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点||美国堪萨斯大学教授赵勇: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老工匠心随天地 2019-08-17

本文来源:解放周末

转自:美国史教学与研究

不久前,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在深圳举行。会上,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杰出教授赵勇发表了主旨演讲。

观点||美国堪萨斯大学教授赵勇: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一味追求分数的教育走到了尽头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回归教育的本质,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就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让儿童得到全面发展。然而在当下,回归教育的本质是很多有识之士的理想和追求,却很难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广泛响应。

为什么人们仍然普遍追求考试分数?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在中国人看来,教育就是改变命运的手段,我们必须考高分、进名校,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最近我读了有关衡水一中、毛坦厂中学的很多文章,深有感触,很多人认为只有考了好分数才能够进好大学,只有进了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从而“学而优则仕”,这就是我们认定的路子。要回归教育本质的理想,正是因为忽略了教育的功利性而难以被大众接受。

观点||美国堪萨斯大学教授赵勇: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来思考问题。有这样一个著名的营销案例:有人到一家商店里买钉子,店里没有钉子,营业员就问他要钉子干吗,他说要钉在墙上。营业员又问钉子钉在墙上干吗,他说要装几个钩子挂杂物。其实,他最终的目的不是买钉子,而是要把屋子整理干净,于是营业员推荐了更合适的商品给他。

教育也是一样,我们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让孩子吃苦受累考个好分数,而是想让孩子过幸福的人生。考试分数只不过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而这个手段之所以被大家所接受,是因为在过去,它被证明是有效的、唯一的改变命运的途径。

但未来并非如此。社会的巨大变化,使得理想的、更人性化的教育会被大众所接受。追求分数的教育走到了尽头,已经不能解决现实的功利性问题,已经不是通向未来幸福的必由之路了。

未来教育需要培养哪些能力和素养

如今,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人工智能一旦和教育相结合,未来教育会是什么样?

哈佛大学有两位经济学家出了一本书叫《教育与技术的赛跑》,其核心观点认为,技术的发展永远超越教育,而教育在技术发展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应该是重新定义什么叫作有价值的能力。

观点||美国堪萨斯大学教授赵勇: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生活在石器时代,高考会考什么科目呢?应该是找石头、搬石头、砸石头。那个时候玩石头是正道,玩铜器肯定是非主流的。而人类一旦进入青铜器时代,搬石头、找石头的能力立刻变得毫无价值。所以说,能力和素养的价值其实是随着时代变迁、技术发展而不断变革的。

西方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之后,开始了人才的演变,农业人口锐减到3%左右,工业人口剧增。而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电气化革命、自动化革命的到来,时代开始呼唤创新型和服务型的人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后,随着机器能力的强大,我们对人才的定义又会演变成什么样?

前段时间,中国有机器人参加了数学高考,超过平均分完全没有问题。还有谷歌、科大讯飞的翻译机器,英汉翻译水平超过大多数高中毕业生。那么,孩子们埋头学这些还有什么意义?我们不得不思考,未来我们如何培养学生有价值的能力。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往往把一个学校看成一座花园,老师是花园里的园丁,他可以决定谁是花、谁是杂草,谁可以进这个花园、谁不可以进……实际上这就定了一个标准,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当我们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判断所有人时,绝大部分人成才的可能性就慢慢消失了。实际上,从智力、兴趣、动机、家庭背景等维度来判断,人是非常多元化的,但只要按照某一个标准来判断,任何人之间肯定会有差异,如果非要定个高低,那么差异就变成了差距

观点||美国堪萨斯大学教授赵勇: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然而,我们再回头想想,为什么非要把人变成同样标准的呢?在传统时代,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整齐划一的人才,但是这种工作已经被机器取代了。未来的工作环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同一种工作不会雇太多人,但是会出现很多种新的工作。也许,传统社会认为没用的人,现在正在或者已经变得有用。

有句话叫“天生我材必有用”,在人工智能时代,会有很多的创新岗位出现,任何人都可能会变得有用,就像孙中山先生所说的“人尽其才”。所以,我们不必逼着那些不愿意学数学的孩子去学数学,而要让他们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人。

智能时代,人最大的本色是不变成机器

今天我们在这里谈改革,目的是为了改变学生,但我们经常忘记,学生自己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学生自己是有追求的,他是一个“人”的存在。我觉得我们老师和家长有时候太自负了——“我们都是为你好”,而其实,每个人都具备改变自己的潜能。

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你必须学会阅读,你必须具备自学能力,必须学会这个,必须学会那个。我们总是假定,在未来社会中,会有这么一些能力和知识在任何时候都能派上用场;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每个人都是有差异的,并没有一些能力和知识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教育应该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让每个人充分发挥他的个体独特性。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自己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我们让每个孩子独特了吗?

观点||美国堪萨斯大学教授赵勇: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除此之外,在未来教育中,我觉得还有一个需要提升的素质是创业精神。在未来,很多工作不是为孩子们准备好的,而是要孩子们自己去创造工作机会,从就业人才变成创业人才。我在迪士尼少儿节目当教育顾问的过程中发现,迪士尼公主的形象在近80年间发生了很大变化:白雪公主一开始是就业型人才,等着别人去救她;灰姑娘也是“我啥也不用干”,等着别人来找我,给我一个平台。后来出现的花木兰角色,则是一个创业型人才。最近还有一个新的公主形象,一出来就是拯救国家。所以,我们应该让家长有这样的意识:想让孩子在人工智能时代过幸福的生活,一是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能力,二是必须有创业的精神。

现在国外很多公司已经改变了选拔人才的方式,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文凭不解决问题,教育经验也不解决问题,他们只在乎你能干什么。人工智能时代,人最大的本色是不变成机器,最大的能力是人能继续成为人,而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