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位54年的汉武帝,却花了44年去打匈奴,为什么揪着匈奴不放?

 笑傲江湖1001 2019-08-17

汉武帝刘彻,是大汉王朝中最有影响力,也是最惹是生非的一位君王。说到汉武帝这个人啊,他一生干过很多事情,但唯一坚持做得最久的事情,就是追着匈奴打。到底是人性的缺陷亦或是道德的沉沦,让他花超长时间对一个在高原溜羊的民族下如此狠手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吧。

1.从小对匈奴有着不好印象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也被我们称为北蛮。不要以为他们只是在高原上放羊啊放牛啊,这么简单,他们的强大,即便是当时有着较先进的汉帝国都十分畏惧他们。而我们的汉武帝同学呢,自小就已经听过这群骑马的家伙,他们时不时就来汉帝国边境对汉居民进行“友好”交流,并顺手借走点东西,借不走就抢。

汉武帝知道后,想象着自己策马奔腾,在蒙古高原追上他们,打他们的屁屁,将他们抢来的东西还给人家,毕竟,凭本事借来的东西就不用还吗?而且最让汉武帝不爽的就是,汉王朝自建国以来,从高祖到汉武帝这么多年,经常被匈奴羞辱,但又打不过,还有几次差点灭国。汉王朝不得不经常与匈奴和亲,以保证国内的安定,休养生息,假如长年战乱,民会不聊生的。可和亲后,匈奴该怎样还是怎样,抢的抢,高速骑马溜到大汉境内居然还不遵守交通规则,蔑视大汉的警察叔叔。哎呀,莫说汉武帝有多气了。

多年积压在他心中的仇恨,使他成为一头凶狠的狼,死盯着这群在高原肆无忌惮的溜溜羊,多年不忘。

2.国家安定繁荣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我们的孔夫子曾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汉武帝同学肯定是个认真听课并且记笔记的好学生,他登基后,设立中外朝、察举制、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等使得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并且经济繁荣昌盛。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沐浴在书海中,他设立了太学,于是人才也多了。

同时呢,经济繁荣,商路开通,四通八达。再加上汉帝国60多年的休养生息,国力提高,文景之治更是使得汉帝国的国力日益强盛。汉武帝还经常打压地主豪强,稳定民生。鼓励耕种,稳定生产,保证粮食稳定。同时,在这一时期,一些生产工具不断得到升级优化,一个锄头两倍开心。因为商人多了,税收来源多且广了,国库便充足,这么多钱积压着,倒不如花点钱,跟这群放羊的玩玩。

肌肉,技术都练得七七八八了,但是想要在历史擂台上一拳打倒匈奴,这些还不够,毕竟知己知彼方能无往而不胜,于是派遣张骞通西域,准备联合几个小伙伴围击匈奴,顺便收集敌方情报。然后磨拳擦脚,饲养大批战马,使得汉帝国有了众多优秀骑兵,培训强大的军队,磨尖这群爪爪,接着再寻找一些优秀的将领,比如霍去病,卫青等。

于是,汉武帝便开始了对匈奴的长期作战,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汉帝国才能多年对一些四处乱窜的游牧民族进行追逐比赛,初心不改。

3. 扩大地盘的需要

在封建社会,土地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有利于让农民耕种,耕种后,一些粮食就能会交付给地主,地主再上交给最大的封建地主,皇帝。因此,为了地盘而争斗,是时常出现的情况。于是汉武帝盯死了北方匈奴那一块地盘。

可能有同学会问,为什么汉武帝没有向南扩张呢?而是一心向北呢?是因为他专一?当然不是因为他专一。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生产工具还不够先进,而南方森林众多,不利于耕种,而且若要开垦耕地,要砍到一大片树林,这笔费用肯定巨大,划不来划不来,谁能消耗得起?万一正在开垦,北方匈奴又来借东西,哪里还有钱去请兵赶走他们?

如果哪天百姓无处耕种,或者因为土地而大打出手,早晚影响自己的皇位,匈奴,是打定了的。

4. 戾气太重,无法根除问题

咱们的汉武帝同学,自小就立志北击匈奴,这个仇恨的种子不断发芽,成为一棵参天树。当他击败匈奴时,实行了十分恐怖的政策,比如光字政策,杀光匈奴男人,抢光匈奴牛羊,让他们吃草去吧!等等。这些做法呢,使得匈奴元气大伤,四处逃窜,但并未做到根除祸患,兔子死前会咬人,那人在死前的挣扎是十分恐怖的。

匈奴虽元气大伤。但是,汉武帝激发起匈奴人民心中的仇恨,扰乱继续发生,而且,最让汉武帝头大的就是,这群骑着马的家伙飘忽不定,没人敢肯定地说他们会在哪里出现,但就是经常出现骚扰汉帝国边疆。

汉武帝当然生气啦,我都已经把你的巢穴毁了,你们几只小蚂蚁居然还敢骚动来咬我。

于是,纷争不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