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晋纪四(三)--张遇贤赤军起义  

 zqbxi 2019-08-18

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

 公元917年,广西和粤西的军人首领刘龚在广州建立了南汉政权。许多北方人被迫逃到安定的岭南,岭南地区人口急增。

南汉末期,南汉政权开始腐败,引起老百姓的不满。公元941年7月,博罗县张遇贤率众起义。张遇贤初为小吏。在博罗一巫家,自称是第十六罗汉。光天元年(942)七月,在循州(广东龙川)杀刺史刘传,被推为首领,称中天大国王(一作中天八国王),年号永乐。署置百官,由黄伯雄为副,以僧景全为谋主,攻克番禺(广州)以东大部州县,众达十余万人。继向惠州、潮州(今属广东)海隅地区扩展。

 南汉殇帝刘玢命越王刘弘昌为都统,循王刘弘呆为副,率禁军前往镇压,初赤军围困于钱帛馆。两军交战半日,赤军愈战愈勇,越、循二王在裨将万景忻、陈道庠救援下方逃出重围,其余南汉军丧失殆尽。钱帛之役大振赤军士气,十月,继连克循(今广东龙川西)、潮、惠等州,控制了岭东大部州县。起义军皆穿红衣,人称赤军子。

 为避其锋锐,张遇贤率军北越大庾岭,突入南唐境,乘其无备,击败百胜节度使贾浩,袭占南康(今属江西),直趋虔州(今江西赣州),连下周围数县,继克虔州城。

 虔州即今江西赣州,时属南唐地盘。虔州的南唐军队几次派兵镇压,均被起义军所败。张遇贤选择了虔州境内一个叫白云洞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宫室,并以此为大本营向四周发展。

 南唐元宗李璟闻讯,命洪州营屯都虞候严恩为帅,通事舍人边镐为监军,各率数千兵前往围剿。

严恩史载欠详,边镐到是名气不小。他江宁人,小名康乐,生卒年不详。时奉南唐中主李璟之命镇压张遇贤起义,以行营招讨的名义兼任抚、信、袁、吉等州都虞侯,后曾经随齐王李景隆进攻割据福建的闽主王延政,后历经激战,王延政出降,闽亡。此时,南唐诸将皆争功,唯边镐不发一言,得到信任,此后又率军平定割据湖南的马氏政权,进位武安军节度。边镐为人宽厚,御下无法,时人称之为边菩萨。平定湖南之后,马氏旧将刘言、王逵、周行逢、孙朗等人起兵叛乱,边镐抵御不利,全军覆没,从湖南逃回,被削官为民。南唐卷入与后周的战争时,边镐被重新任命为将领,但被后周军队生擒,周世宗柴荣任命他为右千牛卫上将军,等到双方议和,边镐又被遣返,但从此不被重用。

此役,严恩与边镐帅南唐军伐木开道,从侧后偷袭白云洞。赤军猝不及防,弃营转移,由于叛将李台出卖,张遇贤等赤军首领被俘。十月,送斩于金陵(今南京)。

至此,波及南汉、南唐两国,转战粤东、赣南的赤军起义被镇压。张遇贤起义失败后,粤东地区尤其是东江流域的人口大减,许多人逃亡江西、湖南,到宋朝统一岭南时,粤东、粤北地区的人口还不到二万户。可见起义过程惨烈。


后晋纪四(三)--张遇贤赤军起义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校书郎陈光逸谓其友曰:「主上失德,亡无日矣;吾欲死谏。」其友止之,不从,上书谏〔【章:十二行本「谏」作「陈」;乙十一行本同;张校同。】〕上书谏曦大恶五十事。曦怒,命卫士鞭之数百,不死;以绳系其颈,悬诸庭树,久之乃绝。

16秋,七月,己丑,诏以年饥,国用不足,分遣使者六十余人于诸道括民榖。

17吴越王弘佐初立,上统军使阚璠强戾,〔阚,苦鉴翻,姓也。璠,音烦。〕排斥异己,弘佐不能制;内牙上都监使章德安数与之争,〔数,所角翻。〕右都监使李文庆不附于璠,乙巳,贬德安于处州,〔章德安受托孤之寄,而为阚璠所制,其才不足称也。〕文庆于睦州。璠与右统军使胡进思益专横。〔为吴越诛阚璠张本。横,户孟翻。〕璠,明州人;〔今明州犹祀阚璠,谓之阚相公庙。〕文庆,睦州人;进思,湖州人也。

18唐主缘烈祖意,〔缘,因也,由也。〕以天雄节度使兼中书令、金陵尹燕王景遂为诸道兵马元帅,徙封齐王,居东宫;天平节度使、守侍中、东都留守鄂王景达为副元帅,徙封燕王;宣告中外,约以传位。立长子弘冀为南昌王。景遂、景达固辞,不许。景遂自誓必不敢为嗣,更其字曰退身。〔更,工衡翻。为弘冀毒景遂张本。〕

19汉指挥使万景忻败张遇贤于循州。〔败,补迈翻。〕遇贤告于神,神曰:「取虔州,则大事可成。」遇贤帅众踰岭,趣虔州。唐百胜节度使贾匡浩不为备,〔梁以百胜节度使命卢光稠;淮南杨氏既并虔州,因而不改。宋朝绍兴初,改虔州为赣州,取章、贡二水以名州也。帅,读曰率。趣,七喻翻。〕遇贤众十余万攻陷诸县,再败州兵,〔败,补迈翻。〕城门昼闭。遇贤作宫室营署于白云洞,遣将四出剽掠。〔剽,匹妙翻。〕匡浩,公铎之子也。〔贾公铎见二百六十卷唐昭宗干宁三年。〕

20八月,乙卯,唐主立弟景籂shì为保宁王。宋太后怨种夫人,屡欲害景籂,〔种夫人欲立景籂见是年二月。〕唐主力保全之。

21夏州牙内指挥使拓跋崇斌谋作乱,绥州刺史李彝敏将助之,事觉;辛未,彝敏弃州,与其弟彝俊等五人奔延州。〔赵珣聚米图经:绥州南至延州界三百四十里。宋白曰:绥州北至夏州三百六十里。〕

22九月,尊帝母秦国夫人安氏为皇太妃。妃,代北人也。〔帝既继大宗,则帝父敬儒为皇伯。今尊生母安氏为皇太妃,将以为谁之妃乎!〕帝事太后、太妃甚谨,〔【章:十二行本「谨」下有「多侍食于其宫」六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张校同;退斋校同。】〕待诸弟亦友爱。〔高祖七子,此时惟重睿在耳。帝,敬儒之子也,亦无兄弟见于史。〕

23初,河阳牙将乔荣〔考异曰:汉隐帝实录作「乔荧」。今从晋少帝、汉高祖实录、薛史景延广传、契丹传。〕从赵延寿入契丹,契丹以为回图使,〔凡外国与中国贸易者,置回图务,犹今之回易场也。〕往来贩易于晋,置邸大梁。及契丹与晋有隙,景延广说帝囚荣于狱,〔说,式芮翻。〕悉取邸中之货。凡契丹之人贩易在晋境者,皆杀之,夺其货。大臣皆言契丹有大功,〔谓救解晋阳之围,高祖遂以得中原。〕不可负。戊子,释荣,慰赐而归之。

荣辞延广,延广大言曰:「归语而主,〔语,牛倨翻。而,汝也。〕先帝为北朝所立,故称臣奉表。今上乃中国所立,所以降志于北朝者,正以不敢忘先帝盟约故耳。为邻称孙,足矣,无称臣之理。北朝皇帝勿信赵延寿诳诱,〔诳,居况翻。诱,以久翻。〕轻侮中国。中国士马,尔所目睹。翁怒则来战,孙有十万横磨剑,足以相待。他日为孙所败,〔败,补迈翻。〕取笑天下,毋侮也!」荣自以亡失货财,恐归获罪,且欲为异时据验,乃曰:「公所言颇多,惧有遗忘,〔忘,巫放翻。〕愿记之纸墨。」延广命吏书其语以授之,荣具以白契丹主。契丹主大怒,入寇之志始决。〔景延广建议称孙不称臣,犹可曰为国体也;囚其邸吏而取其货财,则误国之罪无所逃矣。〕晋使如契丹,皆絷之幽州,不得见。

桑维翰屡请逊辞以谢契丹,每为延广所沮。〔沮,在吕翻。〕帝以延广有定策功,故宠冠群臣;〔冠,古玩翻。〕又总宿卫兵,故大臣莫能与之争。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知延广必致寇,而畏其方用事,不敢言,〔刘知远非不敢言,盖亦有憾于帝而不欲言,将坐观成败,因而利之也。〕但益募兵,奏置兴捷、武节等十余军以备契丹。

24甲午,定难节度使李彝殷奏李彝敏作乱之状,〔难,乃旦翻。〕诏执彝敏送夏州,斩之。(李彝敏(?-943年),是五代十国时党项族的首领,本姓拓跋,是李仁福的儿子。后晋天福八年(943年)夏州牙内指挥使拓跋崇斌想要反晋,绥州刺史李彝敏要帮他,被朝廷发现;八月廿五日,李彝敏放弃了绥州(今陕西省绥德县),和弟弟李彝俊等五人逃奔到了延州(今陕西省延安市)。九月十九日,定难节度使李彝殷奏报绥州刺史李彝敏作乱,帝石重贵下诏,拘押李彝敏到夏州,将他杀死。

25冬,十月,戊申,立吴国夫人冯氏为皇后。

初,高祖爱少弟重胤,养以为子;〔欧史:重胤,高祖弟也,不知其为亲疏,高祖爱之,养以为子,故于名加重而下齿诸子。少,诗照翻。重,直龙翻。〕及留守邺都,娶副留守安喜冯蒙女为其妇。〔安喜县属定州。刘昫曰:安喜,汉中山之卢奴县也;慕容垂改为不连,北齐改曰安喜,隋改为鲜虞,唐武德复为安喜;定州所治也。〕重胤早卒,冯夫人寡居,有美色,帝见而悦之;高祖崩,梓宫在殡,帝遂纳之。群臣皆贺,帝谓冯道等曰:「皇太后之命,与卿等不任大庆。」群臣出,帝与夫人酣饮,过梓宫前,醊而告曰:「皇太后之命,与先帝不任大庆。」〔任,音壬。醊,陟卫翻,祭而以酒酹地也。斩焉衰绖之中,触情纵欲以乱大伦,又从而狎侮其先,何以能久!〕左右失笑,〔不觉发笑为失笑。〕帝亦自笑,顾谓左右曰:「我今日作新伲,何如﹖」夫人与左右皆大笑。太后虽恚,而无如之何。〔恚,于避翻。鲁昭公在戚而有嘉容,终以失国。帝与夫人沦于异域,非不幸也。〕

既正位中宫,颇预政事。后兄玉,时为礼部郎中、盐铁判官,帝骤擢用至端明殿学士、户部侍郎,与议政事。

27唐主遣洪州营屯都虞侯严恩将兵讨张遇贤,以通事舍人金陵边镐为监军。镐用虔州人白昌裕为谋主,击张遇贤,屡破之。遇贤祷于神,神不复言,〔复,扶又翻。〕其徒大惧。昌裕劝镐伐木开道,出其营后袭之,遇贤弃众奔。别将李台台知神无验,执遇贤以降,斩于金陵市。张遇贤(?-943) 五代时南汉农民起义军领袖。博罗(广东)人。初为小吏。在博罗一巫家,自称是第十六罗汉。公元942年,在循州(广东龙川)杀刺史刘传,被推为首领,称中天大国王(一作中天八国王),年号永乐。署置百官,由黄伯雄为副,以僧景全为谋主,攻克番禺(广州)以东大部州县,众达十余万人。起义军皆穿红衣,人称赤军子。次年,进攻虔州(江西赣县),在白云洞建造宫室营署。后被南唐将领严恩击败,撤退中被叛徒李台台所执,在金陵被杀。去年七月,张遇贤作乱于汉境,入唐境而亡。史言依托怪妄之祸败。降,户江翻。

28十一月,丁亥,汉主祀南郊,大赦,改元干和。

29戊子,吴越王弘佐纳妃仰氏,仁诠之女也。〔仰仁诠见任于吴越王元瓘。诠,且缘翻。〕

30初,高祖以马三百借平卢节度使杨光远,景延广以诏命取之。光远怒曰:「是疑我也。」密召其子单州刺史承祚,〔唐末,以宋州之砀山县,梁太祖乡里也,为置辉州,已而徙治单父县;后唐灭梁,改为单州。薛居正五代史:唐庄宗同光二年六月,改辉州为单州。单,音善。〕戊戍,承祚称母病,夜,开门奔青州。庚子,以左飞龙使金城何超权知单州。〔此应州之金城县也。〕遣内班赐光远玉带、御马,〔【章:十二行本「马」下有「金帛」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以安其意。〔内班,盖宦者也。〕

壬寅,遣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郭谨将兵戍郓州。〔以防河津,使杨光远不得与契丹交通也。〕

31唐葬光文肃武孝高皇帝于永陵,庙号烈祖。

32十二月,乙巳朔,遣左领军卫将军蔡行遇将兵戍郓州。杨光远遣骑兵入淄州,劫刺史翟进宗归于青州。〔九域志:青州西南至淄州一百二十里。翟,苌作翻。〕甲寅,徙杨承祚为登州刺史以从其便。〔登州,平卢巡属也。〕

光远益骄,密告契丹,以晋主负德违盟,境内大饥,公私困竭,乘此际攻之,一举可取;赵延寿亦劝之。契丹主乃集山后及卢龙兵合五万人,使延寿将之,〔山后,即妫、檀、云、应诸州。卢龙,幽州军号。此皆天福之初割与契丹之土地人民也。契丹用中国之将,将中国之兵以攻晋;藉寇兵而赍盗粮,中国自此胥为夷矣。将,即亮翻。〕委延寿经略中国,曰:「若得之,当立汝为帝。」又常指延寿谓晋人曰:「此汝主也。」延寿信之,由是为契丹尽力,画取中国之策。〔赵延寿为契丹主愚弄鼓舞,至死不悟,嗜欲深者天机浅也。是为,于伪翻。〕

朝廷颇闻其谋,丙辰,遣使城南乐及德清军,在南乐筑城及设置德清军,时置德清军于澶州清丰县,在州北六十里。宋白曰:德清军本旧澶州地,晋天福三年,移澶州于德胜寨,乃于旧澶州置顿丘镇,取县为名;至四年,改镇为德清军。开运元年,移德清军于陆家店,在新澶州之北七十里。〕征近道兵以备之。

33唐侍中周宗年老,恭谨自守,中书令宋齐丘广树朋党,百计倾之。〔宋齐丘之嫌隙,开于吴、唐禅代之间,权利启人争心有如此者。事见二百八十卷。〕宗泣诉于唐主,唐主由是薄齐丘。

既而陈觉被疏,乃出齐丘为镇海节度使。〔陈觉者,宋齐丘之党,唐主所亲任者也;觉疏,则齐丘无君侧之助,乃出。被,皮义翻。〕齐丘忿怼,表乞归九华旧隐,〔怼,直类翻。齐丘隐九华见二百七十七卷唐明宗长兴二年。〕唐主知其诈,一表,即从之,赐书曰:「明日之行,昔时相许。朕实知公,故不夺公志。〕仍赐号九华先生,封青阳公,食一县租税。

齐丘乃治大第于青阳,〔宋白曰:青阳县本吴临城县地,赤乌中置。隋平陈,废临城县为南陵县。唐天宝元年,分泾、南陵、秋浦,置青阳县,属池州,以其地在青山之阳也。九域志:在州东南一百里。治,直之翻。〕服御将吏,皆如王公,而愤邑尤甚。

34宁州酋长莫彦殊以所部温那等十八州附于楚;〔宁州,即唐之南宁州也,天宝末,没于蛮;唐末,复置宁州于清溪镇,去黔州二十九日行。酋,慈由翻。长,知两翻。〕其州无官府,惟立牌于冈阜,略以恩威羁縻而已。

35是岁,春夏旱,秋冬水,蝗大起,东自海壖ruán,西距陇坻,〔壖,而宣翻。坻,丁礼翻。〕南踰江、淮,〔【章:十二行本「淮」作「湖」;乙十一行本同。】〕北抵幽蓟,原野、山谷、城郭、庐舍皆满,竹木叶俱尽。重以官括民榖,〔蓟,音计。重,直用翻。是年秋七月,以年饥,用不足,括民榖。〕使者督责严急,至封碓硙(以至封闭碓臼碾磨),不留其食,有坐匿榖抵死者。县令往往以督趣不办,纳印自劾去。民馁死者数十万口,流亡不可胜数。〔碓,都内翻,舂也。硙,五对翻,也。趣,读曰促。劾,户概翻,又户得翻。胜,音升。〕于是留守、节度使下至将军,各献马、金帛、刍粟以助国。

朝廷以恒、定饥甚,独不括民榖。顺国节度使杜威奏称军食不足,请如诸州例,许之。〔杜重威平安重荣,即用为恒帅。帝即位,避帝名,去「重」字,止称「威」。顺国军号亦新改。恒,户登翻。〕威用判官王绪谋,检索殆尽,〔索,山客翻。〕得百万斛。威止奏三十万斛,余皆入其家;又令判官李沼称贷于民,复满百万斛,来春粜之,〔称,蚩陵翻,举也。复,扶又翻。粜,他吊翻。〕得缗钱二百万,阖境苦之。定州吏欲援例为奏,〔援恒州例。援,于元翻。〕义武节度使马全节不许,曰:「吾为观察使,职在养民,岂忍效彼所为乎!」〔唐节度使率兼观察使,节度之职掌兵。马全节之不效杜威,是矣。邻于善,民之望也。杜威会念及此乎!〕

36楚地多产金银,茶利尤厚,由是财货丰殖。而楚王希范,奢欲无厌,喜自夸大。〔厌,于盐翻。喜,许记翻。〕为长枪大槊,饰之以金,可执而不可用。募富民年少肥泽者八千人,为银枪都。〔少,诗照翻。〕宫室、园囿,服用之物,务穷侈靡。作九龙殿,刻沈香为八龙,〔沈,持林翻。〕饰以金宝,长十余丈,〔长,直亮翻;下同。〕抱柱相向;希范居其中,自为一龙,其幞头脚长丈余,以象龙角。〔幞,防玉翻。后周武帝制幞头,裁幅巾,出四脚,至今人服用之。唐人其脚向上,至宋太祖始为放脚。长,直亮翻。〕(有史以来,湖南有奢侈之风

用度不足,重为赋敛。〔敛,力赡翻;下同。〕每遣使者行田,专以增顷亩为功,民不胜租赋而逃。〔行,下孟翻。胜,音升。〕王曰:「但令田在,何忧无榖!」〔民逃则有不耕之土,何从得榖乎!史言马希范不知稼穑之艰难。〕命营田使邓懿文籍逃田,募民耕艺出租。〔艺,种也。〕民舍故从新,仅能自存,自西徂东,各失其业。〔民无安生乐业之心,安能亲其上而死其长乎!〕又听人入财拜官,以财多少为官高卑之差。富商大贾,〔贾,音古。〕布在列位。外官还者,必责贡献。〔还,从宣翻,又如字。〕民有罪,则富者输财,强者为兵,惟贫弱受刑。又置函,使人投匿名书相告讦,〔讦,居谒翻。〕至有灭族者。

是岁,用孔目官周陟议,令常税之外,大县贡米二千斛,中千斛,小七百斛;无米者输布帛。天策学士拓跋恒上书曰:「殿下长深宫之中,藉已成之业,〔长,知两翻。藉,慈夜翻。〕身不知稼穑之劳,耳不闻鼓鼙之音,〔鼙,部迷翻。〕驰骋遨游,雕墙玉食。〔张晏曰:玉食,珍食也。韦昭曰:诸侯备珍异之食。〕府库尽矣,而浮费益甚;百姓困矣,而厚敛不息。今淮南为仇雠之国,番禺怀吞噬之志,荆渚日图窥伺,溪洞待我姑息。〔淮南,谓唐;番禺,谓汉;荆渚,谓高氏;溪洞,彭、莫诸族。伺,相吏翻。〕谚曰:『足寒伤心,民怨伤国。』愿罢输米之令,诛周陟以谢郡县,去不急之务,减兴作之役,无令一旦祸败,为四方所笑。」王大怒。他日,恒请见,〔去,羌吕翻。见,贤遍翻。〕辞以昼寝。恒谓客将区弘练曰:〔将,即亮翻。区,岂俱翻,又音欧;今湖南多此姓。〕「王逞欲而愎谏,〔愎,蒲逼翻。〕吾见其千口飘零无日矣。」〔人多谓合家之人曰百口;今曰千口者,以其诸侯,盛言之。〕王益怒,遂终身不复见之。〔复,扶又翻。〕

37闽主曦嫁其女,取班簿阅视之;〔班簿者,簿记朝参名员。〕朝士有不贺者十二人,皆杖之于朝堂。以御史中丞刘赞不举劾,〔劾,户概翻,又户得翻。〕亦将杖之,赞义不受辱,欲自杀。谏议大夫郑元弼谏曰:「古者刑不上大夫。〔记曲礼之言。上,时掌翻。〕中丞仪刑百僚,岂宜加之棰楚!〔棰,止橤翻。〕曦正色曰:「卿欲效魏征邪﹖」元弼曰:「臣以陛下为唐太宗,故敢效魏征。」曦怒稍解,乃释赞,赞竟以忧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