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金明•李智华父子油画作品展

 泊木沐 2019-08-17

李金明

东方画坛巨擘李铁夫

61cm×90cm

前言

江门作为中国现代美术(西方美术传入中国)重要的前沿阵地,涌现了李铁夫、黄新波、罗工柳、司徒乔、冯钢百、胡根天、胡善馀、余本、谭华牧等一批影响力深远的华人华侨美术家群体。

历经十年,江门市美术馆对江门五邑籍美术名家发展历程进行梳理,重点实施以江门本土美术名家为主体的“五三一”美术系列工程,暨“举办五类大型展览,出版三套美术丛书,举办一个美术名家论坛”,以“面、线、点”的方式全面展示江门五邑美术150年的辉煌历史和江门五邑美术名人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彰显五邑籍美术名家为推动中国美术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和艺术成就,助力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艺林双子——李金明、李智华父子油画作品展以“线”的方式呈现江门五邑美术名家的成就。展示一个家庭两代人在各个时期本着“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指导下取得的创作成果。

李金明

南沙之光

90cm×180cm

李金明广东鹤山人。岭南地区著名油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从事油画创作50年,70年代开始见称于画坛,其艺术风格中西交融、一脉相承。其画作先后在国内外数十个城市参加重要展览,另举办个展20多次,获全国性美展一等奖、佳作奖,广东省展铜牌奖等多项殊荣。多幅作品已为美术馆、博物馆和收藏家收藏。

李智华

老广东,小生活

175cm×200cm

2014年

中国美术馆藏

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

入选“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

李智华广东鹤山人。从小受父亲李金明启蒙习画。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第十届文代会代表,中国美协第八届美代会代表。因近年来连续斩获油画界多项大奖而被大家熟识并传为佳话。2009年作品《和谐之光》荣获“建国60周年广东省美展”金奖(每5年一届);2014年作品《老广东,小生活》荣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银奖(每5年一届)。2014年作品《满载的回程》荣获广州青年美术大展油画类金奖。

李智华

满载的回程

130cm×90cm

2014年

获广州青年美展金奖

艺林双子——李金明、李智华父子油画作品展展出李氏父子近年创作的油画新作共计100余件。展览梳理了画家近年来创作实践和形式探索方面的成果。通过线式美术展览呈现江门五邑美术名家的成就和艺术历程,展示大家风采,推广侨乡艺术经典。现在让我们缓缓走进他流光溢彩、斑斓绚丽的艺术世界……

李金明,1942年出生于香港,祖藉广东鹤山,196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后称广交会)任职,历任广交会高级美术师、美术设计部主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油画会常委和执行秘书长,五邑大学名誉教授。现任广东省写意油画学会名誉主席,江门李铁夫美术馆名誉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为广交会美术创作领军人之一,曾走过上世纪60-70年代广交会宣传画创作的轰烈年代,组织并参与过34年共68届广交会的大型美术创作和设计工程。1982年进入胡一川、徐坚白先生倡导的广东油画会,参与组织事务和艺术实践,助力并见证了广东油画界改革开放的历史变革。1983年为广交会序幕大厅创作绘制了中国最大型壁画之一《山河颂》(四人合作,宽64米×高6米)。1986年在广东省内率先举办《访欧印象油画展》以崭新的艺术观念和面貌引起了同行的强烈反响,其清澈明丽、融汇中西的画风开始形成。1993年参与创办第一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受文化部之聘,出任组委会委员并任总体设计师。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李金明创作题材日益开阔,画面用色强烈大胆,运笔豪放写意,并对画船有独特感悟。步入古稀之年创作激情不减,不断有重大作品问世。创作的油画《周总理和广交会》、《崛起的旋律》、《向海洋》、《边疆集市》、《沿江乐》、《山寨锣鼓》、《闹市无倦》、《放晴》、《南沙湾》、《黄埔港》等均体现他对社会的担当,人文情怀与融汇中西的艺术主张。

作品在全国、省、市美术大展获奖多次。出版个人画集十多部,部分作品入编《中国百年油画》、《中国油画典藏》和《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作品集》等大型经典史册。

沿江乐

160cm×220cm

2006

周总理与广交会

150cm×200cm

2011

轻快明丽的画幅

文/林墉

他迷恋着色彩,尤如醉汉之痴酒,骑手之爱马!

他也潇洒,仿佛一切都在漫不经心中挥就。

轻松!在轻松中说完一切,做完一切。

繁杂的建筑在他笔下倒变得交响乐队那般有声有色!真奇丽。

你留意那笔触么?他的笔触有股说不出的美感。亦许李金明的气质更多地在这其中得以表露。

他的画面中有丰富饱和的感觉,而绝不罗嗦小器。

灿烂、愉悦是他的基调。

如果我们不偏执于题材决定绘画的轻重大小的话,那么,应相信真诚倒是绘画的根。这么看画时,难道不为他的画所触动吗?

……

我与他,毕竟是不同系的十年同窗。从十五六岁那时起,就爱挖他的画看——色彩奇丽,笔触简练。而他,至今仍有着先前就有的那笑脸。看来,他心中有着说不出或不用说的一股美的暖流。

有人说,广东的画不辽阔苍茫。是的,艳丽肥沃的土地怎能孕育出悲怆的灵魂?倘无,是不必装的!我倒就看着苍茫朝艳丽走来!

古城春雨

80cm×60cm

1996

荷风

64cm×80cm

2001

金色季节

100cm×80cm

1994

莫奈花园之二

50cm×60cm

2014

三月三

80cm×64cm

1990

维多利亚港

80cm×100cm

2006

向海洋

130cm×300cm

1998

李智华,广东鹤山人。1974年生于广州,从小受父亲李金明启蒙习画。199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9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设计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艺术家,设计师。分别是中国文联第十届文代会代表,中国美协第八届美代会代表,第十届鲁迅文艺奖获得者,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银奖获得者,“纪念建国60周年广东省美展”金奖获得者,广州市青年美术大展金奖(2014)及银奖(2015)获得者。

剑气之一

120cm×145cm

2014

尽管主流绘画界对他青睐有加,但我依然认为,李智华是一个骨子里渗透着叛逆血液的独行者。

初次听人提起李智华这个名字,大约是在《老广东,小生活》荣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银奖之后,还听说这个画家是做设计出身,颇为传奇。当时的印象是他的写实能力特别强,能打硬仗,几件获奖作品都堪称“力作”,掷地有声。及后在2017年的一个联展终于相识,逐渐有了艺术上的来往与交流,开始真正接触到李智华的“碎片化美学”。

李智华的大局观令人印象深刻,而且不局限于艺术家这一重身份之内。谈到为什么会从设计界跨界到油画界,他认为选择绘画与其说是选择事业,不如说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艺术是一个更宽广更自主的平台,让你和各种优秀的、有意思的人有更多的交点,艺术也是智华所热爱和擅长的。尤其难得的是,多元的身份丝毫没有减弱他在每个领域内的专业性,这让李智华身上有一种举重若轻的底气和淡定。

剑气之21

115cm×140cm

2017

智华也是一个极具洞察力的旁观者,对眼中的一切总保持着怀疑和敬畏。在艺术同行的眼中,李智华显得特别低调,甚至有点神秘。他了解自己,也熟悉这个圈子,但很少参与到艺术争论当中。或许得益于多平台多身份的工作经历和更庞杂的知识结构,和他聊天能感受到一种不被虚妄理念所左右的务实诚恳。对于作品可以侃侃而谈,对于游离于体制外的选择也格外坦然,更不介意以“零碎”的方式呈现自己的艺术,因为在他看来,“零碎”甚至“松散”正是这个时代的特质。

把艺术视为一种生活方式,把作品视为与观者交流的桥梁,这一观点也体现在智华的整个创作中,强调与观者的共情和相互理解。

李智华似乎天生就具有跨越题材,与时代共舞的禀赋。他的作品自成一格,不随潮流而动,也不追随流派;他善于把轻狂与克制融于一炉,却与观者的距离特别近,通过碎裂般的画面把观者带入一种酣畅和愉悦的体验中。他始终与“主流”保持着距离,也留有接点,他的作品切入时代的核心,又因为某种疏离感而不落于甜俗;他的出击几乎弹无虚发,几年之间已斩获多项大奖,有了“剑客”的绰号。

剑气之15

65cm×80cm

2016

论技巧的层面,我们可以用传统绘画中各种的溢美之辞来评价李智华的作品。

比如,扎实的基本功,强悍的造型能力;对于人物神髓的精准刻画;纯熟有力的色调把控;严谨与动感并重的画面张力;作品呈现的形式感和设计感;对细节的情有独钟……智华的作品有时显得克制,但依然具有鲜明的辨识度,绝不晦涩难辨!

横向地看,智华的作品的按题材与形式的不同,形成一套有趣的系统:几件获奖的主旋律力作,风格写实收敛、构图工整、恢弘凝练,人物刻画尤其生动传神;《剑气》和《策骑》系列,“碎片化”的画风非常动感、华丽,点线面的经营极具设计感,又兼备很强的绘画性和实验性,让人过目难忘;《睡姿》系列,是反传统的人体作品,着力于一种另类的构成之美;《碎片》系列是袖珍卡纸油画,大多只有掌心的大小,取材随意、疏离,记录不属于自己的生活,轻描淡写、信手拈来……

剑气之11

115cm×140cm

2017

纵观近十年的绘画演变,智华戏言越画越“碎”了,这种“碎”最初只是对客观物象的一种引用,是自发和感性的,逐渐发展成与时代同步的系统理性的思考和艺术实践。“碎”的内核,实际是一种开放性的姿态,指向一种更高纬度的“完整”。

碎片化美学之路,缘起于九十年代VCD盘片时代的影像失真和乱码。当时,出于好奇,只是单纯地想把这种有趣的形式移植到绘画里,没想到一发而不可收。十多年间,有一些特殊的节点和作品标注了这个有趣的进程:

睡姿之3

60cm×90cm

2018

《睡姿no.1》——这件2005年的作品,是碎片形式的第一次尝试。这个时期的手法包括给画面增加似是而非的标记和辅助线,局部的像素化处理,形体与背景之间的抽离和置换等等;也借用乌格罗和洛佩兹等艺术家某些处理细部的手法;

《睡姿no12》——这件2008年的作品,尝试以“切蛋糕”的方式给圆形画面建立一种新的秩序;

《剑气no.14&15》——这两件2015年作品借鉴了印刷领域抽取分离色板的方式重构画面;

《老广东,小生活》——2014年的这件最为大众熟知的获奖作品,大多数人留意到的只是作品题材“接地气”的一面,实际上画面上也存在大量碎片化的细部处理,只是手法更加克制,服从于大局;

睡姿之11

90cm×65cm

2016

《剑气no.17》——2016年之后的击剑系列,碎片式的手法已经走向成熟并具有鲜明的标志性:画面以简约的大色块背景衬托主体斑驳的碎裂感,局部形体增加了残影和叠加的处理,有像素化的意味,色调的配置具有设计感,单纯有力;尤为难得的是可以感受在破与立的不断拉锯中生成的丰富的绘画性;

《碎片no.56》——这件2017年的微缩油画装置,6X9cm的袖珍卡片油画被镶嵌在电脑硬盘的背面,开启了一扇从平面作品向实体装置跨界的小窗;

……

很难把智华看作典型的艺术家成长个案,因为他的思维具有相当的发散性。梳理下来,“把形体打碎”的尝试是一直贯穿其中的。他仍然在变,在颠覆,在展开,而且并不打算停下来。其作品具有启发性,也得益于这种非线性的创作方式。

跨越之三

100cm×100cm

2015

李智华说:“我的不确定是严肃的。无论艺术之内还是艺术之外,我都充满了怀疑……”

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久,因为传统艺术准则里有一个约定成俗的观点,“不确定”是不好的,是不可表露的。当一个艺术家不能被清晰定义,通常会被认为还没有找到方向。我们的艺术专业教育,也向来鼓励从一而终,绝大部分艺术家也正是循着这样的铁律成长起来的。我们的艺术市场也基本按照这种框架运行着。

李智华恰恰是这种不愿意被定义的“搅局者”。一如贡布里希所言:“并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艺术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可能相去甚远。评价一件作品,更不可能脱离孕育它的时代。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能够接纳无序和不确定的事物!

策骑之37

60cm×80cm

2017

而艺术,终究是一种生活。世界的格局正在不断被打破,在逆变与生机面前,艺术家真的应该巍然不动吗?

“我没有哪件作品是能‘顺利’完成的!”智华这样自嘲。因为他一直没有要求自己建立一种‘风格’,或是标准化的绘画流程,所有的演变都是顺其自然。他觉得风格这种东西是没有高低之分的。相反的,他试图尽可能多地保留一些绘画过程中的未知因素。迈向不可控的一步是真正的勇气之举,在未知和神秘感驱动下,艺术家先是大刀阔斧把形体细节覆盖、抹去,然后又如寻宝般重新发掘,有时候这些细节可以很随意地再现在画面的其它位置,而不是原位,甚至可以引入一组完全不相关的图像……这种非线性的置换通常会带来戏剧化的结果,画面的格局和秩序被完全打乱!在艺术家的精神层面,则类似于一种历险的状态。当一种新的秩序如灵光乍现般跳出来!他说那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白天鹅

120cm×90cm

2015

画面的走向虽然带有随机性,但智华一直是个强有力的把控者。看他的作品可以强烈感受到一种逻辑性。比如非常主观的色调搭配,大色块与小点缀的对比,线条的穿插,透明与不透明效果的互相渗透,形体动势的松与紧等等。一组一组的关系交代丝毫不含糊。所有的这些视觉元素被充分调动起来,就形成了一件作品的张力。用艺术家自己的话表述,就是一种“即将失控而未失控”的临界状态。

对智华而言,作品不但是才华的输出,更是思考的结果。碎片化的风格背后,实质就是对于“不确定性”和“无序”的拥抱。它的价值不但在于创造、也在于摧毁和放弃,在于无数次对于“价值”质疑和再次认定……

林间漫步之十

120cm×90cm

2013

智华的碎片化美学,源起于图像信息的过载与失真,是一种当代的真实,也是一种思考和视角;它是方法,也是观点;碎片化的探寻里,更包含了对于身份和体制的叩问,对于完整性的思考,对于生活和艺术的愿景,甚至更多。

碎片,就是生活本身。

林间漫步之三

80cm×80cm

2014

林间漫步之二

120cm×90cm

20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