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妙果连载:恢复人的自然天性很重要

 道德经学用 2019-08-18

《道德经第19章分享暨八月开放月祝福》连载17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句话是本章重要的核心观点;是引领人类返朴归真、回归单纯,以避免私心膨胀以及长养各种欲望贪念的重要方法论。

其实,只要单纯地过着顺天行道的生活,人们就能过得很幸福、很快乐。

这里“见素抱朴”中“素”的原意是表示没有包装、未加修饰之意。作为文字,其作用就是描述客观事物,但文字能否正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这取决于运用文字的人。如果行文者别有用心,那文字就是制造混乱的开始。

正如一些人为了推广自己的思想或产品,想让别人更加信服自己,于是就在文字上刻意渲染,夸大其词——自己明明只有一分好,偏要说成十分好,甚至于舌灿莲花,能把瑕疵都说成十全十美……因为他们知道,“素”与“朴”已经不能打动人心了。

老子之所以在之后的章节中提出了“为道日损”,正是因为,若从反向入手来考虑,人类若不懂得“三绝三弃”的重要性,而任凭自己欲望滋生,那么随着社会进程的演变,人类势必衍生出“尚贤”的价值取向,物欲观念也将随之抬升,这些都会对社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从而让我们的生活与幸福感和获得感渐行渐远。

而老子的核心价值观点——“道法自然”的最终获得,则必须通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才能实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之后,“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圣人之治将自然呈现。

而当人类拥有了健康的身体、宁静的心灵之后,自然天性的生命力量也将彰显,一切均可以“无不为”而施展。

也就是说,当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之后,就可以从“无为”的“不尚贤”,达致“无不为”的质朴生活与生命的天长地久了。

道德经学用编辑部于2019年8月17日第560天

(作者授权代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