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卿谈父亲教育:父亲的苛刻,让我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思。

 雅博学苑 2019-08-17
家长树
家庭教育、课程直播,点击☞
关注

欢迎阅读 家长树 的第 819 期推送

每天12点更新 家长资讯平台

成功如董卿,

也曾被父母逼迫到想要自杀。

上个月,董卿参加麦家新书《人生海海》的发布会。

现场,她谈及原生家庭,再一次说到了父亲的教育。

“他对我的严厉和苛刻,超出一般人想象“

“很多人难以想象,一个知识分子可以对自己的独生女儿这样的苛刻。就是已经到了说你不要照镜子,让我妈妈不要给我买新衣服,不能有任何的这种文体的活动,等等的程度。”

不仅如此,上高中时,她被强制要求在寒暑假到宾馆做清洁工,每天挣1块钱。

长此以往,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她觉得即使现在在大家看来已经很好了,她还是会生出自卑的情绪,为此她就拼命的去争取,去拿命搏。

她曾回忆起自己在上学时和工作的情景。

她说 “那时候学生出早操,我一个人在400米的跑道上跑步,感觉特傻,整个学校的同学老师好像都看着你,像阿甘一样。”

“当别人在花前月下,陪男朋友去吃个饭,我还坐在沙发那地毯上,反思自己这一天的过错。”

她总是“像轮子上的仓鼠,总是忙于满足父亲的各种决定,也总是无法达成父亲的各种期待“

父母的决定和要求,她一直很努力,很累,却怎么也得不到父亲的认可。

她的成功不是偶然,是父亲长期逼迫的结果,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她遗失了童年,没有了快乐,变得自卑,没有安全感。

严重的时候,她曾抑郁过,悲伤过,甚至会厌世。

在某节目里,她真实的分享了小时候的心境:“那时我们家住在六楼,我经常会在阳台边写一行字‘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一半是写给自己,一半是写给父母看的。”

现在的她早已和父亲和解,但说起那些年少往事时,还是止不住得悲伤。

有人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运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被逼迫着成长的人,注定没有快乐的童年。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也在微博话题下留言:我们家庭教育乃至社会文化的一个核心功能,是破坏掉一个个人的自尊,让你不管表面上多好,骨子里都是自卑的。

过度的逼迫会摧毁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不懂得自我欣赏,不会有充足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幸好,懂得自我调节的孩子,或许会幸运的长成了董卿,那不懂得自我调节,经受不了父母逼迫得呢?会有怎样得结局呢?

拔苗助长的逼迫,

只能适得其反的毁了孩子

2008年,网络上有一个很悲剧得教育新闻。

都是高知识分子的夫妻二人在35岁时生了一个女儿,从小便被寄予厚望。

可事实却不如人意,1岁零7个月,小女孩儿还不会喊爸妈。

开始上学时,只要稍微难的题,女儿素素总是得不到分。

母亲花费了很大的财力,给女儿买了各种保健品,每天补。

这些药物没有让女儿变的更聪明,反而让女儿更早熟,经期比别人来的更早。

另辟蹊径的母亲便强势占有了女儿的所有时间,请了专业的辅导老师进行课后教育。

在辅导老师十几年如一日的辅导补课下,女儿终于考上了重点大学。

母亲痛哭流涕,十几年的逼迫教育终于得到了回报。

大学生活过的并不舒坦,不聪明的素素花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勉强毕业。

毕业典礼上,素素痛哭的说到:我终于不用再被逼着学习了。

素素想去做一名乡村教师,却被强势的妈妈找关系塞进了一家律师所。

由于以前只学习,沟通和工作能力不强,甚至在公司的年会上,什么都不会的她只有靠念一首唐诗才缓解掉尴尬,她逐渐被上级和同事忽视,沦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被严重打击的她,抑郁的从21楼跳下。

素素死之前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十几年来学习的痛苦。

这时的母亲才意识道,是自己的强制逼迫和拔苗助长害了女儿。

一直希望把女儿逼迫成自己希望的优秀模样,名牌学历,光鲜职业。

不敢承认女儿的平庸,害怕女儿变得平凡,硬生生的把她推进深渊里。

一位教育专家说:“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很多家长总是逼迫着让孩子去攀那根原本不属于他的高枝,结果反而适得其反,很容易让孩子从原本不属于他的高处摔下来。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做父母的,应该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帮助他找到属于他的那根树枝,而不是盲目的站在自己的立场进行逼迫。

拔苗助长往往只能得到眼前的短期成长,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强制性的逼迫是沉重且具有毁灭性的。

摈弃盲目的逼迫,

让孩子主动成长

今年,江苏卫视举办的青少年脑力竞技真人秀《最强大脑》,终于落下帷幕。

在这一系列节目里,我最喜欢的选手还是上一季的脑力大神王昱珩。

相比较他出神入化的能力,我更喜欢他优秀的育儿经验。

在学习上,他从来不会给女儿设定太高的学习要求,也不会逼迫着让她去学习。

在生活上,他坚持快乐成长,和女儿一起疯,一起玩,一起动手实践,时常带着女儿旅行,摄影,看书,亲近自然,增加眼界格局。

即便如此,他女儿的学习成绩从来都没有跌出过年级前五。

在他微博里,我们能看到的永远是他和女儿高兴的笑脸。

青少年心理研究李玖谨教授在参加座谈会时,举了自己教育女儿的案例。

中学时女儿数学不好,特别喜欢音乐。

她没有逼迫孩子必须学习数学,也没有给孩子规定多高的学习要求,更也没有拔苗助长的给孩子请家教老师一对一辅导,而是直接说,我们以后不考数学了,只学音乐。

果不其然,没有学数学的她对自己充满自信,努力学习感兴趣的音乐,高考时成为全校唯一一个考上重点音乐大学的学生。

李教授的真实案例告诉我们,孩子阳光快乐的童年,健康的心理,这些远比所谓的优秀要重要的多。

过度逼迫,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心理充满自卑,找不到安全感和幸福感,这是孩子要花费一辈子去自我愈合的心理疾病。

优秀的父母,从来不会强制让儿女去追寻超出能力之外的高目标,更不会逼迫着孩子盲目的跟随着大公的优秀模板去成长。

应该结合孩子的天性,合理引导,让他学会自信,学会自我主观意识去奋斗,也会学欣赏,让他有个快乐健康的心理。

这比任何成功都重要。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父母们也变得越来越焦虑。

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就逼迫着孩子去成长,却剥夺了他的童年。

一昧的模仿优秀模板,希望复制出完美的优秀孩子。

其实是在折磨孩子的童年,就算是董卿都会感到不安全感和自卑,那平常的我们呢?

有几个人强大的活成了董卿,又有多少人跌倒在逼迫的路上。

作为父母们,我们更应该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问题,懂得孩子多少斤量,懂得怎样让他健康的成长,懂得让他意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