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绿标收听【曾国藩】 主讲:国文 一个人的天分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人品。【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好人品,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是一个人最高的学历。 一个人不管他天资多高、能力多强,倘若他人品卑劣,做事还喜欢算计别人,就算他再努力也是枉然。 人品一个人最好的通行证 清朝有个金安清才高八斗,理财能力极强,但“心术不正”,总想谋个一官半职,达到自己敛财升官的目的。 据传金安清7次曾求见曾国藩,曾国藩七次拒而未见。 但后来,曾国藩还是见了他,并且对比自己小的金安清极为尊重。有人好奇,便问其原因,曾国藩说:“此等人如鬼神,敬而远之可也”。 在此之前,金安清到处示好。许多人也收了他的好处,在皇帝面前说好话,咸丰帝好话听多了,想给他安排个职位,谨慎起见,问了下文祥,此人怎样? 文祥回,心术不端。皇上听了震怒,心术不端,如何做官!遣返原籍,交由当地官员严加管教。 金安清仍不死心,当时林则徐正遭被贬,他施援手,想攀上林则徐,但林则徐并未接受,只领了他的情。 林则徐后被重新起用,招金安清做幕僚,但不久便发现此人心术不正、油嘴滑舌,将他礼送出境。 人品是一个人最好的通行证。人品不好,再努力也没用。 对于我们一生而言,有一个好的人品是基础,再加上才华与能力的映衬,才能成就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 做人,有好的人品,懂得尊重别人,就算我们资质平平,也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做事,良心往往比黄金更珍贵,一个真诚善良的人,更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 《孔子家语》中说: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人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和人品不好的人相处久了,我们也会被他们影响。 所以,拥有一个好的人品,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有什么凶险和危害。 人品差,能力再强也没用 司马光曾说: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中国人的传统理念中从来都是德在才之前,如果没有过硬的人品作为基础,再有才华,也很可能走入歪路。【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三国中的司马懿,文韬武略,才能不输诸葛亮,也特别能隐忍,忍到自家后代建功立业做了皇帝,算是了不得的一号人物。 然而随着年岁增长,就越发觉得司马懿和诸葛亮不可相提并论。司马懿家族为了自己的私欲,做的各种违背天理的事情,真是怎么都洗不清。 司马懿把权力和一己私欲看得比什么都重,整个人生除了为自己家谋利,从未真正考虑过天下苍生的一丝一毫。 对比一下诸葛先生的高风亮节,那种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博大胸襟,只为了报答主公刘备的知遇之恩,就付出了自己绚烂的一生,可以说是没有污点的一代完人。 而司马懿呢?从未对曹家有过哪怕一分忠心,对自己的妻子张春华也同样不仁不义。 最终,司马家的西晋短短几十年就遭遇各种天灾人祸,八王之乱等闹得沸沸扬扬。 曾国藩在写给诸弟的信中常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的住。 先进德、再修业。 人品差的人,很难走的长久。 古语有云:“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 当人品和能力兼备时,才会让自己走得更高更远。 人品好,可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 曾国藩,绝非天资聪颖之人,智力甚至可以说是中下水平。 在小的时候,他与同时代的文人墨客相比就相差很大一截。 比他小1岁的左宗棠,14岁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同样李鸿章也是17岁中秀才。梁启超比曾、左、李都晚,但是个神童,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 曾国藩27岁才考中进士。 但曾国藩的成就却超过了很多聪明人,这得益于曾国藩极好的人品。 麾下的左宗棠带兵打仗比他强,李鸿章全局观比他好。 但他们都在曾国藩门下,由他调遣。 这正是因为曾国藩厚德宽容,眼中能容人。 他常以“轻财足以聚人,量宽足以得人”为自己的座右铭。 对待下面的人,只要肯付出,人人都会得到回报,要钱给钱、要位给位,从不小气。 手下的人犯了过错,他也愿意原谅。发生争执,他也肯放低姿态,主动求和。许多人以跟他共事当做是一种福气。 左宗棠曾是曾国藩的学生,带兵方便很强,但他不服曾国藩,背后老说曾国藩的坏话,常常因一件事争得面红耳赤。 但他的政绩跟曾国藩相差很多,手下也是常留不住人,归根结底,是人品不行。 他脾气暴躁,睚眦必报,手下人动辄得咎,人人自危。 同时,他还很吝啬小气,曾国藩保举的人遍布天下,但左宗棠部下出生入死,他都未曾替他们向朝廷 求过官。 人心一散,大家都没人肯认真做事了。 左宗棠虽然能力很强,但一辈子都未超过曾国藩,原因就是做人有待提高。 好的人品可以弥补智慧的不足,才气却永远弥补不了人品的缺陷。做人必须要有个好人品,待人以德为先,做事以诚为先。 古语云:“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人品可弥补能力的不足,但能力永远弥补不了人品的缺陷。 唯有一流的人品,你才能屹立不倒;唯有良好的人品,你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人生的成功,其实是做人的成功。人品,是一个人最好的通行证。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未完待续……】 |
|
来自: 昵称14934981 > 《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