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开无田 历史是一面镜子,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历史上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明君圣主不胜枚举,他们也在自己的文化圈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我们将同一时间点的不同区域的人和事物比较之时,却往往会被震惊的不知如何是好。 第一个 费马与崇祯帝1644年,大明王朝内部终于轰然崩塌。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北京城,而崇祯帝则选择了自缢殉国。自其兄长明熹宗天启帝朱由校,因病去世之后,他便成为大明王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上位之后,他便大力铲除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并且勤于政事,生活之上更是节俭如一,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明君”却在内部的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外部的皇太极的后金双重打击之下,终于在他执政16年后,土崩瓦解。 他当然不会明白这是为什么?否则也不会有一句“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他知道财政负担沉重,所以裁撤驿站;他知道李自成之流不足惧,所以启用袁崇焕“五年平辽”,财帛尽出;还知道东林党忠心,所以听从他们的意见取消工商税,加征三饷银。愚笨的他,不知晓何人有钱吗?应该是知道的,但却还是不向士绅阶层和商人阶层征税,资本主义萌芽的错失,土地的高度兼并然后农民的烈火将他彻底埋葬。 而与此同时,当他还喋喋不休的自己不是亡国之君,吊死煤山之时,遥远的西方,法国数学家费马,年纪稍长崇祯。在与数学家梅森、罗贝瓦尔等人通信,对于数学的兴趣让他在数学领域建树卓越。1643年,就在崇祯帝自缢的前一年,他独立于笛卡尔发现了解析几何的基本原理,而后又对微积分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费马大定理也在其后的三百多年才被证明。 第二个 乾隆帝的颐和园詹姆斯瓦特的蒸汽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当乾隆皇帝,还沉浸在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之时,面对英吉利、加喇巴等国,先后以丝织业缺料为由,向清朝恳请贷买,他颐指气使的对这2个“涅尔小邦”开恩批准,而也就这一年颐和园前身的清漪园建成,他可以在这里观瞻蓬莱、方丈、瀛洲之三山;游玩太湖、岳阳楼等南方之盛景。天下之奇秀,莫不云基于此。为了孝敬自己的母亲熹贵妃,乾隆帝花了480万两白银,不过当年财政收入的十分 之一而已,当然是很值得的。这一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先生逝世。 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在遥远的“小邦”英吉利,一个出身于基督教长老会的年轻人,在自己的母亲去世,父亲生意也逐渐下坡之时,通过朋友布莱克的帮助,终于开起了一个小的修理店。 在1763年,他在修炼一台纽科门蒸汽机之时,发现这台机器“效率太低了”。于是他想解决冷凝器的问题,而在两年后的1765年(乾隆三十年),他在乾隆皇帝观赏湖滨美景,坐在龙撵休憩之时,成功了。 11年后,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诞生,随后人类社会迎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这一年(乾隆四十一年),乾隆帝则在编纂了《四库全书》后,删销书籍。单浙江一省,便毁书二十四次,毁掉书籍有五百三十八种、一万三千八百六十二部。其中自然包括了宋应星编著的有着"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之称的《天工开物》 。 他自然不会想到以后的大清王朝会因为一台蒸汽机就这样将落后于整个时代。还有一个是要必须提及的,转年的乾隆四十一年,乾隆帝下诏民壮停止演习火枪,清廷恢复翻译科试。 第三个 爱因斯坦和中国科举制的废除爱因斯坦的名讳,不需多言。作为被公认的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的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更是划时代的贡献。但是他出生于1879年,这一年正是大清德宗光绪五年。 在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梦想之中,乾隆帝去世不过40余年之后,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涅尔小邦”英国,在冒着黑烟的蒸汽机战舰的铁甲雄狮之下,叩开国门。《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通商;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 大清王朝,并非没有试图自救,但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所能做的也大抵只是尽心竭力,在八股文禁锢之下的读书人,之乎者也,又怎么能够救国?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自隋朝开始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同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论动体电动力学》,首次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这一年因此也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 历史就是如此奇妙的将这样三件事呈现在我们面前。他们身处同时代,却让我们感觉恍如隔世。以至于有时候花开会想,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