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樟木头的岁月,记作家村王万兵先生

 隐E龙 2019-08-17

开春之后,天气的景色是越来越好,新的一年的打算也盘绕在我的头脑里,就是决定到中国作家第一村去拜访一些文学名家了。时间那要说到2017年,那个开了春的季节。我和所有追求文学梦想的人一样,视我的文学爱好当着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就是矢志不渝,抱着那样的心念,携提着我的行李,从家里出发,一气之下,我跑到了中国作家第一村,东莞市樟木头镇。到了作家村的办公楼,第一眼,我就见到了心念中的文化名人---王万兵先生。他当时正俯着身子拿着拖把,正卖劲地在拖地。因为当时宣传部领导,要在那里召开一个什么会议,所有的排位都排好。一种严肃而紧张的气氛,却使我这个对文化名人怀揣着敬慕之心的人。那一刻似乎忍俊不住我的喜悦之情,于是,我就欣喜万分地就和王万兵先生搭讪了起来,并还向他打听那里的名人谁谁谁。王万兵先生听我那样一说,他先和蔼地笑了笑。然后,他再停下他手里的拖把,他谦和地把我让到他的工作室,泡了茶接待了我。而陆续间,也在同一楼的另外几个,是我叫不来名的男女作家,他们也好奇样的拢了过来。他们简单了解了一下我的身份,就一脸冷漠,好像他们在很寒冷的天气里,吃了他们不该要吃的雪糕,而又急着要泻肚子样,脸上的神情极不好看。见着他们几个那副模样,当时我心里就好困惑,不明白让我崇拜,而那些有头有脸的文化名人,他们的心胸也是那样的狭窄。至少可以说,他们的人文道德有些沦丧,在我的影响中,他们几个完全称不上文化人的这个雅号。更配不上他们竟是让我尊敬的那作家的桂冠了,不掩讳地说,他们那副漠漠的神情,看去有些麻木。简直比我们完全没有,进过学校的庄稼汉都不如。当时,在我心里就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而且我火热的心也凉了半截,尔后,他们几个走了,都到了他们自己的工作室。这就是我第一次见到的,最高级别的文化人,那头銜都标着XX知名作家的人,他们的影响顿时就在我心里,就大打折扣了。好在王万兵先生他接待了我,泡了茶,聊了我文学创作方面的情况。他柔和亲切的话语,顿时也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

良心上说,我第一次到中国作家第一村去,王万兵先生给我的影响,我是深刻的。因为由于先前那几位,也是作家第一村的名作家的映衬,使我愈加觉得文化与文化人的差异。他们不仅仅是文化方面的,而是人文道德,和修养方面的。不管他们自认为他们的文学修养是多么高,但我竟凭他们人文首德方面失教,料想他们也很难写出更精美的,能打动人心的好作品来。他们看了不要不高兴,因为这一切都取决于,他们自己的人文和人性的修养而形成的。再以后,我在樟木头镇安顿了下来。王万兵先生他打来了电话,约我到他那里去喝茶,又一边和我聊文学创作。说实话,我是一个农民,而且还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农民。就仅仅是一点对文学的爱好,王万兵先生他能那样耕躬,这不能说是他的卑下,反而却证明着他的高尚与高大,证明他爱民的一种情怀。他一个文学名家,一个在文学领域洋洋洒洒的名作家,他能那样宽囿于人,那样的亲切和善。可见他宽阔的胸怀和爱民的情愫,真让人对他赞不绝口。因为这不仅仅是他体现在我面前,就是在日后的日子里,他对任何一个慕名而去的文学青年,他的心都如一盆炽热的旺火,在熏染着他们文学创作的激情。感染着下一代,传递文化和人文两方面的真情。对此,我要再对着王万兵先生说声,你是文学中最火热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