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威海有条越来越火的老街,周末外国人纷纷赶来,本地人却不知

 昵称N9YsU 2019-08-18

不少人久居都市,忙碌的工作把人压的喘不过气。人们向往大海,蓝天白云的悠闲。海南,三亚早被大家熟悉和喜爱。您也许不知,威海的大海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美丽清澈,青岛,烟台,威海,是山东的三颗明珠。

威海早年间曾是英属地,英国人看重这儿冬暖夏凉的好气候,每年来此渡假。如今,看大海,吃海鲜,咱们不来威海怎么知道海鲜的美味?

其实威海不仅仅大海美,城市中心还有一条韵味十足的小街,在时光流逝中,它芳华依旧。这儿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老威海风情,一座老教堂,两排石房子,高大的梧桐树,老街的低调和优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

这是位于山东威海环翠区海滨北路与新威路之间,它是一条很窄的小路,叫新威附路。自从初次见到,之后再来威海我都特地来打卡拍照。

老辈人说这条小街在百年之前就是这样,它的古朴因为时间沉淀,岁月加持,成了今天处处都说风景的老街。真实,深沉,又不刻意,老街的一座座石头房,小门脸,装修精美的餐馆,它们丰富得如同沙滩上形态各异的贝壳。

漫步新威附路,街头巷尾的红瓦石头房是老威海特有的记忆。梧桐树高大粗壮站在路边,树冠相搭把老街合拢进自己的臂弯。弯曲的街巷,深沉的光影,这份情调引来酒吧,花店,咖啡店,还有飘香的甜品创意店。我最喜欢路边的一家宠物店,它家一只“奶牛猫”经常旁若无人的在门口溜达,那份闲适正是老街独有的调调。很多年轻人专门为见它老远跑来拍照合影。

新威附路最具有时代印记的是把着路口的“陶瓷厂”厂区大门还是八十年代的样子,气派的烫金大字,传达室,老式办公楼,好像时间凝固在了几十年前。

厂子拥有城市进程中我们被忽略的缩影,斑驳褪色的墙院,野蛮生长的植被,走进厂房,陶瓶站立的整整齐齐,陶色光白,师傅们都专注着手里的活,这里沉静得如另一个世界。

今日的厂区进驻了多家创意产业,它们把门装饰的独居特色,像一张张艺术的名片。制陶这门古老的工艺与新时代的艺术创意产业在这儿相遇,不知道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从陶瓷厂出来,一路往南走,经过一家家精致小店,没多远,就看见了威海唯一的老教堂。这座古老的欧式小教堂是1934年由十几名从卢森堡来中国的修女建造。那时它叫“宽仁院“,时间走过近百年,小教堂经历了英属时代,太平洋战争,新中国解放,几经变迁,院落数异其主,此时它依然矗立在海边,眺望刘公岛。

教堂有素白的围栏廊柱,白色百叶门窗,红瓦尖顶。这颜色和外观都保持了原貌,和老照片对比几乎没有改变。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小教堂也逐渐成了年轻人的打卡地。

一座老教堂,两排石房子,高大的梧桐树,新威附路的魅力在于悠闲漫步的同时,可以欣赏大梧桐树的绿茵,石头房的红瓦,老教堂的洋气,还有特色小店的艺术气氛。新威附路把大海和闲适,时代与历史这些元素融合起来,它们交相辉映,小街因此而韵味十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