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写给甥儿强弩的信(人情不是送礼.世故并非圆滑)、

 心静是水的收藏 2019-08-17

本文参加了【写给孩子的一封信】有奖征文活动


      小强你好,自从过完年后再也没有见面,但是你的来信我看到了。最近好吗?

      你在信中提到,大家都说你做事不近人情,不懂礼貌,更不懂中国文化,而你却认为“世故人情”无非就是送礼圆滑这一套庸俗的套数.你让我给你讲讲"人情世故"道理,好在正好没事,就这件事谈谈我的看法.

    你虽然大学毕业了,并且有了一份很不错的坐办公室工作,从你春节回家的表现,你的确还不懂什么是"人情世故".什么是人情世故?所谓"人情"并不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提着一支火腿,一盒点心,两瓶好酒,前街送到后巷;左邻送到右邻,在外面送来送去,转了个把月,说不定又转回来了.还是一支火腿,一盒点心,两瓶好酒,于是物归原主.这只是情理的象征,中国文化所讲的"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性情.人情这两个字,现在解释起来,包括了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行为科学等等学问在内,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

    “世故”就是透彻的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故”就是就是事情,“世故”就是世界上的这些事情,要懂得人,要懂得事,就叫做“人情世故”。但现在把这个词反用了,作为这家伙太“世故”了,就是圆滑或者滑头的别名;“人情”则变成了拍马屁的代名词。就这样吧中国文化全搞错了。什么叫学问?懂得“人情世故”这就是最大的学问。学问并不是识字断句,写文章,那只不过叫做知识。为政的人,做领导的人就是要多懂得人情世故。

    在《论语》里有一段关于孔老夫子的自我报告。子曰;“吾五十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用简单的几句话报告了自己的一生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孔子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个担子来,他肩上的担子很重。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做学问,经过十五年人生的经验,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做人处事大道理不变了。”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到了五十岁才知天命。”天命”哲学宇宙的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而耳顺”就是说,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你骂我也不生气。然后在加十年,才“从心所欲,不逾矩”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所以叫“不逾矩”“从心所欲”----就是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这篇文章放在为政一章,就是说明人生的经验太重要了,从这一段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管是为政或做事,是要靠人生检验的积累。而人生经验累积成什么东西呢?简单的四个字“人情世故。”这人生的经验就是“人情世故”的学问。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政治思想归纳起来,最简单扼要的,不外乎中国的四个字,让人民“安居乐业”。我们过年时到乡下,到处可以看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八个字,现代一般人看来,是非常陈旧的老古董,但对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时代来说,无论什么理想都达到了。而这些老古董就是透彻了“人情世故”所产生的政治哲学思想。

       而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就是在创造一个让人民“安居乐业”的小康社会,你说在这样的社会你不懂“人情世故”能为社会有多大的贡献呢?

      说的有点过头了,还望你谅解。

      你的舅舅

       2019.8.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