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障手术矫正散光,有哪些方法?怎么选?

 山东唐平 2019-08-17


很多人的眼睛都有散光,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做白内障手术的时候,是可以顺便把散光一起治疗的。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白内障手术时矫正散光的原则和几种方法。

首先,什么是散光?

散光很常见,很多人都听过,但散光到底是怎么回事,说得清楚的没几个。

下面这张图就很形象地解释了什么是散光:

就像图片上一样,没有散光的眼睛,看物体会聚焦出一个清晰的成像,而散光的眼睛,看物体会呈现出有一排虚影的像。

这是因为,我们的角膜和晶状体并不是完美的,可能没有那么平滑和规则,这就导致了光线通过眼睛后,没有在视网膜上聚焦成一个点,而是聚焦成了一条线。所以看起来,就有一排虚影了。

散光度数为 0 最好吗?

其实散光也没那么坏,并非一无是处。咱们的眼睛的生理性散光是50°左右,低度散光是有一定生理意义的,虽然会有一定的成像干扰,但可以增加一定的景深。

所以,我们在矫正散光时,目标是把眼睛的散光降低到100度以内,而并不是非得矫正到〇。如果您术前检查测量的角膜散光在125度以内,有时不矫正也是可以的,术后视力虽然可能达不到0.8以上,但基本上不太影响工作和生活。散光>150°的患者,矫正散光对术后视力的提高有帮助。如果您想要选择高端人工晶体,例如三焦点人工晶体、双焦点人工晶体、新无极等屈光性人工晶体时,散光就必须要重点关注,在手术设计时,就要考虑把散光矫正到100度以内,否则,您可能为高端晶体花了很多钱,最后却远近都看不清,还不如单焦点晶体的效果好。

做白内障手术时,怎么矫正散光?

常规的白内障手术,可以通过良好的术前设计,通过调节人工晶体的度数,在白内障手术同时矫正您的近视或远视,而且,这完全是顺手而为,不需要额外花费,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手术步骤,我们称其为“买一赠一”。但常规的人工晶体,对散光却无能为力。

另外,散光跟近视远视不同,它是有方向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散光轴,有散光的眼睛看月亮,有人看成一横排,有人看成一竖排,就是因为两者的散光轴方向不同。我们在矫正散光时,不能简单的像矫正近视那样换一下晶体度数,还需要考虑轴位。轴位对不准,不仅矫正不了散光,还会加重它,所以在白内障手术中矫正散光,要比常规手术麻烦了许多。但将较大度数的散光有效矫正,对患者术后视力的改善是有明显的帮助的,麻烦也值得。

白内障手术矫正散光主要有以下4种方法:

1.手术切口松解散光

适用范围:散光陡峭轴在90°~170°,散光值<125°

优点:不增加额外步骤和费用

缺点:适用范围窄

白内障手术会在眼睛的右上方制作一个2.2~3mm的切口(因为大部分医生是右手持超声乳化手柄),这个切口可以松解30~50°的散光,但这种方法只能松解陡峭轴在右上方向(90°~170°)的散光,对于陡峭轴在左上(0°~70°)的患者,切口不仅不松解散光,还会加重一点散光。所以,您需要一点运气,如果您的散光值<125°,并且轴向符合要求,那么就可以单纯用切口来松解散光,不需要额外花费。

2.散光型人工晶体(Toric)

适用范围:150~600度散光

优点:矫正范围大

缺点:增加额外费用,散光晶体有轴位要求,有转轴可能性

植入散光型人工晶体前,需要人工标记轴位,然后手术中将晶体调至该标记点处,人工标记误差在2°~5°。如果有手术导航设备,可以增加精度。最佳的方案是使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可以在晶体囊膜平面用激光做精准标记,这种方法晶体对位的误差<1°,矫正效果最好,是最理想的手术方式,不过费用较高。

散光型人工晶体晶体在眼内有4%的概率发生旋转,如果旋转散光矫正效果将下降,甚至加重散光,需要做一个调位手术把晶体调回到术前设计的方向,个别情况还需要多次调整。

高度近视患者植入张力环有助于稳定人工晶体轴位,不过张力环也有额外医疗支出。

3.手术时飞秒激光进行角膜散光松解(AK)

适用范围:<200度散光

优点:不用担心转轴问题

缺点:角膜散光松解术矫正散光的幅度不稳定

这种方式避免了转轴的麻烦,但矫正能力较弱,只能适用于200度以内的散光,以我个人经验来看,150°~200°这个散光区间,其矫正能力也不是太好。这种方法可预测性稍差,有时会发生散光矫正不足的问题。而且需要选择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患者才能使用该选项,费用较高。

以上三种方法都属于预测性矫正,在术前根据眼部参数的计算预设矫正方案,矫正效果也受检查准确性的限制。以目前的技术而言,散光的测量并不是非常准确,有时不同的设备,不同的时间,多次测量角膜散光,每次结果都不一样,术前测量的系统误差也给医生准确矫正散光带来一定困难,这种情况下,医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取多次检查的均值,或者取值自己信赖的设备数据来实施散光矫正,个别患者可能会有较大误差。

下面这种方法,属于术后矫正:

4.角膜切削手术(Lasik、Smile)

适用范围:术前检查有散光,但想使用三焦点等多焦人工晶体的患者,或其他方式手术后发 现有屈光误差的患者。

优点:矫正效果最确切,安全性高

缺点:需要二期手术,费用较高

白内障手术后两个月,可以进行角膜激光切削手术(全飞秒或半飞秒),彻底消除残余散光。

这种方法属于事后矫正,术后残余多少就矫正多少,矫正效果最确切,因为只需要矫正残余的一点散光(有时还有一点近视),只需要切削20~30um角膜,即使高度近视和角膜薄的患者也是适用和安全的。

好了,散光的矫正基本就讲完了,可能常规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医生和患者对散光的关注并不会太多。如果您准备选择高端屈光性人工晶体,医生就会跟您沟通散光矫正的问题,希望本文可以帮您做到提前了解,心中有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