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察大学生:他们的钱都花哪里了?

 zhangji13 2019-08-17

 1786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

/

编辑 | 小丸子

来源 | 食业家(shiyehome)

近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零售总额达到36.6万亿元,而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且仍未步入社会,因此对未来消费抱有较积极的预期。在社零增速长期放缓的背景下,亟需通过提振消费信心,来拉动消费增速提升,因此,大学生群体消费行为对未来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年度日常可支配金额达千亿规模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大学生成长于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其消费和娱乐存在明显的互联网印记。数据显示,2017年高校在校生数量达到30,175,430人 (高校在校生包括研究生和普通本专),大学生日常可支配金额为1405元/月,除去日常可支配金额之外,大额支出完全自主决策购买,大学生年度消费规模达3815.68亿元

数据来源:艾瑞&超级课表,2018大学生消费洞察报告

大学生日常消费特征:爱吃爱美

在2018年大学生日常消费支出中,男生女生消费重心不同但都很爱吃。食品饮料分别占据男女日常消费支出的58.5%和56.8%。

整体来看,在校大学生的饮料选择还是以液态奶类制品为主,另外碳酸和现做茶也排前三位。酸奶牛奶、现做奶茶、乳酸菌饮料、碳酸饮料、水果味饮料是女生日常购买饮料的TOP5,碳酸饮料、酸奶牛奶、水果味饮料、瓶装茶饮、运动饮料位居男生日常购买的TOP5。在休闲零食方面,方便速食类(自主火锅、火鸡面、酸辣粉等)麻辣小吃类(辣条、豆制品、鸭脖、鸡爪等)坚果类产品在大学生中需求量较大。

数据来源:艾瑞&超级课表,2018大学生消费洞察报告

大学生品牌理念:习惯了,会持续购买

从品牌小白到品牌专家,大一到大四,大学生形成了初步的品牌喜好和理念。对一个产品认同后会持续购买,并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投入更大的财力。大学生对新产品和新品牌的接受度更高,在产品选择中很有主见,网络KOL已成浮云。身边的同学/朋友的推荐是产品选择的首要信息来源。

大学生在购买零食饮料时,一般会选择学校小卖部,其次大型超市便利店也是较为主要的购买渠道。在选择饮料和零食商品时,最注重食物口感,其次就是卫生营养方面的因素。

数据来源:艾瑞&超级课表,2018大学生消费洞察报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