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俞胜利:《大宅门》打头,这些剧都创下了真实的收视奇迹

 司安民 2019-08-17

2019年8月17日刊 | 总第1871期

编者按

在国剧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优秀作品恒河沙数,杰出创作者层出不穷。

此时此刻,我们一方面要上下求索寻找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也要回首经典汲取丰富的历史养料。

总有一些常识颠扑不破。总有一些经验历久弥新。

一批卓有成就的编剧、导演、制片人、演员将陆续分享自己的独门心得和独到观察。

迈入深度调整期的影视剧行业,如今面临着“两头为难”的尴尬处境。舆论环境的不真实是其一,假数据、假流量、假口碑构成的假评判体系遮天蔽日。

“逆行倒逼”是其二,用心创制的良心剧作或苦于观众审美的逆差、或困于文本层次的深邃、或因为内容宣传的乏力,导致“叫好不卖座”,倒逼创作者刹车改道,迎合观众。

国剧四十年,几多辉煌,几多经典。从中找寻成功的创作之道,或可为今日路向之引导。在这条写满汗水和成绩的道路上,很多优秀的创作者镌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俞胜利,即是其中之一。

俞胜利

俞胜利是央视培养的制片人。从电视剧播出的角度来说,央视是“半壁江山”。自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国产新剧的播出平台主要有二:一是中央电视台,倾向于宏大叙事的作品;一是各地方的地面频道,倾向于商业性浓厚的作品。如今观众喜闻乐见的卫视频道,当初多以重播剧、二轮剧为主,主要承载新闻传导的功能。

彼时,央视所播电视剧的影响力,足以与所有地方台影响力的总和分庭抗礼。从内容价值来看,其当时播出的历史剧、革命剧,如黄钟大吕一般,取得了非比寻常的社会反响。

从剧目产出来看,央视有着自己的制作机构,最典型的莫过于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同时,央视也会派出自己的制片人与责任编导,与影视公司对接、洽淡,生产剧目。

俞胜利开始在央视影视部工作,后来又进入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任职。几十年的沐雨栉风,他和电视剧结下不解之缘。

由于自身在文学领域的特长,俞胜利早期以责任编导的身份负责项目的规划,后来随着经验的增长,又逐渐成长为负责整个项目的制片人。在俞胜利的参与和主导下,《大宅门》《天下粮仓》《大宋提刑官》《李小龙传奇》等经典之作相继诞生。

日前,影视独舌记者对话了制片人俞胜利。

《大宅门》是黄钟大吕

“没有俞胜利,就没有《大宅门》。”郭宝昌导演如是说。

《大宅门》是郭宝昌导演呕心之作,以中国百年老字号“百草厅”药铺的兴衰史为背景,以医药世家白府三代人的恩恩怨怨为叙事线索,展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这部戏被称为“划时代的经典之作”,不仅在于它有着陈宝国、斯琴高娃、刘佩琦、蒋雯丽等组成的明星阵容演绎了奇人侠骨和柔情,更在于它创下的收视率纪录,从2001年至今无剧能破。

《大宅门》播出15周年主创合影留念

俞胜利与《大宅门》的初遇,在1998年秋。导演郭宝昌拿着100集的剧本,正在全国各地寻找资金投拍《大宅门》。虽然如今看这部传世之作熠熠生辉,但当时《大宅门》的陌生题材与深邃内容,是投资方不能放心的存在。

郭宝昌谈遍了所有的影视公司,满是失望。央视,是他最后的一线希望。俞胜利当时尚是央视影视部的编辑,每天要看大量的剧本和电视台的完成片,接触到《大宅门》的剧本,乃是巧合。郭宝昌创作的完整的分镜头剧本,以非比寻常的魅力打动了俞胜利。

于是,他写了一份长达数千字的审读报告,力主投拍《大宅门》,这篇报告后来被选作小说《大宅门》的序言。随着报告的上交,经过与央视领导的几番讨论,投拍前40集的方案逐渐确定。这部戏由央视中视股份全资投拍,郭宝昌任编剧兼导演。

不过,开机之前,还有些事情要解决。其实,在央视版《大宅门》拍摄之前,这部戏便已在某影视公司的投资之下,拍摄过三集。后来对方中途撤资,才有了央视的《大宅门》。

剧本和导演定好,遴选演员就成为重头戏。陈宝国演白景琦是第一计划,因为他的戏路子“亦正亦邪”,白文氏选择斯琴高娃则在计划之外。白文氏作为剧中最重要的女性角色,俞胜利和郭宝昌考虑过诸多一线演员。但没想到的是,甫一建组,斯琴高娃就毛遂自荐,化妆前来争取角色。为了形象更契合角色,她提前减了十八斤体重,彻底征服了郭宝昌和俞胜利。

《大宅门》是“中国第一部高清电视剧”,这也和俞胜利脱不开关系。筹备之初,他询问央视分管设备的领导:国际上最好的摄像机是什么?得到的答案是日本索尼的新型摄像机。

“当时我对领导说,咱们这么棒的剧本,这么强大的制作班底和演员阵容,如果再使用最好的摄像机,那就如虎添翼!”后来,央视果真购买了两台索尼摄像机,《大宅门》也成为国内首部用索尼的高清设备拍摄的电视剧。

拍摄完成之后,俞胜利又催促着后期团队抓紧制作。他希望能赶在4月15日之前播出,赶上当年的“飞天奖”评选。要想在4月15日播出,就得在3月15日之前将所有的后期制作完成,留出一个月的时间交给审查部门看剧。

但包括郭宝昌导演在内的所有人看来,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毕竟,从2月这部戏拍摄完成,到4月15日评奖截止,只剩下45天的时间。俞胜利不认命,他把后期制作的团队聚在一起开了个会。

会上,剪辑、动效、音乐、合成四个部门都到齐了。俞胜利顶着“外行人”的帽子,向着四个部门的人员征求建议。面对各部门提出的问题,俞胜利想出“先拆解再拼组”的办法。即团队分成四组,十集一组分开剪辑,这样定能在30天内一举完成。

紧赶慢赶,当3月15日央视审片部门开始审片时,《大宅门》的后期合成只完成了前10集。机房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工作,但俞胜利仍然有几分担心,因为自20集之后审片部门看到的样片,没有音乐,只有对话和动效。乍一看,氛围干巴巴的、缺失了几许视听效果。

好在,《大宅门》的故事太抓人、太动情。即便在后期剪辑一集集的呈递之下,审片部门专家依然津津有味。“休息的时候,审片组的专家笪远怀老师竖着大拇指对我说,‘胜利呀,这个剧是个了不得的作品!’” 

找来赵季平创作音乐是俞胜利又一件欢喜的事。在与郭宝昌、赵季平聊天的过程中,俞胜利突发奇想:在《大宅门》片头,用国画的写意笔法,画上一个老北京的四合院,院门之前跪着一人,上书“导演郭宝昌”。

俞胜利概述思绪其因,含义有二。其一,《大宅门》是郭宝昌自己的家族史,“外扬家丑”总归是有几分愧疚感;其二,从这幅画中,我们又能看到一个艺术家对于艺术的虔诚之心。听完,赵季平拍案叫绝,主题曲的旋律随之在他脑海中闪过。

一播即火。《大宅门》不仅以最高17.74%、平均15.01%的收视率创下了新世纪以来的新高,更创下了单集274万的广告纪录。但相比收视率的荣耀光环,俞胜利更在意《大宅门》的文化内涵。“我在访问台湾时,一个老学者紧握我的手说,《大宅门》最能代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堪称黄钟大吕!”俞胜利兴奋地说道。

历史剧有“忧患”,商业剧要“高级”

《大宅门》之后,俞胜利又投入到《天下粮仓》的筹拍之中。

《天下粮仓》是央视子公司中视传媒全资投拍的,由吴子牛执导,王庆祥、王亚楠、杜雨露、聂远、李倩等人联袂主演。这部剧讲述了看似太平的清乾隆年间,因自然灾害而引发了一场围绕粮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这个故事来源于编剧高锋。在与俞胜利的闲聊之中,高锋给俞胜利讲了一个“筷子插粥”的故事,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天下粮仓》首集的故事——“筷子浮起、人头落地”,听完故事,俞胜利心潮澎湃。作家出身的他,对于好故事有着强烈的触动感。

编剧高锋是政治学专业出身,熟悉清代史,懂得讲故事。“这些事情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或许隐藏在史书的边角细缝中,但是从高锋的口里讲出来,就不再枯燥、不再无聊。” 

俞胜利和《天下粮田》编剧高锋

剧本“磨”成之后,导演的人选就成了首要问题。俞胜利考虑再三,决定在电影导演中找人。一方面,电影导演对于影像的要求更加严格、更加规范;另一方面,索尼的摄像机也得做到真正物尽其用。

执导过《晚钟》《国歌》等电影的“第五代导演”吴子牛进入了俞胜利的视野。当时,吴子牛手头有三个电影剧本可供选择,对于执导电视剧兴趣不大。俞胜利二话不说,将剧本递到他的手上,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有了吴子牛的加盟。《天下粮仓》的执导经历,也为吴子牛开启一扇全新的“创作之窗”,他从此成为影视两栖导演,而且是以剧为主了。

通过吴子牛的镜头,编剧高锋的笔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在那些充满历史感的镜头与影像之下,又潜藏着俞胜利希望注入历史剧的“忧患”意识。粮食,是国之本、民之根,是发展之基。“粮食与饥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深重的历史记忆。”而这份“忧患”意识,又被其传递到古装推理剧《大宋提刑官》之中。

《大宋提刑官》的故事是编剧钱林森告诉俞胜利的,在1997年他曾创作过一部名为《宋慈断狱》的20集电视剧。俞胜利希望钱林森能再创作一部关于这个“法医鼻祖”的剧本,《大宋提刑官》的项目就此开始。

俞胜利和《大宋提刑官》导演阚卫平

既然是讲“法医鼻祖”的推理故事,就不得不提及宋慈的《洗冤集录》。俞胜利希望故事中能加入宋慈的断案绝技,这三十六招神乎其神的断案绝技,满足了观众对于古装推理剧的“硬核”要求。“你现在可能看来比较简单,但当时给人的感觉足以用震撼来形容。” 

《大宋提刑官》是一部弥散着“历史正剧”味道的古装推理剧。虽然宋慈断案的故事来自于钱林森、廉声两位编剧的虚构,但从刁光斗、薛庭松、吴淼水这些鲜活生动的人物身上,皆可见俞胜利追求的那股官场的“堵塞感”与真实感。

“我认为人们对当代题材的认知深度,感性大于理性,我们亲身经历的人和事随着时间、语境的变化,有可能会变成另一种形状。所以我偏重那些经过历史岁月反复淘洗、沉淀、多维度审视后的沉甸甸的人和事,我认为这才更厚重,价值更高。”

这两部历史戏同样一播即火。前者以平均收视率10.47%的优异成绩成为2002年的收视冠军;后者最高收视率10.14%、平均收视率6.47%,创下一部电视剧连续四周超过新闻联播的纪录。

《李小龙传奇》是商业剧,是俞胜利商业思维的展现。《李小龙传奇》的创作思绪起于2006年,这部戏实则是奥运背景下的“中国名片”。之所以选择武术,原因有二:一是武术是国粹之一,二是动作类型有着恒定的受众群体。

“我想拍个商业剧,又不仅仅拍个商业剧。我想拍得‘高级’。”在《李小龙传奇》里,俞胜利注入了许多自己对于武术、对于哲学、对于截拳道甚至对于李小龙本人的理解。在剧集中,李小龙不再是那个无敌的“神”,反倒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喜有怒的人。

其实,李小龙的故事不好拍。取得观众的认可是一回事,取得李小龙家人的认可是又一回事。近日昆汀新作《好莱坞往事》遭到李小龙女儿李香凝的斥责,也正是因为她觉得故事中李小龙形象的不真实。俞胜利不止希望满足国内的观众,他更希望让这个形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找来陈国坤饰演李小龙是第一步,取得李香凝的认可是第二步。能从李香凝的手中拿到授权不是易事,国内多位知名导演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为了获得授权,俞胜利和李香凝通了七十余封电子邮件;而为了敲定细节,他又亲自飞往美国。下了“水磨工夫”,终于功成。

从商业角度来说,《李小龙传奇》无疑是成功的。在2008年央视收视率不高的情况下,这部剧的平均收视率生生达到11.25%。不仅如此,在央视播出之前,海外的十几个国家已经购买了《李小龙传奇》的版权,央视凭藉着这部剧赚得盆满钵满,陈国坤也随之身价倍增。

好的作品需要时间的筛选

“好的作品不仅要取得观众的认可,更要经得起时间的筛选。”俞胜利认为,如今的电视剧市场,不缺观众,缺的是好剧。“业内有一种论调,电视剧收视率低是因为现在新媒体等造成的观众流失。”但在俞胜利看来并非如此。“我认为中国电视剧观众并未流失,三十五至八十五岁的观众仍然是主要群体,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参与影视剧创作多年,俞胜利对央视收视率有数次“挽狂澜于既倒”的做为。从《大宅门》到《天下粮仓》,从《大宋提刑官》到《李小龙传奇》,俞胜利的名字一直与“高收视”挂钩。而他制作的《穆桂英挂帅》是在地方台重播率最高的剧目之一。要强的他不在意如今关于行业的论调有多冷、多寒,只想做出一部部能经得起时间筛选的好剧。

“我要说明的是,电视台的电视剧观众人数基本没变,收视率下降是剧的问题。要是有品质特别突出的剧,观众仍然能回来。”

在俞胜利看来,网络剧的观众和电视剧的观众是两个群体,前者以年轻观众居多。绝大多数年轻观众没有看电视的习惯,他们左右不了绝大多数电视台,更左右不了央视电视剧收视率的高低。

精品剧太少的原因,他认为起码有三:其一,剧本创作时间太短。精品剧,没有一部是写了几个月就成功的。

其二,拍摄、后制时间不足。资本逐利,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的利润。从编剧开始,到选导演和制作团队,都加快了节奏,于是粗制滥造的电视剧就充满了荧屏。

其三,许多电视台的购片理念误导投资制作方。不少选片人没有能力看出选题和剧本的优劣,也无创新意识和专业才华,只知道一味跟风购剧,哪一种类型剧播火了,他们就让投资制作方拍哪类剧,故此好剧更难出。

“一部当年播出反响前几名的电视剧,明年、后年就有可能被人超过。如果经过十年、二十年后的筛选,你仍然能排在成千上万部电视剧的前几名,才说明你的恒久价值。”毫无疑问,《大宅门》就是这样的作品。

【文/冯壹】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