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文化,可以说是我国基础的“民间宗教信仰”。它的产生随着时代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从最早对自然现象的恐惧到对天地日月星辰的崇拜,这是一种认知的进步,由此变恐惧为亲近,就是对自然万物万象的感念,这就是最早“民间宗教神仙文化”产生的来源。 极地之光自然现象 我们民间神仙信仰的形成,大致来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上面说的“原始崇拜”,这一时期的宗教文化一直延续到先秦时期。期间有天地万物、风雨雷电、日月星辰的自然信仰,并认为一切自然现象都有主宰,这也是先古神话故事的起源。这一时期的现象是氏族图腾文化、巫文化。 雷公电母·网络供图 第二个阶段是先秦时期到汉代,这时候我国已经进入了大统一的封建社会时代。所谓“巫文化”,其实就是寻求人与“自然”的沟通,因为自然现象变化莫测,这种沟通多是祈祷“风调雨顺”,以便人类能掌控自然现象。但到了先秦末期,由对自然的祈祷变成了对“个体欲望”的祈求。这个时期的现象就是巫文化、符咒、占卜的产生,再到术士、方士的形成。 巫文化·网络供图 到战国后期,随着谶纬之学及医学的发展,认为万物皆有灵,而人也可以修炼成仙。到了秦朝建立,就有了“秦始皇寻找不死药”。这第三个时期应该是秦汉时期,这时候的表现就是对江山社稷以及天地的祭祀,如秦始皇对泰山的祭拜等,当然这一时期延续了自然主宰的“神仙”信仰,直到东汉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完成了一次对神仙文化的宗教梳理。 徐福东渡·网络供图 第四个阶段,就是道教的形成和发展,时间段为东汉到魏晋南北朝。道教最早的神仙信仰是“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以天地水为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要素,加以崇拜敬奉和神化;同时加之日月星辰神灵化。而后魏晋南北朝的玄谈,以及方术之士在寻求长生不老过程中“不老仙丹”的冶炼。这些算是巩固了“道教”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影响到了民间神仙信仰。 关帝与五岳大帝 第五个阶段就是唐宋时期,这时期一方面是民间神仙信仰的延续,另一方面是与宗教神灵的融合。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加封”,即对神仙的认定。比如五岳大帝,玉皇大帝、关帝等等。尤其是自宋朝以后,开始了人间帝王加封神灵称号的节奏。到元明清,这一现象仍在继续,直接影响到如今的民间神仙信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