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年公考终于上岸,大神考生分享心得,从选岗到面试都有窍门

 昵称7496105 2019-08-17

5年公考终于上岸,大神考生分享心得,从选岗到面试都有窍门

一、想闯荡是因为正青春

我是四川人,2013年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到企业工作。那时我满腔热血,总觉得企业是最大最公平的舞台,要用自己的拼搏赢得一片天地。现在回想,觉得那句话形容的正好:你还太年轻!

家人都是吃公家饭的,也会不停的在我耳边念叨:你要么去考个老师,有寒暑假;要么去考个公务员,对象都好找一些。

那会在我心里,公务员和老师都意味着,每天按部就班,一眼能看到老,这两个身份等于死板、静止、枯燥。后来和无数考友交流都感叹,原来,一眼看到老的生活,才是真的生活。其他的不过是生存。

5年公考终于上岸,大神考生分享心得,从选岗到面试都有窍门

二、从110—150,从打酱油到放弃

2013—2014年,在家人的催促下,我报名参加过几次省考。因为内心的不甘,并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偶尔周末或者夜晚刷上30道题,都觉得自己非常努力。结果不会说谎,每次都是110分到120多分,无论申论还是行测都没有上过70分。

2015年之前,省考能进面试的分数其实并不高,130多分考成都都大有希望。所以这不上不下的分数给了我错觉,觉得自己天资聪慧,只是时运不济。

假装很努力,让我错过了考公的黄金期。

转折点来自2015年的一件大事:我有了那个想要照顾,需要呵护的人。频繁的出差和不稳定的工作,让我难以兼顾。

2015年,我开始认真的研究每一次招考信息,分析职位;无论笔试还是面试,我都不想闭门造车,开始进行了系统学习。

2015年的那次考试,我的笔试接近150,那一刻我很平静,也许是努力太久,以至于到达人生巅峰,也不觉得心动了。面试也非常顺利的通过了,但我在体检后选择了放弃。

放弃的理由很简单:未来的工作既不能让我开心,也不能让我有钱。当然他,也可能是膨胀了,总觉得自己还能有更好的岗位。

却不知,现实总是会给膨胀者响亮的耳光。这次的等待有些长。

5年公考终于上岸,大神考生分享心得,从选岗到面试都有窍门

三、蛰伏后的曙光

2016—2019年里,我又参加了无数次考试,应了那句话:逢编必考。

这些考试里,有的是没有合适的岗位,纯属练手;有的是岗位水深,遗憾落马;还有的是不符合预期,上岸后又选择跳下去。

今年6月,成都事业单位再次招大招550人,我又一次下水参战了。

选岗位

当时纠结的岗位有3种:市属的几所高职院校、老年大学、景点类。

家人建议我选老年大学,认为轻松;我想选大学,但担心水深。最后做了折中,选择了景点岗位。

现在看来,选择的确比努力更重要。老年大学,是报考人数排名前三的岗位,招2个人,接近1300人报名。高职院校,据说待遇相当感人。

笔试

作为一个老司机,无论是公基还职测,基本的知识点都已经眼熟万分,只是在具体案例运用的时候,还有些模糊不清的地方。这些问题,除非是再去读一次法学专业,否则很难解决。

于是,我选择了不走寻常路:公基,把主要的经历放在了知识点熟记和时政热点的记忆;职测,每天刷50道题保持手感。

笔试出结果那天,我再次感谢了自己的选择,因为有专业限制,中上的分数也成了岗位第二名。这就已经够了,作为一个老司机,面试不得虚!

面试

2016-2018年,我参加过四五家机构的面试班,虽然有协议班加持,但也算付出了不小的成本。虽然最后没有上岸,但这些经历都让我觉得挺值,不吹也不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学习如果不是自己够努力费心,那就得费钱,见效快。

这次面试,我已经不再报班,因为所有的知识点都还记忆犹新,要的不过就是内练自信,外练正气。

无论是候考,还是面试结束后,我没有和任何人聊天,但我选择默默的看贴吧、论坛来知道一切可能的消息。(大神就是这时了解到小帮主的,嘻嘻)

【金标尺说】过程已经过去,结果就是已经上岸,大神依然还在纠结这次是要放弃,还是上岸。(唉,能选择也是要靠实力的呀!不知多少小伙伴也要有这要的纠结~)

再次感谢大神的垂青!能给金标尺来信,真是棒棒哒!

不是每个人都是大神,我们都曾经希望自己是深藏不露的扫地僧,结果我们真的就是个平平无奇的扫地人。所以,小伙伴么,还是要继续加油冲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