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励志皇帝 不识字 还曾被卖为奴隶 后建一国被人比作刘邦

 hmverve 2019-08-18

(说历史的女人——第424期)中国古代有位奇人,堪称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励志的皇帝,他本人不识字,是个文盲,还曾被卖为奴隶,但是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奋斗成功,后建一国,被人比作刘邦。此人是谁?究竟有什么奇事?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聊聊这个传奇人物。

史上最励志皇帝 不识字 还曾被卖为奴隶 后建一国被人比作刘邦

要说此人也是贵族出身,他出生在西晋时期(公元274年),名叫石勒,字世龙(名字带龙字,可见其志不小),羯族,上党(今山西榆社)人。他的先祖是匈奴人的后裔。石勒的祖父和父亲都做过部落的高级将领,他父亲做的官叫“小帅”,虽不是大帅,也算很牛了。石勒也算是贵族出身了,所以他从小是在富贵家庭长大的。不过后来家道中落,他14岁就出去混了。他到洛阳做小生意,钱赚的多不多不说,倒把他锻炼成了一个人精。石勒尽管自小怕上学,不爱读书,基本不识字,但是脑子特灵。再加上他自小善于骑马射箭,就很受父亲赏识。他做生意回来后,父亲就让他管理部落事物,他管理的也很像回事。

话说西晋惠帝太安年间,中国北方发生大饥荒,石勒的部落区域属于重灾区,有不少人都饿死了。大家纷纷出去逃荒。石勒也不例外,虽身为贵族,他也得出去搞吃的,也就加入了胡人的流浪者行列。当时西晋发生了规模很大的“八王之乱”,各路王侯们为争夺权力相互打杀,造成兵源缺乏。其中,东瀛王司马腾想了个办法,就是去北方抓胡人当兵,不少胡人就被抓去了。司马腾的部下郭阳和张隆此时正在抓胡人壮丁,石勒他们就被张隆抓走了,送往冀州。

张隆这人比较贪财,想从石勒这些胡人身上搜刮些财物,可是石勒除了一个人外,什么也没有,张隆就经常打他出气。这样石勒不仅经常饿肚子,还整天被人打骂。不过他这人聪明,他看到押送他们的人有个叫郭敬的,是郭阳的族弟,比较心软一些,就想在他这里打开突破口。这天又饿又冷的石勒就向郭敬可怜地哭诉,郭敬也就被感动得流下眼泪,于是就给他弄来了些吃的和穿的。石勒得到郭敬的救助后,非常感激,于是就想跟郭敬套近乎,就激动地说,“郭兄,小弟感谢你救命之恩,您若不嫌弃,以后小弟就跟你混了!”

接着石勒又给郭敬出了个发财的主意,他说,“现在这里闹饥荒,那些胡人饿得非常厉害,叫他们当什么兵啊,你干脆把他们送到冀州去卖掉算了,这样,既给他们找了吃饭的地方,咱哥们也可以赚俩钱花,岂不是两全其美?”郭敬也说,“你倒是挺会发财的,你是不是做过生意?”石勒说,“嘿嘿,是做过几天。”郭敬只是呵呵地冷笑了两声,不再言语。石勒当时才20出头,就能够出这个花点子,也真是够精的。不过他怎么也想不到,没卖别人,自己倒是先被人卖了。

石勒被送到冀州后,并没有入伍,他感到疲累之极,就倒头睡了一觉。他醒来之后才发现自己被卖到山东茌平的地主师欢为奴了。此后他在师欢家里开始了起早贪黑的劳作生活。石勒在田里耕作时,常常听到鼓角的声音,他将此事告诉跟他一块干活的奴隶,众奴隶们也听到了,于是,石勒顺便说:“我小时候在家里就总是听到这种声音。”众奴隶回家后告诉主子师欢,师欢找石勒问话,师欢也感到石勒相貌奇特,他的鱼龙在发际上已长好四道,听说这是贵人相,又打听到石勒原先曾做过部落首领,于是便免除了他的奴隶身份。从此,石勒成了一个普通的佃户。

石勒通过他的智慧使自己从一个奴隶变成了平民,不仅心中感慨起来。想当初咱也是一个部落首领呢,如今流落到这个地步。不行,得搞点事情。于是他边干活边寻找机会。当时八王之乱逐渐升级,西晋王朝岌岌可危,眼看天下要重新洗牌。此时的石勒嗅觉极为灵敏,他就暗中使劲,准备东山再起。于是他攒了点钱,招兵买马。其实当时他就召集了18个人起事,号称“十八骑”。石勒带着这18个人,开始走向历史舞台。

史上最励志皇帝 不识字 还曾被卖为奴隶 后建一国被人比作刘邦

公元305年,山东河北一带的割据军阀公师藩起兵反晋,石勒就带着他的十八骑投奔去了。公师藩见石勒长得彪悍,就任命石勒为前队督兵,跟随大军去邺城攻击平昌公司马模。司马模将公师藩击败,公师藩南逃,又遭濮阳太守苟日希讨伐,公师藩被杀。公师藩的旧部大都归到石勒的手下。之后石勒率领牧人劫掠郡县的囚犯,又招了募山泽中的流民,这样他就组建了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公元307年,石勒率部投奔了匈奴汉国的国主刘渊。他的人生开始进入爆发期。

刘渊对石勒非常器重。因为石勒投奔刘渊之前,给了他一个大的见面礼。当时东胡乌丸人伏利度驻守在乐平壁垒,手下有数千人马,刘渊屡次招募而不能使他归顺。石勒知道这事后,就想法先投奔了伏利度。伏利度见石勒英勇威武,非常高兴,遂与石勒结为兄弟,并派石勒率诸胡人四出劫掠,所向无敌。没多久,众胡兵都对石勒的勇猛善战比较服。石勒于是乘机抓捕了伏利度,并告诉众胡兵说:“咱们整天靠打劫,能成什么大事?现在天下大乱,咱们何不趁机也干一番事业?如果现在咱们要起大事,我与伏利度谁适合作主帅?”众胡兵都推举石勒。石勒于是释放伏利度,率领伏利度的部下归顺了刘渊。刘渊认同了石勒的能力,就加封石勒为辅汉将军,把伏利度的部众也交给石勒指挥。

308年正月,汉王刘渊派遣抚军将军刘聪等十名将军向南占据太行,派辅汉将军石勒等十名将军向东到赵、魏地区。石勒作战勇敢,善于攻城拔寨,先后为汉王刘渊攻陷了壶关、魏郡、顿丘诸壁垒,大受刘渊赏识。刘渊称帝时,授予石勒持节、平东大将军。随后石勒率军攻陷邺城;之后又在三台活捉魏郡太守王粹;接着进攻赵郡,斩杀冀州西部都尉冯冲;又在中丘攻击乞活将军赦亭、田禋,都斩杀了他们;石勒又进攻钜鹿、常山,杀死二郡守将;又攻陷冀州郡县堡垒百余个,兵众达到十余万。

然后,石勒用汉人张宾作为谋主,开始设置军功曹,以张敬等作为得力助手,以夔安等作为爪牙卫士,以呼延莫、桃豹等人作为将帅。石勒又派将领张斯率领骑兵到并州北山诸县劝说众胡人、羯人,许多人来归附他。石勒又进军常山,分别派遣诸将领进攻中山、博陵、高阳诸县,投降的达数万人。

310年,匈奴汉帝刘渊死,刘聪称帝,刘聪也很器重他,加封石勒为征东大将军、并州刺史等职。石勒为汉国继续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汉国几次攻陷西晋的都城洛阳、长安等,还曾俘虏了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等,都少不了石勒的功劳。

318年,汉主刘聪病亡,传位于儿子刘粲,并委托刘曜和石勒共同辅政。但两个月后外戚勒准就杀死刘粲,篡夺了王位。同年10月,刘曜从长安起兵讨伐勒准。行军途中,刘曜便称帝。12月,刘曜杀了勒准,平息叛乱,于是他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刘曜称帝后封石勒为大司空、大将军。

不过石勒并不接受刘曜的加封,因为刘曜只是前汉主刘渊的养子,他石勒也是刘渊的重臣,二人势力相当,同样战功赫赫,而且尊刘聪遗嘱共同辅佐幼主刘粲,凭什么刘曜可以当皇帝?凭什么我石勒就得受他封赏?石勒对刘曜表示不服。其实刘曜对战功赫赫的石勒也颇为忌惮,视为眼中钉的。

公元319年2月,石勒的部下,也是他的得力干将王修被刘曜杀了,致使石勒非常愤怒,于是石勒公开宣布同刘曜决裂。同年11月,石勒在襄国(今河北邢台)建立政权,自称赵王。你刘曜建了个赵国,洒家也建立个赵国,咱们走着瞧,看谁笑道最后,呵呵。后来为了区别这两个赵国,史家就把刘曜的叫前赵,石勒的叫后赵。

公元328年,石勒趁东晋发生王敦、苏峻之乱,无暇北伐之际,派侄子石虎率5万大军突袭前赵国的河东郡,黄河沿岸的50多个县纷纷归降后赵。此战给前赵刘曜以沉重打击。第二年,石勒亲率大军度过黄河,攻入长安,斩杀刘曜,灭了前赵,夺取了关陇地区。公元330年,石勒正式称帝。

至此,石勒完成了从奴隶到将军再到皇帝的华丽蜕变。石勒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奴隶皇帝。尽管这个皇帝是他自封的,但自古以来,有几个开国皇帝不是自封的?即便是被别人拥立的,比如赵匡胤,那也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基本都是自立。不过石勒的这个皇帝还当的相当出彩,比之前的那个刘曜的前赵强的太多了。

石勒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为政勤勉,励精图治,让后赵成为十六国时期最强大的政权。赵国国土西起甘肃,东至河北东北部,南至湖北、安徽,包括了整个中原地区。石勒不仅能打天下,对治天下也很有一套。看看石勒是怎样治国的。首先得提高自己的水平,让自己有知识再说。他虽然是个莽汉,斗大的字不识一车,但不识字,不等于不读书,确切地说,他的读书就是听书,让部下读给他听,他照样掌握了不少知识。比如他叫人读《汉书》给他听。他听到郦食其劝汉高祖刘邦把六国的后代立为王侯,汉高祖马上刻印,将要授予爵位。石勒大惊道:“这种做法会失去天下的!”当他听到留侯张良劝阻汉高祖时,便说:“幸亏有这个人呀,张良厉害!”

石勒重视文化,重视教育是毫不含糊的。他大力创办学校,鼓励将领们的弟子学习文化。他为了选拔官吏实行考试制度,这在当时还是一种独创。因为即便是在晋朝,选拔官吏还是靠家族势力,顶多是名人推荐。比如大名鼎鼎的羊祜、祖逖等靠的都是家世,而陶侃则是靠名人推荐。而石勒的考试制度被认为是一种伟大的创举,后来隋朝的科举制就是参考了石勒的考试制度而创造的

他虽是个大老粗,但却是十六国中最尊重知识、尊重士人的君主。他崇尚儒学,倡导佛教。北方的许多寒门士人都投身到石勒的军中效力,石勒把他们编成了君子营。他称帝后,专门下令保护士人。

经济上,石勒采取了一定的休养生息,为普通百姓减租减息,又分给每位孤寡老人三石谷子。他还办了一件大事,这件事在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没有办成过。石勒见百姓久经战乱,社会秩序刚刚恢复,资源不足,于是下令禁止酿酒,祭祀时都只用发酵一晚的甜酒。数年以后就再没人酿酒了。如果这个政策能推广到全国并长久执行下去,将会使社会减少许多粮食浪费不说,还会取掉酒鬼这个尴尬的身份,让人们更加健康长寿。石勒还把胡瓜重新命名为黄瓜(尽管这个名字起的不太标准,黄瓜并不黄)并推广,使这种瓜成为一种流行全国的一种菜。

在法律上,他减轻刑法,提出必须依法办事,防止贪赃枉法。石勒称帝的这年,曾下令“均百姓去年逋调”,又赦免三年刑以下者。不久,又赦免五年刑以下者。石勒曾于夜间微服私访,带了许多金银财宝,贿赂守门者,求出永昌门。守城门的王假不但不接受石勒的贿赂,还要把石勒抓起来,及至石勒的随从赶到后,才告终止。次日清晨,石勒召见王假,任命他为振忠都尉,爵关内侯。这是鼓励守法严明,告诫贪赃枉法的办法之一。

石勒在外交上也搞的很精彩。他称王后,为了减少战争,特别是跟晋国发展友好关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东晋著名将领祖逖准备过黄河北伐时,石勒为避免两国发生大的军事冲突,就马上派人去河北修复祖逖家的老坟,让祖逖感动,便停止北伐,遂派部下王愉为使节,去后赵表示感谢,并签订停战协议,于是两地维持了一段和平,使百姓们免去了战乱之苦。

公元333年,过完年后,石勒宴请高句丽使者,酒兴正浓时问中书令徐光,“我可以跟前代哪一位君主相比?”徐光回答:“陛下的神明威武、宏谋大略胜于汉高祖刘邦,才略卓绝超过魏武帝曹操,自三王以来没有人可相比,可以说仅次于黄帝!”石勒笑着说:“人怎能没有自知之明,你的话不是太过分了吗?我如遇到汉高祖,必当北面而事之,与韩信、彭越并肩还差不多。倘若遇到光武帝刘秀,当共同驰骋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也!大丈夫行事要光明磊落,如日月光明,不能像曹操、司马懿父子那样,欺侮孤儿寡妇,以狐媚来夺取天下。我哪能与黄帝相比呢!”这就是“鹿死谁手”这个成语的出处。

最后是提倡节俭。石勒病危时,曾立下遗嘱,要求自己死后三天即葬,这期间不准禁止民间婚丧、祭祀等,镇守在位的将领也不得回来吊唁,送葬的车只准用普通的车子,不准用金银珠宝等随葬品等。这话由一个古代君王说出来实在难能可贵!

史上最励志皇帝 不识字 还曾被卖为奴隶 后建一国被人比作刘邦

纵观石勒一生,由贵族到奴隶,再由奴隶到将军到皇帝,可谓是传奇的一生,堪称古代最励志的皇帝;他自己是个文盲,却重视文化,创立考试制度,也算是一种创举;他被人认为功比刘邦,却说只能对刘邦称臣,说明其人虚心,有自知之明。这样的君主还算是不错吧?(文/冰岛啖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