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瞎疯音乐盒系列(一)

 周原樵翁 2019-08-18

亨德尔的小提琴曲有一段时间我很爱听,尤其是那首E大调,最早看到的是俄罗斯小提琴家柯岗的视频,柯岗穿着燕尾服,风度翩翩,每一弓都是恰到好处,可能是先入为主吧,我尤其喜爱柯岗拉这首曲子琴的音色。于是我上网仔细搜索了一下,看到这首作品的名字五花八门,发现问题远不是这么简单。

国内某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亨德尔小提琴奏鸣曲的乐谱,共有六首,于是有些人将这首E大调称为亨德尔第六小提琴奏鸣曲。然而事实上这首作品来自亨德尔的作品一号,是一首被称作独奏乐器(小提琴、双簧管、横笛)与通奏低音合奏而作的奏鸣曲集。因为在亨德尔所处的巴洛克时期,三重奏鸣曲是非常流行的。这部作品中,有六首主奏乐器为小提琴,故而可能被误解为六首小提琴奏鸣曲。

这部作品横跨1712年至1750年,从亨德尔刚到伦敦发展直到晚年。作品中引用了亨德尔自己的神剧、清唱剧、以及乐队作品中的乐思,有着浓郁的意大利风格,并且具有很强的歌唱性。

深入研究以后,我发现了更为惊人的事实,就是这首我最喜爱的E大调,并不是亨德尔的作品,而是一首伪作。

问题要从这部作品的出版说起,1726年,阿姆斯特丹的罗杰出版社出版了最早的这部奏鸣曲集,但在1732年,伦敦的沃尔什出版社在出版时,声称自己才是获得作者认可的原版,将第十首A大调及我所喜爱的第十二首E大调替换为第十首A大调(HWV372)以及第十二首F大调(HWV370)。然而这两首也被证明为不是作者本人所作。虽然这四首作品都是作者本人作品的一种变形或者具有同样的风格,但我不得不佩服这几部伪作的原作者。

虽然是伪作,由于其流传程度以及与原作的相似性,甚至在编排作曲家全集时,也会将伪作列入全集演奏,莫扎特全集中就有很多此类作品。不管作者是谁,我们几百年来都将它作为亨德尔的作品演奏,我们所记得的作曲家也是亨德尔,古典音乐的魅力之一就是在这儿。

以上音频哪些是伪作,您能分辨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