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天,吹过草原的天籁

 幸福在我家s3zc 2019-08-17

吹过草原的天籁
作者:吕秀彬  诵读:陌上花开

秋天,吹过草原的天籁 来自山花烂漫 07:21

      是谁,又把长调悠悠地唱响?如贺兰山脉一样的绵长,如呼伦湖水一样的深沉,如秋风吹过草原一样的沧桑。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覆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祖祖辈辈,世世代代,游牧人把生命,托付给这片一望无垠的天高地迥莽莽苍苍。逐草而牧,临水而居。蓝天上舒卷着白云,飘落在草原,便是绵延的羊群;湖水中盛开的白莲,参差于民居,便是绰约的毡房。日出而牧,日入而息,日子像额尔古纳的河水,舒缓着浅浅地流淌。

      长调,那种纡缓从容,幽远安详的韵律,是融身自然,天人合一生活方式的音乐表达。春天,草原盛开着绚烂与斑斓。黑色的藜芦花、红色的山丹花、黄色的金莲花、蓝色的鸽子花、白色的芍药花……簇拥成飘香的花海,把蒙古包打扮成染着花香的蘑菇。牧羊归来,少男少女,在黄昏玫瑰色的晕染里,放歌,舞蹈,尽情享受着青春的韶光。夏日,烈日与暴雨,让牧场葳蕤成绿色的葱茏,马儿膘肥,羊儿体壮,草原上的一切,似乎都是血脉贲张,昂扬着生命的恢弘。秋天很短,草儿悄然变黄,大雁刚刚南归,一场暴雪,就把草原,推进寂寥的冬。只有那缕缕淡蓝色的炊烟,氤氲着的马奶酒的香味,才弥散着烟火的闲适与温馨。

      长调,还流淌着一种淡淡的忧伤。这些成吉思汗的子孙,马背上的民族,曾用自己的马刀,把中世纪欧洲的黑纱挑落,把东方文明的曙光传递与照耀。然而,当强盛衰微,风光不再,他们又回归到灵魂原始的归宿,在翠

黄的衰草里,在如血的残阳中,咀嚼着流着鲜血的心灵。仰望长空,雄鹰依然那么矫健,可是,射雕的强弩安在?射雕的英雄是否还在笑傲苍茫?只有悠悠长调,于月黑风高的夜晚幽幽地唱起,是在追忆辉煌的过往,还是在忧患着草原人的明天?

      匍匐在祖先跪拜的地方,祈求昨日的荣光。这片诞生着英雄的土地,总是炽热着赤子的衷肠。长调熔铸的对母亲真挚的情感,随阳光一起,洒满千山万水,天圆地方。长调响处,永远是心灵最妥帖最温暖的安放。

      谁家羌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毡篷。今夜笛中闻长调,何人不起故园情?就让这阙游牧人的天籁,飞扬着心灵的浪漫、自由,庇佑着她的儿女,永远幸福吉祥。

作者:吕秀彬,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江苏作家协会会员。素心向美,以诗为文。一年来,在一些高端平台发表配乐朗诵美文百余篇。著有散文集《在水之湄》、《古镇的记忆》、《文字,飘香在清浅的流年》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