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彧诏书与萧鸾眼泪:当权人物的假消息与小动作

 cat1208 2019-08-18
464年,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即位,年十六岁,暴虐无道,肆意妄为。
 
刘子业十分忌惮诸位亲王叔父,把他们囚禁在宫中,任意殴打凌辱。其中,湘东王刘彧、建安王刘休仁、山阳王刘休祐三人年纪最长,刘子业对他们最为忌惮,一直囚禁,走到哪里都带在身边。三人体格都很肥壮,刘子业就制造竹笼,把他们装进去,称量他们的重量,并给诸王都齐了外号:刘彧最为肥胖,外号“猪王”,刘休仁外号“杀王”,刘休祐外号“贼王”,东海王刘祎性情愚劣,外号“驴王”。刘子业曾经用木槽盛饭,里面放着杂粮,搅拌在一起,然后在地上挖一个坑,灌上泥水,把刘彧剥光,教他到泥坑里,把木槽放在他面前,让他像猪一样把头伸到槽里吃食,刘子业在旁边观看,纵声大笑。
 
刘子业前后十几次要杀掉三人,幸赖刘休仁聪明机警,每次都用笑话和谄媚来取悦刘子业,才得以幸免。有一次,刘彧触怒刘子业,刘子业大怒,又把他剥光,绑起手脚,命人抬到厨房,说:“今天杀猪。”刘休仁笑着说:“猪今天不应该杀。”刘子业问他为什么。刘休仁说:“等到太子出生时再杀猪,取他的肝肺。”刘子业同意,遂把刘彧囚禁在监狱里。过了一晚,刘子业怒气化解,把刘彧释放。
 
当时,民间有传言说:“湘中出天子。”465年十一月,刘子业为了镇压传言,将南巡荆、湘二州,决定第二天一早,先杀湘东王刘彧,然后出发。刘彧乃秘密结交刘子业身边的亲信寿寂之等人,当晚发动政变,杀掉刘子业,由刘彧继承帝位,是为宋明帝。
 
刘彧继位初年,晋安王刘子勋在寻阳起兵反朝廷,声势浩大,刘彧所控制的地盘,不过百里大小。刘休仁领兵出征,长江中游一带反军被平定,他的功劳很大。再加上他从小与刘彧十分亲密,共过患难,朝野四方对他都十分亲近。刘彧对此大不高兴。
 
刘彧到了晚年,忌讳很多,且十分猜忌。刘休仁、刘休祐逐渐感到不安。471年,刘彧病势沉重,想到太子刘昱年仅八岁,十分幼弱,恐怕对刘休仁、刘休祐不能控制。再加上刘休祐性格暴躁,曾多次触怒刘彧。刘彧遂起杀心。471年三月,刘彧和刘休祐前往岩山打猎野鸡,有一只鸡不肯进入围场,刘彧就命刘休祐射这只鸡,告诉他说:“射不到这只鸡,就别回来!”刘休祐飞驰而去。刘彧就派左右亲信寿寂之等几人追上前去,把刘休祐从马背上撞下,殴打致死。然后飞马传报说:“骠骑将军落马!”刘彧假装大吃一惊,说:“骠骑将军体格健壮,怎么可能落马!”急忙派遣御医前往查看,等到抵达现场,刘休祐早已气绝。
 
当时,刘彧的弟弟、巴陵王刘休若人在江陵,刘彧当天就写信给刘休若解释此事:
 
“我与骠骑将军(刘休祐)在南山射猎野鸡,骠骑将军的马突然受惊,与直阁将军夏文秀的马互相踢打,夏文秀落马坠地,骠骑将军的马失去控制,撞到松树上,他也从马上跌下,撞到地面的岩石上,不省人事。因此飞马告诉弟弟。”
 
刘休祐死后,刘彧病势更加沉重,朝野一致认为太子继位后刘休仁将主持朝政,都前往他的官署拜访。刘彧十分怨恨,遂决定向刘休仁下手。五月,刘彧召唤刘休仁进宫,但随即对他说:“你今晚现在尚书下省休息,明天早上再过来。”当晚,刘彧派人携带毒药,强迫刘休仁自杀。刘彧恐怕发生变化,强支病体,坐轿出端门坐镇,直到刘休仁确认死亡,才回到宫中,下诏指控刘休仁谋反,畏罪自杀。
 
最妙的是,几天之后,刘彧恐怕人情惊动,又给各地方镇和朝廷大臣下诏,解释之所以对刘休仁下手的原因。这份诏书中各种细节,编得像真的一样,比前述谋杀刘休祐之后写的信还绘声绘色。刘彧自以为来这么一手,就可以蒙蔽天下人的耳目。全文如下:
 
休仁之死的具体内情,各位还不知道,现在详细告诉大家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初,休祐贪赃枉法,败坏朝政,国法绝不容许。从前西汉的梁孝王刘武、淮南厉王刘长,也没有别的罪过,只是行为违反了汉朝的制度规范。何况休祐横征暴敛,成了西部几个州的蝗虫,生杀予夺,残暴成性,失去人伦。我经常听到王景文、褚渊、沈攸之等人汇报他的罪恶,实在不能容忍。但是我顾及兄弟之间的恩情,不愿对他用法律制裁。而且,我十分痛惜大明年间(457-464年孝武帝刘骏在位时年号)兄弟情薄,又考虑到休祐当年受尽苦难,如今刚刚脱离苦海,获得安宁,我就不忍心对他追究,所以改派他主管徐州,因为徐州离朝廷较近,希望他能够警醒,改过自新。结果,他还没有到任徐州,就又开始横征暴敛,愈发暴戾,屡次成为人民的祸害,我才不再对他保护。
 
休仁做事很有想法,身居宰相高位,而且跟我的兄弟感情十分亲昵,与其他兄弟都不一样。我经常跟休仁谈论休祐的罪行。休祐认为,休仁跟我非常亲近,一定知道我的心意,还认为休仁能够影响我的决定,于是向休仁致送很多贿赂,深相结交,寝必同宿,行必同车。休仁心肠太软,容易被感动,于是跟休祐感情亲密,共为一家。我秘密告诉休仁的话,休仁转过头来就全盘告诉休祐。
 
我和休仁,从小就特别亲密。我虽然担心他平时心情轻松时会无意中透露我的话,但一开始仍对他完全信任,一点也不怀疑。最近我对休祐推心置腹,严厉训诫,休祐当时完全接受。但在他死后,我向他内外左右的亲信询问有关情况,才发现我对休仁说的的话早就泄露给他,并发现泄漏的渠道何在。我为此终日懊悔,乃至心神萎靡。休仁又告诉休祐说:“你只需要一门心思奉承皇上,就足够保全自己。我这一生遇到多少劫难,从来都用此法逃生。你也试试,看看管不管用?”休祐听了他的话,就开始大量进贡,言辞浮夸,罪恶累累,不容宽恕。
 
休祐死后,休仁的表现人所共知。休仁本人并没有犯罪,且跟我同根生长,我一开始诚心诚意地对待他,对过去的事情也不再介意。休祐贪污愚劣,为天下人痛恨,他的死是为民除害。休祐死后,我的兄弟已经没剩下几个人,理应互相关怀,更加亲密。休祐一生,凶暴无赖,我恐怕休仁前往哭悼时有鬼魂出来制造灾祸。而且我哪天本来也要拄着拐杖前去哭悼,只是到了晚上才临时决定不去。我为了方便,让休仁先到尚书省。没想到休仁听到我召见他,大为惊疑,甚至去与他的母亲杨太妃诀别,脸色和神态与以前大不一样。到了尚书省之后,杨太妃立刻派宦官前来察看情况。从那以后,他就逐渐惊疑恐惧,但我真诚待人,还不知道自己已被怀疑。自从休祐死后,我再去休仁家,整天饮酒欢乐,推开大门,进入内院,我对他也没有任何猜忌防备之心,休仁自己却在那里疑神疑鬼。
 
我春天经常出去打猎野鸡,休仁每次有空,就一起去猎场,有时我也主动叫他一起来。但是在不打猎的日子,我就经常见不到他。他每次晚上值班,就跟左右亲信说:“我又多活了一天。”等回到卧房,见到他的姬妾时,常说:“不知道这是不是我能见到的最后一个早晨了。一旦我死去变成了鬼,我也不回来惊扰你们,给你们多添麻烦。”休祐死的时候,太阳就要落山,我正在射猎野鸡,刚从猎场出来,休仁和他的卫士还散布在右面的野地里。我派人叫他,他说:“肚子疼,不能骑马。”当时各位亲王的车都停在朱雀门里,天色已暗,来不及叫车。运送我衣帽书籍的车正好停在猎场侧门里,我就把车叫来,取下帷饰,打算用来运载休仁。我一向知道他患有寒病,听他说肚子疼,那一定是受凉的缘故,于是让太医去取御用的高粱姜汤给他喝。休仁喝着喝着,忽然大惊,对左右说:“这下完了。”左右回答说:“这是御厨师亲手加封送过来的。”休仁就让左右先喝一口,但他还不相信,最后只勉强喝下一点点。他疑神疑鬼,制造紧张事端,就是如此。平常时候,休仁每隔十天五天去看望一次自己的母亲杨太妃。自从休祐死后,我每次召见他,他都要先去到杨太妃那里辞别,仿佛不能复返。休仁平时亲自批阅官府和王府的文件。二月中旬,他的部下史承祖把文件给他过目,他突然对史承祖说:“我有我的事,你烦不烦!”我听到之后,仍然像从前一样好好待他,但他已经不再相信我,觉得自己马上就要被害,依情理推测,他此时也就不再有好心。
 
休仁从前南下征讨叛军,与宿卫将帅共过事或者相识的,如今遍布朝野。他平日出入官署,跟平时认识的将帅并不多说一句话。但是,自从我患病以来,休仁出入官署和宫廷,碰到认识的宿卫将士,都和颜悦色,安抚慰劳。当时我病势沉重,不愿意见到外人,外面就传出谣言,说我的病已经没救。休仁为了探听虚实,就指使昙度道人和劳彦远屡次求见,借机窥探我的起居。而他们所当面奏报的事,也都不是急事,但我仍然不对他怀疑。我和休仁感情之亲密实在少见,年少时起就一起玩耍,喜好和志趣往往相同,落难之时共同受苦。休仁南讨叛逆时担任都统立下功勋,我一直记在心里。休仁在我心目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怎奈小人无知无识,仗势过去的功劳,心里产生猜忌和怀疑,又不能自我反省。祸患来临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不能及时醒悟,他的下一步动向已经无法猜测。我最近反复思量,万不得已,不得不做出近日的处分。兄弟之情,的确有厚薄之分,休祐之死,我虽然哀伤思念,但仍然能用理性来平复心情;休仁之死,我悲痛万分,不能自已,每次提到,都伤心欲绝。事情琐碎,不能一一写到诏书上,恐怕大家不能理解。而且我为了保全休仁的子孙,没有把他交付审判。上次的诏书,因为仓促之间要给出说辞的缘故,不得不指控他阴谋叛乱,这并不是事实。特此将事件经过告诉各位。
 
无独有偶,在刘彧编出上述诏书之后二十七年,同样的事情,在南齐帝国再次出现。
 
西昌侯萧鸾的情形,与刘彧非常类似。当时,年仅二十岁的皇帝萧昭业,同样暴虐无道。萧鸾是萧昭业的堂叔祖,接受前任帝萧赜遗诏辅政。萧昭业滥刑好杀,对萧鸾十分不满,屡次要杀萧鸾,但往往迟疑,没有动手。萧鸾遂先行发动。494年,萧鸾杀掉萧昭业,改立其弟萧昭文。不到三个月后,萧鸾已等不及,再杀掉萧昭文,自己即位,是为齐明帝。
 
498年,萧鸾患病,太子萧宝卷年仅十五岁。萧鸾因为近亲孤弱,十分忌惮高帝萧道成、武帝萧赜的子孙。当时,萧道成、萧赜的子孙,尚有十人,萧鸾决心除掉他们。动手之前,他先询问自己的亲信、始安王萧遥光,萧遥光认为可以。萧鸾每次跟萧遥光屏退侍从,密谈很久之后,萧鸾要求拿来香火,痛哭流涕,左右侍从就知道,第二天一定又要杀人了。于是,河东王萧铉等十人,一口气诛杀殆尽。萧铉等已死之后,萧鸾仍然让朝廷公卿劾奏十人的罪状,请求诛杀他们,萧鸾还下诏不准。公卿再次上奏,萧鸾才勉强批准。
 
刘彧、萧鸾坚信自己聪明过人,可以用他们表演的小动作骗过天下人。用这些糊弄自己人也就罢了,如果还一批又一批地派出使者,想要逼使淮河对岸的北魏帝国也相信刘休仁死于自杀,相信萧鸾是在朝臣请求下“迫于法律威严”才同意诛杀十名亲王,那才是愚不可及。



关注小号 防止失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