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花草子

 ndkdkd 2019-08-17

11 《中华本草》·黄花草子

11.1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11.2 拼音名

Mù Xu

11.3 英文名

Herb of Alfalfa, Herb of California Burclover,Alfalfa,Lucerne

11.4 黄花草子的别名

牧蓿木粟怀风光风连枝草光风草南黄花草子、金花菜、草头、母齐头、苜蓿、磨盘草子黄花菜

11.5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紫黄花草子或南黄花草子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edicago hispida Gaertn. [M.denticulata Willd.non L.]2.Medicago sativ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收割,晒干,或鲜用。

11.6 形态

1.紫黄花草子,多年生宿根草本主根长达2-5m。根茎发达;有蔓茎或无,茎高30-100cm,直立或匍匐,光滑,多分枝,约在15-25枝不等。3出复叶,小叶片倒卵状长圆形,长2-2.5cm,仅上部尖端有锯齿;小叶顶端有中肋突出;叶柄长而平滑;托叶大。花梗由叶腋抽出,花有短柄;8-25朵形成簇状的总状花序;萼钟状,有5齿;花冠紫色。荚果螺旋形,2-3绕不等,稍有毛,黑褐色,不开裂。种子1-8粒,肾形,黄褐色,很小。花期5-6月。

2.南黄花草子,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小叶阔卵形或倒心形,先端稍圆或凹入,上部有锯齿,下部楔形。花黄色。荚果螺旋形,无深沟,有突起疏刺。

11.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紫黄花草子:生于旷野和田间。

2.南黄花草子:长江下游有栽培。

资源分布:1.紫黄花草子分布很广,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2.南黄花草子分布我国中部、南部;长江下游有栽培。

11.8 化学成份

紫黄花草子含皂甙。卢瑟醇(Lucernol)、黄花草子酚(Sativol)、考迈斯托醇(Coumestrol)、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大豆黄酮(Daidzein)等异黄酮衍生物,黄花草子素(Tricin),瓜氨酸(Citrulline),刀豆酸(Canaline)。以干重计含蛋白质21.8-37.6%、糖4.0-9.5%。腐草含紫黄花草子酚(Dicoumarol)。叶含B-甲基-D-葡萄糖甙、4-o-甲基内消肌醇(Ono-nitol)、l-半乳庚酮糖(l-Galactoheptulose)。此外,叶和茎都含果胶酸。花含花色甙:紫黄花草子的蓝色和紫色花主含飞燕草素(Delphinidin)的3,5-二葡萄糖甙、矮牵牛素(Petunidin)和锦葵花素(Malvidin);花中挥发成分有:芳樟醇(Lina-lool)、月桂烯(Myrcene)、柠檬烯(Limonene)。种子含高水苏碱(Homostachydrine)、水苏碱(Stachy-drine)、唾液酸(Sialic acid)。南黄花草子含胡萝卜素(Carotene)。

11.9 黄花草子的药理作用

紫黄花草子中提出的黄花草子素对离体豚鼠肠管有松弛作用,但并不使羊引起臌胀。黄花草子素在2×10(-5)浓度时能显着抑制离休兔小肠之收缩,4mg黄花草子素注入在位兔小肠腔,可使蠕动收缩减慢。甲基黄花草子素本身对离体兔小肠无明显作用,但如先加入浴管中,可轻度拮抗黄花草子素的作用。用紫黄花草子鲜叶作饲料,可能引起动物严重臌胀,胃中气压太大可压迫横膈血管,使动物窒息而死。黄花草子素尚有轻度的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肾上腺素的氧化,并有轻度雌激素样作用。全草提取物能抑制结核杆菌生长,并对小鼠脊髓白质炎有效。牲畜饲以南黄花草子的变种Medicago hispida Gaertn.var.denticulata草后,能产生对光过敏性皮炎

11.10 性味

苦;平;无毒

11.11 归经

脾;胃;肾经

11.12 功能主治

清脾胃;清湿热;利尿;消肿。主尿结石;膀胱结石;水肿;淋症;消渴

11.13 黄花草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捣汁,3-5两;研末,2-3钱。

11.14 各家论述

1.孟诜:利五脏,洗去脾胃间邪气,诸恶热毒。

2.《日华子本草》:去腹藏邪气,脾胃间热气,通小肠。

3.《本草衍义》:利大小肠。

4.《现代实用中药》:治尿酸性膀胱结石。

11.15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