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有几个来访者找到我,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生活状态,不同的诉求,但主题都是一样——关于“自我怀疑”。有刚入职场的女孩问我:老师,我很喜欢现在做的工作,但我不确定它能不能让我长久地安身立命,我要不要再学点什么啊?有快结婚的女孩问我:老师,我很紧张很惶恐,我和他真的能在一起一辈子吗?也有儿女双全、事业有成的来访者说:现在形势这么不好,万一我哪天被裁员了,你说怎么办啊?每一个问题都真真切切,而归根到底,这都是内心深处的“自我怀疑”。每个人都曾怀疑过自己,甚至每天都在怀疑自己:每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次自我怀疑呢?答案是:无数次。无论一个人看起来有多优秀,都会不可遏制地自我怀疑,因为永远有一个动态的、可变的、抓不住的明天等着自己。 不久前,因为离婚声明,马伊琍和她的婚姻被大肆讨论。再接着,她分享日常生活的一段话,又被千般解读。她身上最吸引人的点,其实不是她的八卦,而是在上海姑娘温柔的外表下,那份来不及自我怀疑、只一路去拼去闯的倔强。 马伊琍,就是那种看上去极少自我怀疑的人。她的人生剧本,每一次都是自己亲自写就。17岁主演人生第一部电影,第二年考进上戏。坊间一直流行的一个段子:上大学的时候,马伊琍和同学出去接戏,原本剧情的设计是:两个女孩去餐馆吃饭,结果被无良的餐馆老板欺负,明明20块钱的菜,老板非跟她们要2000元,女孩们束手无策,急得嚎啕大哭。 没想到拿到剧本的马伊琍怎么也哭不出来,她觉得被骗了难道不是应该报警吗?为什么要哭啊。马伊琍的精明倔强在那个时候便可见一斑,她做不了提线木偶,她的人生剧本只能自己写。一个好的演员,所能演好的角色,多少与自己本身的特质有关。所以,她演《还珠格格》里的紫薇,你记住了她,却不会爱上她。而《奋斗》中的夏琳,会让你觉得马伊琍就是夏琳,夏琳就是马伊琍,同样的倔强、固执、不服输。靠着夏琳一角,马伊琍正式走红,之后,她的爱情、她的人生几乎都是在全国人民的见证下完成的。32岁正当红,爽爽利利地爱上了比自己小8岁的男演员文章,据说,圈内很多朋友都不支持,觉得姐弟恋不靠谱,也觉得文章不靠谱。但马伊琍从来只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所以,她爱了,走进了婚姻。后来,文章出轨,大家都等着马伊琍出来手撕小三、清理门户,她一句“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劝退了一众看客。再后来,回归家庭的马伊琍,重回荧幕,靠着一部《我的前半生》拿下白玉兰奖,迎来事业新高峰。颁奖礼上,她大大方方的感谢先生文章,让她跳出自己的思维局限演戏。不久前,马伊琍43岁生日,干干净净的留了一张素颜照在微博上,她说:“我知道你们喜欢的是我的灵魂。”这之后的不到一个月,她在微博上写下:“你我深爱过,努力过,彼此成就过。此情有憾,然无对错。往后,各生欢喜。”在文章出轨五年后,在所有人觉得她准备这样安稳过一生的时候,她又一次惊了众人。她的决定,每一次都不可复制,她的选择,每一次都有属于“马伊琍”的独特烙印。在大部分人都活得纠结、怀疑、犹豫、迷茫的时候,马伊琍的果断,看起来,那么潇洒,那么让人羡慕。她的父母都是连初中都没毕业的普通人,小时候的马伊琍住在上海的石库门,是地地道道弄堂里走出来的女孩。 父母没有给她足够富足的生活,却给她足够的爱,教她学会了独立与自信。关于妈妈,马伊琍最多的印象是她特别会织毛衣,一直在织毛衣。从小到大,她穿的衣服都是妈妈织的,长到十三四的时候,她开始羡慕别人买来的衣服,妈妈告诉她:“买来的衣服都是一样的,而我给你做的衣服是独一无二的”。马伊琍读高一的时候,父亲去学校拿她的学生手册,发现思想品德那一栏写了一个“差”字,就问老师:“这是什么回事?”老师说:“你女儿和多个男生早恋。”听到这话的父亲,没有急匆匆赶回家质问女儿,而是特别平静地请老师写下男生的名字。老师写下了一个人的名字。爸爸说:“还有呢,不是多个吗?”老师很生气,爸爸说:“老师,我女儿我最了解,我还是去找校长说吧!”听她讲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一瞬间明白马伊琍那份坚定的自我来自何处——来自“被深爱过”。她是被真正富养大的女孩,所以活得踏实、独立,永远做自己觉得对的事,而不是战战兢兢地张望,周遭是不是有人质疑、有人会不喜欢自己。“在孩童时期,父母给了你爱的满足,这样会让一个孩子很有安全感,尤其是女孩子。 如果有一个非常非常爱她的父亲,这个女孩活在世界上会很有底气,如果有一个非常非常爱她的妈妈,这个女孩会很懂得自尊自重,也会懂得爱自己。”而现实是,很多人并没能从父母那里拿到这张爱的底牌,那就只能一辈子活在不安、恐惧和自我怀疑里了吗?每个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前半生的机会,勇敢地、努力地去爱、去奋斗、去犯错,但是请记住一定要成长。”谁都有过自我怀疑的时刻,但打破怀疑最好的方式是去试、去犯错、去行动。让事实告诉你,所有的怀疑究竟是事实,还是自我想象,那些你以为的“做不到”究竟是你“不能”还是你“不敢”。去试、去犯错的过程,一定会有困难,困难就会滋生怀疑,但打破怀疑后,就是成长。哪怕最终摔得头破血流,也能坦然的对自己说:好吧,我试过了。其实,自我怀疑是人的常态,我们面对未来有太多的未知,面对广大的世界,常常觉得自己微不足道。不同的是,有的人一边怀疑一边前行,在行动中打破怀疑。有些人一直在原地犹豫不决,却不敢打破怀疑,最终也只能羡慕别人的勇敢和笃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