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每周投入6小时培养一项运动特长,到底值不值?

 夜未央kdxnts9q 2019-08-18
播放GIF
南京英孚青少儿英语于2002年成立,16年来深耕南京。专注3-18岁孩子英语教育,英语启蒙、英文阅读兴趣、考试学习、出国留学来英孚就够了。我们的运行及管理遵照EF全球统一模式。50年专业英语教育经验值得信赖,关注英语,关注孩子。

李稻葵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见多识广,常常发表在教育上的见解。关于运动教育,李教授有段名言:

体育和竞技对训练孩子的一些重要素质非常重要,如果在孩子成绩过得去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一点符合身体特长的技能,适当多参加一些体育比赛,这将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他们的心智禀赋,孩子会终身受益无穷。

道理我们都懂,可回到现实中,随着孩子年级升高时间趋紧, “要不要让孩子投入大量时间培养一项运动特长” ,回答这个问题真的就不那么简单了...

正方观点:投入多,收获也大,值得!

@小D008

课余时间、假期都投入到了体育训练上!

先说说我家娃的经历。孩子一上小学就开始参加校队训练,每周三次,每次两个小时,寒暑假有集训。二年级加入了业余体校,开始了另外一项运动的专业训练,每个周末、寒暑假和长假,都在训练。我们坚持过集体球类项目和高山滑雪

三年级后,校内学习强度难度都开始加大,两个体育专项训练强度和时间都开始加码,时间开始捉襟见肘,可以说我们全部的课余时间、全部的假期都投入到了体育训练上!别人的假期可以丰富多彩,我们的假期可以说除了春节,剩下的日子全部都在训练场上!

课余没有太多时间学习,说不影响学习是假的,三下孩子就出现过一小段时间成绩下降,被我暂停了一段时间的体育训练,抓学习。

好在孩子课内学习很快就赶上来了,期末考试成绩非常不错,学习上的课外考级也高分通过。从投入时间上看学习成绩,效率非常高。

如今四年级了,两个体育专项的训练出现了冲突,我们权衡再三,不得不放弃了校队的训练,专心练体校的项目,不过也挤时间增加了一些其他体育项目的学习,扩展兴趣。

心理上、学习上,收获好多!

最大的收获,是心理上的。因为经常打比赛,难免会有失误,孩子练就了强大的心理素质,两轮比赛,第一轮完全失误的情况下第二轮都可以反超,以至于很多时候对手第一轮领先很多都不敢轻言一定会赢得比赛!

这种心理素质平移到学习上,就变成了哪怕孩子成绩出现了低谷,遇到了挫折,出现了落后,被老师不认可,孩子都能特别乐观的应对,稳扎稳打,不断赶超,这点让班主任都很佩服。我相信这样的心理素质,会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其他的收获,如身体素质上,集体生活上,战略战术布局上…也都是收获颇多。

方法得当,训练和学习能平衡

孩子在业余体校,也就是主业是学习,副业是训练,这点从孩子最初参加体育训练时我就和孩子讲明白了,只有学习好了,才能踏实的拓展课外。孩子语数都是零基础上的小学,一直到现在,学习成绩都能保持名列前茅,也一直都是班干部、少先队干部,威信也是树立的不错。

我和孩子的主教练一直保持了非常顺畅的沟通,可以说是建立了非常不错的信任关系。主教练非常明白我对孩子学习的重视,和对训练效率的期望,以至于在安排假期训练时都会专门安排出学习、阅读的时间,孩子一到假期整月整月的离家训练,也能保持一定的学习量和阅读量,假期作业孩子也经常是全班第一个完成的。这也是从体校角度的家校携手吧!

由于孩子周末、假期都不在家,所以我们在选择课外班时,也是以网课为主,可以说为了寻找适合孩子的网课老师,我没少做研究和追踪,孩子现在英语、数学,都是网课学习,兴趣一直保持的不错,网课作业也一直在坚持做,遇到难题也很愿意花时间去思考和研究。

除此之外,我们还一直在平日晚上坚持学习围棋和钢琴,当作业余爱好来学的,孩子很喜欢,虽然学习训练已经非常忙了,依然坚持要挤时间将这两项爱好继续下去,这两项爱好必要的考级我们也一直在参加。

坚持训练到中学,不是问题!

训练挤占了孩子学习的时间,换个角度看,正是一个训练孩子时间管理、效率管理的契机。这点孩子还不能做得很好,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孩子也在不断的进步。最近一次学校家长会上,班主任就曾经和我说过,课间休息,无论其他孩子怎么闹,我家孩子都能专心的坐在课桌旁写作业,不受干扰,这是进步了!时间管理好了,坚持专业训练到中学,甚至高中,都不是问题。身边的朋友也有专业训练坚持到高三,高考裸分进top2高校的。

私心上讲,我觉得喜爱体育运动的孩子大都比较阳光,我希望孩子能有阳光的性格,更希望孩子的朋友们也都是阳光的。未来能遇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或另一半,也是不错的。好吧,我想多了!

最后再说一句,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选择。何不把正反面都分析给孩子,听听孩子的意见呢!

反方观点:成绩好体育也好,很少孩子能办到!

@大熊 孩子10岁

成绩好体育也好,只有很少数孩子能办到

大家举了很多例子,体育好成绩也好。首先那只能高智商的少数孩子能够办到,那真的是学有余力。顶尖大学要选择这样体育生就是因为有时间大量砸在体育上还能成绩不错证明了孩子智商超群。这和奥数选拔孩子一样的道理。都是挑智商高的。如果想走这条路爬藤,先测试一下孩子智商。再看看家庭财力,就能一目了然了。

我有朋友娃花了一千万培养娃打高尔夫进了全美前十五,学习成绩私立寄宿高中第一名。考上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

没有体育天赋的其他朋友的孩子也有靠成绩进入顶尖大学的。投资就要少很多。当然他们体育也绝对不会渣,只是没达到专业水准。

锻炼职场未来合作能力,重视的时团队合作运动,单打独斗的跆拳道并不会胜出。高考改革,现在考的是太极拳游泳,而不是跆拳道。未来自主招生也是中国文化内涵体育项目更吃香。

全心投入专业训练,学业成绩还名列前茅这样的孩子有多少?反正我没见过,都是听传说。我所有见过的都是读不成书,家长无奈选择体育路线的。但凡有能力读书,周围的家长没有这么早就决定专业路线的。可能圈子不同吧。

体育上砸太多时间得不偿失...

三年级了,用老师的说法,不想走专业路线,那么选兴趣班的原则就是一个成绩如何?学校不错,成绩名列前茅可以选。

普小,成绩名列前茅可能都不能大意,学校间的极差太大了。会出现花友们调侃的'浮冰'和'赤潮'现象。这样的娃去专业学体育,基本也是放弃走考学的路了。

如果智商很高,遗传基因很好的家长说孩子投入在体育上多少时间都是值得的,我却不敢追随。我家资质只能是中等,在学业上是需要时间积累和勤奋努力才能和学霸们并驾齐驱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体育上,她的优势就消失了。体育未必出类拔萃,学业却一落千丈了。这个险我不敢冒。

从小经过训练的感统能力却是娃胜出的助力,对体育我也是相当青睐。但是学业才是主角,是最爱。

我很清楚娃的定位,就是要不懈努力进入全市第一军团。学业水平以全市第一军团的娃水准来要求。而不是局限本校鸡头。家长这种全局还必须很早就有。

体育课内拿满分就行。不需要专业水准。我家体育有基础,课内拿满分是不难的,未来需要考什么就练习什么。游泳也好,太极拳也好,我家都有基础,把自己体育天赋和时间花在刀刃上。

运动对学业的好处,其实音乐,舞蹈,绘画等等都是一样具备的。如果从小进行大量专业武术训练。孩子就没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东西,有更广阔的视野,未来有更多包容,能交各行各业朋友。我会选择娃接触多方面,培养综合素养。这都需要时间,我不能把娃时间全部砸在体育训练上。

体育生可以降分录取,我也知道。如果从小这些时间花在学习上,根本可以不指望体育降的几十分。我家可以凭成绩取胜,又何必走什么专业路线?花时间运动我肯定是支持,绝大部分时间投入专业训练我是反对的。

做一个专家里的多项体育爱好者,对我家足矣。我对体育类冠军比较无感,我清楚满身伤痛是需要娃后半辈子默默自己承担的,不忍心。所谓成功必须付出代价,我宁愿付出的是脑力代价。

所谓因材施教,是家长根据孩子资质,自身财力,时间,资源,为孩子选一条适合的道路。剑走偏锋,我们这种家庭是行不通的。

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欢迎投票和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