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汉纪二(三)--第一谋士 拂袖宰相宋齐丘

 zqbxi 2019-08-17

徐知诰能够凭借养子的身份一揽大权,最终坐上南唐开国皇帝的宝座,与其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是有一个人也不能忽视——南唐丞相宋齐丘。

宋齐丘,字昭回,后改字子嵩,原籍庐陵(今江西吉安),随父移居洪州(今江西南昌)。

如不是宋齐丘劝徐知诰隐忍待机,恐怕历史就要改写了。

官二代

宋齐丘的身世可谓是倒霉透顶。

其父宋诚本是唐末镇南节度使钟传的副手,算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

可郁闷的是,他爹死得早,没亲没故的宋齐丘只好投靠了钟传。钟传一看,这孩子挺好,照顾照顾也是应该的。就在宋齐丘19岁那年,洪州遭到吴国军队攻击,钟传阵亡,“官二代”一下子成了流浪儿。

这种大起大落的身世,倒是没有让宋齐丘对人生失望,他依然坚信自己有飞黄腾达的一天。

等他遇到徐知诰的时候,他就更加坚信了这一点。

909年,徐温掌权。

徐知诰被任命为升州(今江苏南京)刺史,开幕府,纳贤士。

宋齐丘感到机会来了。与他人不同的是,宋齐丘“面试”时只说了二十个字,“养花如养贤,去草如去恶。松竹无时衰,蒲柳先秋落。”

一首别致的小诗,让徐知诰很是欣赏,于是便留宋齐丘在身边。

看见自己的养子收留了一个雄才多谋的人在身边,这让徐温很不高兴,他认为这种乱世,这种人留在身边始终是一个祸患。

于是徐温开始摸宋齐丘的底,打听到他寄住在石头大师的寺院内,立即拜托大师留心观察。宋齐丘嗅觉敏感,很快体会到徐温的用心,以韬光养晦之计自保,借酒色混淆石头大师的视听。这是宋齐丘的拿手好戏,喝得摇摇晃晃的,还拿些花街柳巷的淫词俚曲给和尚看。石头大师向徐温汇报:“姓宋的小子原来是个酒色狂徒,不值得忧虑。”

虽然自己主子的爹不喜欢自己,但是宋齐丘还是耐下性子来辅佐徐知诰。

918年,徐知诰被养父调任润州(今江苏镇江),徐知诰很不高兴,想辞职不干了。

这时,宋齐丘用拨火棍在炭灰上画了润州、扬州的简图,扬州旁注上“徐知训”三个字。徐知诰思索片刻,会心一笑,次日即启程赴职。

宋齐丘的意思其实是说,徐温将亲生儿子徐知训放在吴国的首都扬州,此人志大才疏,必会出事,而润州与扬州仅一江之隔,扬州若有事,可以迅速摆平。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徐知训被大将朱瑾所杀。扬州大乱,火光冲天。徐知诰在润州得报,立即引军渡江,杀了朱瑾,平息动乱。

从此,徐知诰的继承人地位稳固,宋齐丘自然跟着平步青云。

小脾气

927年,徐温身死,徐知诰独揽大权。

宋齐丘也当上了宰相。

又过了十年,吴帝杨溥脱下黄袍,让位徐知诰。宋齐丘献策,将废帝一家幽禁在泰州。

徐知诰改名李昪,成为南唐开国之君。

他虽然不是徐温的亲儿子,可脾气秉性却是一模一样。

在乱世生存久了,徐知诰发现不能让宋齐丘这个怪才太过耀眼,必须时不时打压一下,挫挫他的锐气和傲气。

可是,宋齐丘又是个暴脾气,忘记了官场上不可有个性,如果不低调、孤芳自赏,就会带来伤害。

他忘了以前礼贤下士的叫徐知诰,现在做皇上的是李昪——已然是李唐王室的子孙,承袭的是大唐王朝一脉——这主意还是宋齐丘出的呢。

徐知诰封官,对当年的“首席参谋长”宋齐丘,给他加司徒的空衔,位高,但无权,不准他参与政事。

宣读拜官制书,徐知诰称宋齐丘为“布衣之交”时,宋齐丘不顾朝礼,大声道:“臣是布衣时,陛下也不过是一名刺史,今做了天子,可以不用老臣了。”

他随即拂袖而去。

宋齐丘“拂袖”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徐知诰镇守润州时,在府邸后花园里的池塘上修建一座亭子,搭上木板。他与宋齐丘常在亭中议事,命人撤去木板,所议何事,外人不得而知。又或者,他们在堂上置一座灰炉,终日拥炉而坐,用炉灰写写画画,旋即抹去,将保密工作做到了极致。

宋齐丘性格急躁,“或议不合,则拂衣径起”。

史书上这样写徐知诰当时的反应,“烈祖(徐知诰死后的庙号)谢之,乃已”。

宋齐丘以为发个牢骚,耍个小脾气,皇帝肯定给个面子。

谁知皇帝已经不是当年的刺史了,不吃这一套。

宋齐丘无可奈何,只好回家喝闷酒。

饿死了

943年,徐知诰中毒而死,儿子李璟即位。

李璟,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南唐中主,“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的作者。他的宰相,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作者冯延已。

冯延已是宋齐丘的学生,才识远逊于师父。

不过,李璟也是才具平平,与冯延已倒是君臣相得,而担心宋齐丘计谋老辣,给自己下绊子。

于是,宋齐丘只好慨叹着“鸟尽兔死,弓藏犬烹”,归隐九华山了。

冯延己写写花间词还行,执政能力实在太差。

他当政期间,南唐先是进攻湖南,又进攻福建,以干戈为儿戏,“外乏师旅,内竭帑藏”。

南唐人恨极了冯延己,以及李璟宠爱的其他几位文臣——陈觉、魏岑、查文徽,称作“五鬼”。

他们都是宋齐丘的学生,又被称为“宋党”。

不可否认的是,当时南唐党争激烈。“宋党”的坏名声,有被对手抹黑的成分在内。敌对一派,以翰林学士常梦锡为首,孙晟、韩熙载等人为骨干。韩熙载,就是《韩熙载夜宴图》里的主人公。

此时,中原政局一变,后周世宗柴荣上台。

柴荣少年英雄,是五代君主中的佼佼者。历史学家的说法是,如果他多活十年,天下就是姓柴的,根本没有时任殿前都虞侯(相当于皇家侍卫队队长)赵匡胤什么事。

在位六年,柴荣南征北战,西败后蜀,北破契丹,南取南唐江北十四州。

“淮甸疆境弃如土芥”。李璟愤恨不已,将冯延己等人也如土芥一样抛弃了。

宋齐丘成了被殃及的池鱼,皇帝一纸诏书,将他软禁在九华山。

最后的一击来自敌党。

钟谟出使后周求和,回到金陵,告诉皇帝:“对方说了,‘朕与江南分义既定,然宋齐丘不死,殆难保其久永’。留着宋齐丘,总是个祸害。”

这显然是个谣言,栽赃嫁祸于柴荣。

但李璟相信了,随即命人断了宋齐丘的粮食供应。

959年正月,绝粮七日之后,宋齐丘被活活饿死,享年七十三岁。

他生前曾说:“至于千恳万端,只为饥寒两字。”

人们说,这是“自谶”。

还有一说,涉及因果报应——

因宋齐丘之策,杨吴废帝一家幽居泰州。李璟继位后,想想不放心,派人杀了废帝一家,就连幼童也未幸免。庐州(今安徽合肥)人李家明,时为乐部头(宫廷乐队领队),为讽词道:“安排唐祚革强吴,尽是先生作计谟;一个孩儿撂不得,让皇百口合如何?”宋齐丘见了,“惭感乃止”。而他晚年得子,也夭折了。

据说,宋齐丘机变如神,“可当十万兵”。

英雄一世,不过是梦一场。

后汉纪二(三)--第一谋士 拂袖宰相宋齐丘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后汉纪二(三)--第一谋士 拂袖宰相宋齐丘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42唐主以太傅兼中书令宋齐丘镇南节度使

43南汉主恐诸弟与其子争国,杀齐王弘弼、贵王弘道、定王弘益、办王弘济、同王弘简、益王弘建、恩王弘伟、宜王弘照,尽杀其男,纳其女充后宫。〔刘晟残同气而渎天伦,桀、纣之虐,不如是之甚也。〕作离宫千余间,饰以珠宝,设镬汤、铁床、刳剔等刑,号「生地狱」。尝醉,戏以瓜置乐工颈试剑,遂断其头。〔欧史,伶人谓之尚玉楼,即被斩之乐工也。断,音短。〕

44初,帝与吏部尚书窦贞固俱事晋高祖,雅相知重,及即位,欲以相,问苏逢吉:「其次谁可相者﹖」逢吉与翰林学士李涛善,因荐,曰:「昔涛乞斩张彦泽,〔事见二百八十三卷晋高祖天福七年。〕陛下在太原,尝重,此可相也。」

会高行周、慕容彦超共讨杜重威于邺都,〔遣二将讨杜重威事始上闺七月。〕彦超欲急攻城,行周欲缓以待其弊。行周女重威子妇,彦超扬言:「行周以女故,爱贼不攻。」由是二将不协。〔慕容彦超既以帝同产之亲而陵高行周,又诬行周以婚姻之故而缓贼,故不协。〕帝恐生他变,欲自将击重威,意未决。涛上疏请亲征。帝大悦,以涛有宰相器。九月,申戌,加逢吉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苏禹珪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贞固司空兼门下侍郎,涛户部尚书兼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窦贞固以司空拜相,而书于二仆射之次者,二苏旧相,贞固则亲相也。〕

戊寅,诏幸澶、魏劳军,〔澶,时连翻。劳,力到翻。〕以皇子承训东京留守。

45冯道、李崧、和凝自镇州还,〔白再荣等既逐契丹,冯道等乃得免而还。还,从宣翻,又如字。〕己卯,以崧太子太傅,凝太子太保。

47晋昌节度使赵匡赞〔是年秋七月,赵匡赞自河中徙长安。〕恐终不朝廷所容,冬,十月,遣使降蜀,请自终南山路出兵应援。〔终南山路,子午谷路也。〕

48戊戌,帝至邺都城下,舍于高行周营。〔人主亲戎,不为御营而舍于元帅之营,有入韩信壁夺军之意。高行周心迹无他,故不发。〕行周言于帝曰:「城中食未尽,急攻,徒杀士卒,未易克也。〔易,以豉翻。〕不若缓,彼食尽自溃。」帝然。慕容彦超数因事陵轹行周,〔数,所角翻。轹,郎击翻。〕行周泣诉于执政,掬粪壤实其口,〔示受陵辱而不敢言也。〕苏逢吉、杨邠密以白帝。帝深知彦超曲,犹命二臣和解;又召彦超于帐中责〔不明底彦超之罪,牵于爱也。〕使诣行周谢。

杜重威声言车驾至即降,帝遣给事中陈观往谕指,重威复闭门拒〔复,扶又翻;下同。〕城中食浸竭,将士多出降者。慕容彦超固请攻城,帝从。丙午,亲督诸将攻城,自寅至辰,士卒伤者万余人,死者千余人,不克而止。彦超乃不敢复言。〔死伤者众而城不克,则高行周持久以弊之之说为是,慕容彦超之语遂塞。〕

初,契丹留幽州兵千五百戍大梁,〔即萧翰所留也,见上五月。〕帝入大梁,或告幽州兵将变,帝尽杀于繁台下。〔繁台在大梁。丁度曰:繁台本师旷吹台,梁孝王增筑,曰繁台。薛史曰:繁台,即梁王吹台,其后有繁氏居其侧,里人乃以姓呼之。〕及围邺都,张琏将幽州兵二千助重威拒守,〔张琏入邺都助重威事始上七月。〕帝屡遣人招谕,许以不死;琏曰:「繁台卒,何罪而戮﹖今守此,以死期耳。」由是城久不下。十一月,丙辰,内殿直韩训献攻城具,帝曰:「城所恃者,众心耳。众心苟离,城无所保,用此何!」〔始用高行周之言。〕

杜重威叛,观察判官金乡王敏屡泣谏,不听。〔金乡县,唐初属济州,后属兖州。九域志:属济州,在州东南九十里。〕及食竭力尽,甲戌,遣敏奉表出降。乙亥,重威子弘琏来见;〔见,贤遍翻;下同。〕丙子,妻石氏来见,石氏,即晋宋国长公主也。〔长,知两翻。〕帝复遣入城。丁丑,重威开门出降,城中馁死者什七八,存者皆両瘠无人状。〔両,乌黄翻。瘠,秦昔翻。〕张琏先邀朝廷信誓,诏许以归乡里,及出降,杀琏等将校数十人;纵其士卒北归,将出境,大掠而去。〔幽州兵将出魏州之境,去汉兵既远,心无所惮,遂大掠,逞其忿而去。将,即亮翻。校,户教翻。〕

郭威请杀重威牙将百余人,并重威家赀籍以赏战士,从。以重威太傅兼中书令、楚国公。重威每出入,路人往往掷瓦砾诟〔以其历藩镇则贪黩无厌,为将则卖国殄民也。为杀杜重威,市人噉其肉张本。诟,苦候翻,又许候翻。〕

臣光曰:汉高祖杀幽州无辜千五百人,非仁也;诱张琏而诛,非信也;杜重威罪大而赦,非刑也。仁以合众,信以行令,刑以惩奸;失此三者,何以守国!其祚运不延也,宜哉!(本就不是政治家

49高行周以慕容彦超在澶州,固辞邺都;〔澶、魏相去百五十里。行周、彦超既交恶,接境而处,必不相安,故力辞。〕己卯,以忠武节度使史弘肇领归德节度使,兼侍卫马步都指挥使,义成节度使刘信领忠武节度使兼侍卫马步副都指挥使,徙彦超天平节度使,并加同平章事。

50吴越王弘倧大阅水军,赏赐倍于旧;胡进思固谏,弘倧怒,投笔水中,曰:「吾财与士卒共,奚多少限邪!」〔为胡进思废弘倧张本。〕

51十二月,丙戌,发邺都。〔发自邺都而归大梁。〕

52蜀主遣雄武都押牙吴崇恽,〔雄武都押牙,秦州都押牙也。恽,于粉翻。〕以枢密使王处回书招凤翔节度使侯益。〔处,昌吕翻。〕庚寅,以山南西道节度使兼中书令张虔钊北面行营招讨安抚使,雄武节度使何重建副〔张虔钊以潞王之乱,攻凤翔而败,降蜀。何重建以契丹入中国降蜀,故蜀主用之。重,直龙翻。〕直徽使韩保贞都虞候,共将兵五万,虔钊出散关,重建出陇州,以击凤翔;〔既遣使招侯益,又随之以兵临胁之。〕奉銮肃卫都虞候李廷珪将兵二万出子午谷。以援长安。〔从赵匡赞之请也。〕诸军发成都,旌旗数十里。

53辛卯,皇子开封尹承训卒。(魏王刘承训,字德辉,高祖刘知远之长子也。少温厚,美姿仪,高祖尤钟爱。在晋累官至检校司空,国初授左卫上将军。高祖将赴洛,命承训北京大内巡检,未几,诏赴阙,授开封尹、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以天福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薨于府署,年二十六。高祖发哀于太平宫,哭之大恸,以至于不豫。是月,追封魏王。归葬于太原。)承训孝友忠厚,达于从政,人皆惜〔史言承训死而汉祚蹙。〕

54癸巳,至大梁。

55威武节度使李孺赟与吴越戍将鲍修让不协,谋袭杀修让,复以福州降唐;修让觉,引兵攻府第,〔复,扶又翻。府第,福州府署也。〕是日,杀孺赟,夷其族。〔李仁达据福州事始见二百八十五卷晋齐王开运二年。史言狂狡反复者终死于人手。〕

56乙未,追立皇子承训魏王。

57侯益请降于蜀,使吴崇恽持兵籍、粮帐西还,〔还,从宣翻,又如字。〕与赵匡赞同上表请出兵平定关中。

58己酉,鲍修让传李孺赟首至钱塘,吴越弘倧以丞相山阴吴程知威武节度事。

59吴越王弘倧,性刚严,愤忠献王弘佐时容养诸将,政非己出,〔按欧史:吴越王钱镠以徐绾之乱,使子元瓘质于宣州,以胡进思,戴恽等自随。元瓘嗣立,用进思为大将。元瓘卒而弘佐立,进思以旧将自待,甚见尊礼。及倧立,颇卑侮之,进思不能平。〕及袭位,诛杭、越侮法吏三人。〔「侮」,当作「舞」。〕

内牙统军使胡进思恃迎立功,干预政事;弘倧恶〔恶,乌路翻。〕欲授以一州,〔欲夺其兵权而远之。〕进思不可。进思有所谋议,弘倧数面折。进思还家,设忠献王位,被发恸哭。〔数,所角翻。折,之舌翻。被,皮义翻。〕民有杀牛者,吏按,引人所市肉近千斤。〔近,其靳翻。〕弘倧问进思:「牛大者肉几何﹖」对曰:「不过三百斤。」弘倧曰:「然则吏妄也。」命按其罪。进思拜贺其明。弘倧曰:「公何能知其详﹖」进思踧踖对曰:〔踧,子六翻。踖,子昔翻。〕「臣昔未从军,亦尝从事于此。」进思以弘倧知其素业,故辱,益恨怒。〔此褚遂良所以戒唐太宗穷张玄素也。〕进思建议遣李孺赟归福州,〔见上七月。〕及孺赟叛,〔谓复欲降唐也。〕弘倧责,进思愈不自安。

弘倧与内牙指挥使何承训谋逐进思,又谋于内都监使水丘昭券,〔按薛史:吴越王镠,母水丘氏,昭券盖外戚也。〕昭券以进思党盛难制,不如容,弘倧犹豫未决。承训恐事泄,反以谋告进思。〔古人有言,「需者事之贼。」弘倧犹豫不决,故何承训惧而生心。泄,息列翻。〕

庚戌晦,弘倧夜宴将吏,进思疑其图己,与其党谋户乱,帅亲兵百人〔帅,读曰率;下同。〕戎服执兵入见于天策堂,曰:「老奴无罪,王何故图﹖」弘倧叱不退,左右持兵者皆愤怒。弘倧猝愕不暇发言,〔乘左右之愤怒而用之,以顺讨逆,何畏乎胡进思!是以人贵于有胆决。〕趋入义和院。进思锁其门,矫称王命,告中外云:「猝得风疾,传位于同参相府事弘俶。」进思因帅诸将迎弘俶于私第,且召丞相元德昭。德昭至,立于帘外不拜,曰:「俟见新君。」进思亟出褰帘,〔褰,起虔翻。〕德昭乃拜。

进思称弘倧命,承制授弘俶镇海、镇东节度使兼侍中。弘俶曰:「能全吾兄,乃敢承命。不然,当避贤路。」进思许。弘俶始视事。

进思杀水丘昭券及进侍鹿光铉。水丘昭券(?-947),五代临安人。为人厚道,知书达理。吴越国武肃王钱镠婆、母两代出自水丘氏家族。在忠献王钱佐时任内衙都监使。后晋开运三年(946),南唐将领李景率军攻福州,闽中大乱,闽将李达来吴越国求救。吴越诸将欲以路远难相拒,水丘昭券则从长远利益考虑,力劝钱佐发兵相救。后由水丘昭券掌管用兵事宜。后汉天福十二年(947)三月,大败南唐军,巩固吴越国东南边境。六月,忠逊王钱倧继位,内牙统军使胡进思等专横无理。忠逊王与何承训谋划,拟将胡进思驱逐出境。水丘昭券认为"进思党盛,未可猝去,不如姑容之,以待日后解决"。忠逊王犹豫不决。何承训将此事告诉胡进思。胡进思废除忠逊王,另立钱俶为忠懿王,水丘昭券被害。进侍,吴越所置官在王左右者也。〕光铉,弘倧舅也。进思妻曰:「他人犹可杀;昭券,君子也,柰何害!」〔史言妇人智识有过于丈夫者。〕

60是岁,唐主以羽林大将军王延政安化节度使鄱阳王,镇饶州。〔唐盖置安化军于饶州。王延政降唐见二百八十四卷晋齐王开运二年,南唐之保大三年也。〕

干佑元〔(戊申、九四八)〕

1春,正月,乙卯,大赦,改元。

2帝以赵匡赞、侯益与蜀兵共寇,患。会回鹘入贡,诉称党项所阻,〔自唐长兴以来,西路党项部族劫掠使臣及外域进奉,唐虽遣兵讨之,莫能遏止。党,底朗翻。〕乞兵应接。诏左卫大将军王景崇、将军齐藏珍将禁军数千赴,因使之经略关西。〔因应接回鹘使者之名以出师,实则经略关右。〕

晋昌节度判官李恕,久在赵延寿幕下,延寿使之佐匡赞。匡赞将入蜀,恕谏曰:「燕王入朝,〔【章:十二行本「朝」作「胡」;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岂所愿哉!〔言赵延寿受囚锁于契丹而入北。〕今汉家新得天下,方务招怀,若谢罪归朝,必保富贵。入蜀非全计也,『蹄涔不容尺鲤』,(刘曜言。涔,锄针翻。蹄涔,谓牛马所践迹,因而渟水处也,非盈尺鲤所可容身;以喻蜀小国,势不能容赵匡赞。〕公必悔。」匡赞乃遣恕奉表请入朝。景崇等未行而恕至,帝问恕:「匡赞何附蜀﹖」对曰:「匡赞自以身受虏官,〔谓先受契丹主耶律德光之命镇河中府。〕父在虏庭,〔父,谓赵延寿。〕恐陛下未察,故附蜀求苟免耳。臣以国家必应存抚,故遣臣来祈哀。」帝曰:「匡赞父子,本吾人也,不幸陷虏。今延寿方坠槛〔赵延寿为契丹所锁,事见去年五月。〕吾何忍更害匡赞乎!」即听其入朝。侯益亦请赴二月四日圣寿节上寿。〔五代会要:帝生于唐干宁二年二月四日。〕景崇等将行,帝召入卧内,敕曰:「匡赞、益心,皆未可知。汝至彼,彼已入朝,则勿问;若尚迁延顾望,当以便宜从事。」

3己未,更名暠。〔更,工衡翻。暠,古老翻。〕

4以前威胜节度使冯道太师。

5壬戌,吴越王弘俶迁故王弘倧于衣锦军私第,〔迁于临安私第也。〕遣匡武都头薛温将亲兵卫。潜戒曰:「若有非常处分,皆非吾音,当以死拒。」〔处,昌吕翻。分,扶问翻。弘俶知胡进思必谋杀弘倧,故密约敕薛温使知所备。为进思害弘倧而不克张本。〕

6帝自魏承训卒,悲痛过甚。甲子,始不豫。

7赵匡赞不俟李恕返命,已离长安,丙子,入见。〔离,力智翻。见,贤遍翻。〕

王景崇等至长安,闻蜀兵已入秦川,〔自大散关以北达于岐、雍,夹渭川南北岸,沃野千里,谓之秦川。〕以兵少,发本道及赵匡赞牙兵千余人同拒〔本道,谓晋昌一道。〕景崇恐匡赞牙兵亡逸,欲文其面,微露风旨;军校赵思绾,首请自文其面以帅下,〔文其面以军号,则亡逸无所至。校,户教翻。帅,读曰率。〕景崇悦。齐藏珍窃言曰:「思绾凶暴难制,不如杀。」景崇不听。思绾,魏州人也。〔为赵思绾据长安反张本。〕

蜀李廷珪将至长安,闻赵匡赞已入朝,欲引归,王景崇邀,败廷珪于子午谷。〔败,补迈翻;下追败同。〕张虔钊至宝鸡,诸将议不协,按兵未进;侯益闻廷珪西还,因闭壁拒蜀兵,虔钊势孤,引兵夜遁。景崇帅凤翔、陇、邠、泾、鄜、坊兵追败蜀兵于散关,俘将卒四百人。〔李廷珪、张虔钊二军,皆蜀主去年十二月所遣。帅,读曰率。鄜,音夫。败,补迈翻。〕

8丁丑,帝大渐。杨邠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忠武节度使刘信,立遣镇。〔刘信以从弟之亲典侍卫,故杨邠忌之,遣就镇许州。〕信不得奉辞,雨泣而去。〔涕泣如雨,谓之雨泣。〕

帝召苏逢吉、杨邠、史弘肇、郭威入受顾命,曰:「余气息微,不能多言。承佑幼弱,后事托在卿辈。」又曰:「善防重威。」〔谕以诛杜重威也。〕是日,殂于万岁殿,刘知远(895年-948年),即后汉高祖,太原人,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其祖先本为沙陀部人,世居太原。后更名刘暠,天福十三年(948年)正月因病崩于万岁殿。谥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后汉高祖睿陵,位于今禹州市西北三十公里的柏嘴山之阳。年五十四。薛史:梁受禅,以大梁万岁堂为万岁殿。逢吉等秘不发丧。

庚辰,下诏,称:「重威公子,因朕小疾,谤议摇众,并其子弘璋、弘琏、弘璨皆斩。晋公主及内外亲族,一切不问。」〔晋公主,石氏,杜重威之妻。〕磔重威尸于市,杜重威(?-948),因避后晋出帝讳,又名杜威,朔州(今山西省朔县)人,五代后晋大臣。晋高祖石敬瑭的妹婿,封舒州刺史。先后率军讨伐张从宾、范延光、安重荣,以功被拜为潞州节度使,加平章事,后升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后任成德军节度使。契丹南下时,为晋军主帅,率十万兵马投降,拜为太傅。后汉刘知远称帝后,拜为太尉、归德军节度使,不敢受命,固守城池不出。后被迫举城投降。刘知远死后,杜重威及其全家被后汉众臣所杀。市人争啖其肉,〔啖,徒滥翻。怨杜重威卖国,引虏入汴,而都人被其毒也。〕吏不能禁,斯须而尽。

二月,辛巳朔,立皇子左卫大将军、大内都点检承佑周王,同平章事。有顷,发丧,宣遗制,令周王即皇帝位。时年十八。

9蜀韩保贞、庞福诚引兵自陇还,〔韩保贞亦蜀主去年十二月所遣。还,从宣翻,又如字。〕要何重建俱西。是日,保贞等至秦,分兵守诸门及衢路,重建遂入于蜀。〔要,一遥翻。天福十二年,何重建附蜀,至是蜀兵劫与俱西。〕

10丁亥,尊皇后曰皇太后。

11朝廷知成德留后白再荣非将帅才,庚寅,以前建雄留后刘在明代

12癸巳,大赦。〔即为十三日而肆赦。〕

13吴越内牙指挥使何承训复请诛胡进思及其党。〔复,扶又翻。〕吴越王弘俶恶其反复,且惧召祸,乙未,执承训,斩〔恶,乌路翻。何承训泄弘倧之谋以陷君于幽废,而又请弘俶诛胡进思,谁敢复与之谋乎!〕

进思屡请杀废王弘倧以绝后患,弘俶不许。进思诈以王命密令薛温害,温曰:「仆受命日,不闻此言,不敢妄发。」进思乃夜遣其党方安二人踰垣而入,弘倧阖户拒,大呼求救;〔呼,火故翻。〕温闻,率众而入,毙安等于庭中。入告弘俶,〔自临安入钱唐告其事。〕弘俶大惊,曰:「全吾兄,汝力也。」

弘俶畏忌进思,曲意下〔下,户嫁翻。〕进思亦内忧惧,未几,疽发背卒。胡进思,湖州人。故屠牛为业,已从军,隶镇海军戏(通"麾")下。文穆王质于宣州田頵所,进思与戴恽亲随左右,履危机者数矣。文穆王立,推旧恩用进思为大将,稍迁右统军使。及忠献王继王位,王年少,进思以旧将自待,甚见尊礼,始与阚璠昵,恃权专横。又与程昭越密谋出璠于外,其弄权反复,盖天性然也。忠逊王嗣立,性刚严,颇狎侮进思,进思不能平。会忠逊王大阅水军,赏赐倍于旧日,进思固谏,以为太厚,忠逊王怒掷笔水中曰:"以物与军士奚多少之限邪?"进思大恨而退。进思常有所谋议,忠逊王数面折之。进思还家设忠献王位,被髪恸哭。民有杀牛者,吏按之,引人所市肉近千斤。忠逊王顾进思曰:"牛大者肉几何?"对曰:"不过三百斤。"王曰:"然则吏妄也。"因问进思何能知其详,进思踧踖曰:"臣昔常从事于此。"进思以忠逊王知其素业,故辱之,益惭恨。又,进思初建议遣李孺赟归闽,俄孺赟叛,忠逊王切责之,进思益不自安。及岁暮,画工献钟馗击鬼图,忠逊王以诗题图上,进思见之大悟,知王决于杀已矣。会忠逊王与水丘昭劵、何承训谋逐进思,而承训反泄之进思,进思遂拥内牙兵锢忠逊王于义和院,迎忠懿王立之。忠懿王畏忌进思,曲意为之下。进思数请除废王,忠懿王不许。进思于是亦内忧惧,居无何,疽发背卒。弘倧由是获全。

14诏以王景崇兼凤翔巡检使。景崇引兵至凤翔,侯益尚未行,景崇以禁兵分守诸门。或劝景崇杀益,景崇以受先朝密旨,〔密旨,谓高祖卧内便宜从事之命也,见上。朝,直遥翻;下同。〕嗣主未知,或疑于专杀,犹豫未决。益闻,不告景崇而去,景崇悔,自诟。〔诟,古候翻,又许候翻。〕戊戍,益入朝,隐帝问:「何故召蜀军﹖」对曰:「臣欲诱致而杀。」帝哂〔诱,音酉。哂,矢忍翻。笑不坏颜为哂。〕

15蜀张虔钊自恨无功,癸卯,至兴州,凓忿而卒。张虔钊(882-948)辽州(山西昔阳县)人。后蜀名臣。后唐时,任西道节度使,在凤翔攻潞王李从珂,部下反叛,逃到成都。当时兴元已被孟知祥占据,于是拜虔钊本军节度使、同平章事,虔钊固辞不行。广政初年,加兼中书令。不久,虔钊任北面行营招讨安抚使,进攻凤翔,侯益投诚。后侯益复叛,虔钊孤军深入,援绝逃还,惭愧愤怒而死。自散关还至兴州也。张虔钊盖不知可否,不度利钝,而急于求功之人,观其攻王都于定州,攻潞王于凤翔,皆急于求胜而败可知已。恚,于避翻。〕

16侍卫马步都指挥使、同平章事史弘肇遭母丧,不数日,复出朝参。〔复,扶又翻。居丧而经营起复,已得罪于名教;未起复而自出朝参,虽史弘肇武人无识,亦可见朝章之紊。朝,直遥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