个旷世谎言是如何炼成的

  • 十分擅长描述愿景

2004年,希拉洛斯正式创办的时候,伊丽莎白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获取融资。

伊丽莎白的融资,其实跟空手套白狼差不多,当然空手套白狼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仅需要绝佳的口才,极强的逻辑性,还要具有相当的表演功底,该严肃的时候就严肃,该动情的时候就动情。

伊丽莎白首先想到的是她的童年伙伴杰西·雷帕铂的父亲蒂姆·雷帕铂和她父亲的朋友,著名的公司重组专家维克多·帕尔梅耶里。

能获得两份重量级的投资当然不能仅凭关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伊丽莎白生气勃勃的精力和极富有感染力的描述。

除了融资,伊丽莎白的说服力还体现在吸引人才上。

t0149703d99ed1e094a.jpg?size=600x400

伊丽莎白·霍姆斯

希拉洛斯最早的高级雇员之一爱德蒙·顾在加入希拉洛斯之前是硅谷有名的工程师,在后来的采访中,爱德蒙承认他是被伊丽莎白的那番极富有感染力的愿景给迷住了。

在伊丽莎白描绘的世界中,希拉洛斯的血液检测技术可以让个人的用药随时得到调整,不仅如此,伊丽莎白还引入数据,让爱德蒙相信希拉洛斯所从事的是一项挽救生命的“良善”事业。

伊丽莎白演讲水平之高哪怕在她受到刑事调查的情况下,也依旧能够精彩地演示她的PPT,熟练地运用工程术语和实验室术语,没有一次磕碰或忘记思路,这种奇特的能够扭曲真实的气场,竟然让人们暂时忘记了怀疑。

  • 隐身模式

希拉洛斯对公司资料保密的严格是远近闻名的。只要伊丽莎白怀疑某位员工,就会立刻以各种理由辞退。

对于担忧公司的信息外泄,伊丽莎白常常紧张到过分夸张的程度,她不仅要求所有员工签署保密协议,就连任何进入希拉洛斯办公室的人或者业务往来的人也都要签。

伊丽莎白还聘用了一名计算机专家,部署了专门的安全手段让每个人都处于被监控室之下,公司的员工甚至不能擅自在公司的电脑上使用移动硬盘。

2007年,伊丽莎白招募了一位曾经参与iPhone设计的苹果公司的产品经理安娜·阿里奥拉加入希拉洛斯担任首席设计建构师。

t0162a2121d32cc03ce.jpg?size=600x500

伊丽莎白对安娜提出的第一点要求就是爱迪生系统的外观一定不能是透明的。

作为首席设计架构师,安娜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设计爱迪生即时诊断设备的整体外观,但设计外观并不是我们所想的只是在电脑里做个三维立体图,设计师还必须了解产品的性能、进度等一系列的因素,只有一直处于信息回路之中,才能恰如其分的做好分内的工作。

但希拉洛斯的保密性让安娜完全得不到关于技术的真实情况。

希拉洛斯从成立到崩溃用了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隐身模式”一直得到了很好地贯彻,一直到它崩溃的前几个月,美国临床化学协会主席戴维·科赫博士在接受采访时都无法对希拉洛斯的爱迪生即时检测设备发表任何言论:

“我无法对这项科技的优点发表评论,因为我真的无法确定,因为我完全没有看到、读到任何东西,也无法对它做出反应。”

  • 缺少多元化的董事会

虽然伊丽莎白对她的爱迪生即时检测设备极力保密,但也并不是就没有人怀疑,比如前文提到的安娜·阿里奥拉、爱德蒙·顾和希拉洛斯前首席科学家伊恩·吉本思等。

除了公司内部曾经的员工,公司外部也有一些人认清了问题,比如谷歌风投在考虑投资希拉洛斯的时候曾派了一个生命科学团队,希拉洛斯要求抽一管血而不是革命性的手指一戳的行为立即就引起了谷歌风投的怀疑。

在一个公司,董事会要对公司的日常运营起监督作用,所以,当外界了解了一些事实的时候,希拉洛斯的董事会又在做什么呢?

希拉洛斯之所以能够骗世人十几年没有揭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豪华的董事会——美国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亨利·基辛格、媒体大亨鲁伯特·默多克、甲骨文创始人拉力·艾里森等,这些极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商业大亨给伊丽莎白的美好愿景增加了不少的可信度。

但细看之下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些豪华到不能再豪华的董事会成员里居然没有一个人有专业的临床医学背景,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个豪华的董事会名单里,全部成员都出生于1953年之前,平均年龄为76岁。

所以,对于这样一个没有医药背景、平均年龄又如此之高的董事会根本没有办法有效监督公司的日常运作。

t0118e3beeeb7ac676c.jpg?size=500x333

四、如何避免崩溃的发生

那么,我们是否能够避免系统的崩溃呢?美国作家克里斯·克利尔菲尔德在他的新书《崩溃》中或许能给我一些提示。

克里斯·克利尔菲尔德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后长期从事衍生品交易,因亲眼目睹了雷曼兄弟银行倒闭而对避免灾难性错误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长期为《卫报》、《福布斯》和《哈佛肯尼迪学员书评》撰写如何避免崩溃的发生等相关文章。

在《崩溃》这本书里,克里斯针对如何避免希拉洛斯这样的骗局为我们提出了以下四种解决方案:

t017fe238836d9f03da.jpg?size=587x850

  • 将事情变得透明

在希拉洛斯崩溃之前,美国还有一个巨型公司因财务造假遭到了崩溃,这家公司就是著名的安然公司。

安然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商品和服务公司之一,曾经拥有21000名雇员,却出人意料的因连续爆出财务造假丑闻于2002年破产。

虽然安然公司是因财务造假而遭到崩溃,但细看之下这两家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黑箱”的设计。

安然公司是因为其扑朔迷离的按市值计价法让公司陷入黑箱,希拉洛斯则是凭借其严格保密的爱迪生即时检测设备而让公司陷入黑箱。

所以,透明的设计能降低复杂性,并给我们提供一条走出危险区的道路。

t01f3e11af5e1550027.jpg?size=400x282

美国安然公司前董事长

  • 事前检验

顾名思义,事前检验就是指通过想象一个事件已经发生而产生的后见之明,由研究人员加里·克莱因首创:

“如果一个项目进展欠佳,就会有一个汲取经验教训的会议,探讨哪里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项目失败了,就像医学上的验尸解剖。在一个项目开始之前,我们应该说‘让我现在看一看水晶球,这个项目将会失败,是一次惨败。现在,诸位同仁,花上两分钟,写下你们想到的所有可能造成项目失败的原因。’”

事前检验可以让人们想出这个项目为什么会失败,并提前想出解决的办法,从而避免崩溃的发生。

  • 面对问题,深入挖掘

事故专家查尔斯·培洛认为:

“我们无法把握我们现有的世界,因此我们构建了一个我们期待的世界,然后加工那些与期待的世界相符的信息,并找出理由排除那些可能与它抵触的信息。”

在希拉洛斯骗局中,大部分的人都被伊丽莎白充满感染力的愿景所迷惑,这些人陷入伊丽莎白的谎言中,对其他一切能揭开真相的小问题都选择了忽略。

这就提醒我们,在所有出现的问题都不能将其视为秘密而在建议箱中蒙尘,或人为的将其忽略掉,相反应该深入挖掘,找到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或共性问题。

t01d1760d7190d9248e.jpg?size=640x352

  • 相信陌生人的力量

陌生人的力量在于客观性。

关于陌生人,著名哲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曾经这样说过:

(这个陌生人)并没有从根本上与这个团体的某些特定成员与派别绑在一切……(而且)他没有与他们缠绕在一起的纽带,因此不会产生对资料的观点、理解和评价的偏见……他根据更为普遍、更为客观的标准评价它们;而且他的行为不受习俗、虔诚或者先例的限制。

当然并不是说圈外人就一定完美,但他们能让人们注意到经常被圈内人忽略掉的客观性。

比如早在希拉洛斯成立初期融资的时候就有团队对爱迪生即时设备产生了怀疑,并刨根究底的盘问,当时无法回答问题的伊丽莎白愤然离场,之后谷歌风投对希拉洛斯考察时同样发现了爱迪生设备的问题,但他们的客观性都没有得到重视。

  • 多元性市场

希拉洛斯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董事会成员的单一性。

对单一型市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埃文·阿普菲尔鲍姆曾这样说到:

在单一型市场中,如果其中一个人出了错,其他人更有可能照搬他的错误,他们过分相信彼此的决断,而在多元型市场中,错误扩散的可能性要小很多。

再回头看看希拉洛斯的豪华董事会吧,这些平均年龄76岁的前政界大亨和商界精英,看似很有说服力,但因为没有一个专业人士,所以在爱迪生即时设备上他们几乎提不出什么专业意见,加上单一型团队更容易彼此信任,所以董事会上本应出现的辩论自然也就不会出现,错误的决策也就更容易发生。

但如果在一个多元化的系统中,由于有专业人士和外行人士,人们会相互质疑,相互争论,在一个批判性环境中,人们做出错误决定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t013b6bd4e6e1af4644.jpg?size=500x484

自从希拉洛斯的神话破灭之后,伊丽莎白就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了,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一个在外行人眼里都无法自圆其说的骗局究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看不清真相?

有人说,这是因为希拉洛斯崛起的时候正值硅谷第二次泡沫期,也有人说是因为伊丽莎白实在是太善于欺骗人,但追其本质,骗术就是骗术,终于还是有被揭开的那一天,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停地反思错误,避免崩溃的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