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北竟有6座穿越千年的石窟,隐藏着殿堂级的人文风光!

 快乐的合欢 2019-08-18

說到石窟,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中國四大石窟”。殊不知,陝北才是中原北方晚期石窟集中的地區,也是石窟寺、造像碑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

目前,全省已發現北魏至明清的石窟350餘處,宋代及其以後的就佔到了三分之二。

第二敦煌

钟山石窟

陝西子長在歷史上為古絲綢之路北線的必經之道,子長的鐘山石窟始建於晉太和年間,總共有十八窟,現已發掘五窟。

拱形的門洞由一塊塊巨大的石頭層層壘成,千百年時光的雕蝕已經顯得有些蒼老。

放眼望去石柱四周和石窟四壁均密無間隙地刻滿了數層浮雕,這些浮雕均以佛教故事為主。

窟內大大小小雕像,全部妝彩,尤以主像群最精,均以泥金彩繪,金碧輝煌,錯落有致,形象鮮明。

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中窟,其內有大小佛像一萬多尊,人稱萬佛岩。

這個靜卧於黃土高原重山中的石窟群,最為人稱道的是所有造像全部利用洞中岩石雕刻而成,石窟渾然一體,緊密相連,證實了石窟藝術“拓雕”的存在。

西夏罗兀城遗址上的石窟

榆林悬空寺石窟

榆林的懸空寺位於榆林鎮川鎮石崖底村西的西夏羅兀城遺址山崖上,因是在山崖上層層鑿窟而建,遠遠望去如半掛在山間,故而得名懸空寺。

初看榆林懸空寺雖不及山西大同的懸空寺懸、巧、妙,但是順着台階拾級而上,才會發現榆林懸空寺的景觀一樣令人嘆為觀止。


图片来自:带猫遛弯的鼠

據資料記載,這裡是西夏羅兀城遺址的組成部分,寺內共有石窟廟宇十多處,其中萬佛洞規模最為龐大,古迹保存完整,壁畫精美絕倫。


图片来自:带猫遛弯的鼠

不僅有僧人、佛陀的造型,更有道人、真武、聖母等造型,堪稱是融合了佛、道文化於一體的寺廟,在眾多的石窟之中也是極為罕見。

释迦、老子和孔子供奉一堂

石泓寺石窟

石泓寺石窟又稱川子河石窟,位於延安市富縣城西65公里直羅鎮川子河北岸。始建於隋代大業年間,唐、宋、元、明歷代斷斷續續建造了一千餘年。

最後建成的7座石窟一字排開,石如刀切。石窟以年代之久、規模之大、造像之多、雕刻之細而遠近聞名。


图片来自:无尽藏影像基地

石泓寺石窟表現了我國不同時代的雕刻藝術,使其石窟有着獨特的風格。造像從雕刻和構圖上都有很高的藝術造詣。

图片来自:无尽藏影像基地

石泓寺石窟與鐘山石窟、萬佛寺石窟、千佛寺石窟被譽為陝北四大石窟。

清凉山上的美妙绝伦

万佛寺石窟

图/刘晓华

清涼山位於延安市東北,山上保存有自隋唐至清代的各類石窟,其中借山勢而建的萬佛洞是最大的石窟。

图/刘晓华

窟內四周牆壁上雕刻有神態各異的大小佛像萬餘尊。有人認為此石窟最早開鑿於隋唐時代,興盛於宋,而在金元明幾代都曾重新修復過。

人物雕刻的新高度

黄陵万安禅院

黃陵雙龍萬安禪院,又名石空寺,千佛洞石窟,位於黃陵縣城48公里處的雙龍鎮峪村,是宋代佛教寺院石空寺所屬石窟。

石窟在半山腰,沿着台階可直接來到石窟門口。禪院只有一個大型造像窟。石窟前部有甬道;正室內中央為一凹形佛壇,和四壁構成內、外槽。  


图片来自:耶律一溜烟

窟內的人物造像神態各異,維妙維肖,或掩面大哭、或捶胸頓足、或手拂佛腳。雕刻比例準確、刀法流暢、質感強烈,手、足、頭的雕刻已達到很高藝境堪為雕刻藝術中的珍品。

悬崖之中的信仰

哈拉寨石窟寺


陝西最北的府谷縣哈拉寨石窟寺,地處哈鎮陳家圪堵村石窯溝。南依長城,東鄰黃河。

石窟寺建在東西走向的石窯溝懸崖峭壁之上的石窟內,窟內有藏傳佛教浮雕菩提塔、佛像及數行六字真言梵文字,還有藏文、蒙文譯音文字。

經專家考證,在此出現的梵文、藏文、蒙文及浮雕佛像,均屬為藏傳佛教的典型作品,是蒙古人的遺留文物。

當然上面只是陝西石窟藝術中的一小部分

一張圖讓你了解陝西石窟藝術


来源: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