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圣王羲之差评恩师卫夫人,戾气轻狂、薄情寡义可见一斑

 吕剑藏书 2019-08-18

唐人张怀瓘所著《书断》中有记: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书圣王羲之差评恩师卫夫人,戾气轻狂、薄情寡义可见一斑

卫夫人 影视剧照

卫夫人的痛哭流涕,并非是怕王羲之日后成名盖过自己的风头,而是欣喜自己相到了一匹真正的千里马。

卫夫人,名铄,字茂漪,东晋著名女书法家,河东安邑人。族祖卫瓘,官至西晋司空,录尚书事,与索靖俱善草书,人称“一台二妙”。传为王右军之师。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师承钟繇,尤善楷书。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传世。她曾作诗论及草隶书体,又奉敕为朝廷写《急就章》。宋陈思《书小史》引唐人书评,说她的书法“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

书圣王羲之差评恩师卫夫人,戾气轻狂、薄情寡义可见一斑

卫夫人簪花小楷

很多书圈的朋友可能都有一个这样的疑惑:既然卫夫人为羲之之师,那她究竟教会了王羲之什么?是手把手的朝夕相授,还是有名无实的偶一点拨?

很遗憾,历史不可能记住多有的细节,我们无法从正史中寻求答案。但羲之师从卫夫人之说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从世传下来的卫夫人书法作品与理论著记之中,我们不难看出,卫夫人绝对是学养深厚的女中豪杰,他对王羲之书法之学的启迪,也绝非仅仅只是“墨池”的故事,我深信她会倾囊以授。古人有这个风度,也有这个胸怀,况且,她又是一位真正的贵族。

书圣王羲之差评恩师卫夫人,戾气轻狂、薄情寡义可见一斑

卫夫人楷书

王羲之从卫夫人那里一定学到了《笔阵图》中的「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他也一定最先领悟了卫夫人所主张的书法之妙“莫先乎用笔”,要上溯其源,师法古人,以及不同书体之用笔六法,如篆书是“飘扬洒落”,章草为“凶险可畏”,八分书为“窈窕出入”,飞白书为“耿介特立”,倘能“每为一字,各象其形”,则“斯超妙矣,书道毕矣。”从王羲之的黄庭经小楷,可以明显看到卫夫人的书痕。

书圣王羲之差评恩师卫夫人,戾气轻狂、薄情寡义可见一斑

兰亭盛会 影视剧照

卫夫人诸多理论,成为传统书法艺术的重要内容和评判标准,对后世书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少精华部分,即便到了今天仍旧没有过时。

王羲之十几岁就跟着卫夫人学书法,按理说,卫夫人对自己有启迪造化之恩,为师如父,但他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一文中,却对卫夫人表现出了冷冷的不屑一顾,难免有大不敬之举。我想,如果卫夫人泉下有知,一定会气得捶胸顿足,后悔收了这个徒弟。

书圣王羲之差评恩师卫夫人,戾气轻狂、薄情寡义可见一斑

王羲之图

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说道:予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时年五十有三,恐风烛奄及,聊遗于子孙耳。可藏之石室,勿传非其人也

这段话,颇见羲之风流放荡的贵族公子习气,应为本人亲笔。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即便卫夫人如他所言不足为师,但毕竟是自己的老师,知恩当图报,岂能妄家诋毁非议?这是公然无忌的“欺师灭祖”。仅从这句话,“书圣”情怀之糙、情商之低已暴露无遗。《兰亭》一文藻华雄劲风采斐然,终不过是逢场作戏、附庸风雅的虚情假意。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书圣王羲之的书法造诣举世尽知不容置疑,但在对待恩师卫夫人的态度上,至少说明他还不够坦荡实诚。世人对此应理当有所说道。

书圣王羲之差评恩师卫夫人,戾气轻狂、薄情寡义可见一斑

历史图片

抱庸妄谈。2019年8月18日,于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