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名人的四十种读书方法(下)

 昵称32901809 2019-08-19

1 老舍:结合法

老舍说:“读了一本文艺作品,或同一作家的几本作品,最好找些有关这些作品的研究、评论等著述来读,也应读一读这个作家的传记。”

2 巴金:回忆法

巴金第二次住院治疗时,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

他坐着,一动也不动,但他的脑子在回忆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

3 邓拓:背筐拣粪法

杂文大家邓拓幽默风趣,他把读书积累资料比作农民背筐拣粪。他总是随身带一个活页的小本子,读书看报随手做笔记。

4 吴晗:红线拴钱法

大学问家吴晗评论古人的读书方法时指出:寻章摘句式的,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拥有“一屋子散钱”。

不求甚解式的,抓住了书里的主要东西,只有一根“绳子”,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即用“红线”将“散钱”拴起来。

古今名人的四十种读书方法(下)

5 廖沫沙:自身修行法

一个人在中学阶段获得的知识,老师教和自己学各占一半,所以必须学会“自身修行”。

廖沫沙认为“自身修行”重要的就是读书要定向。对在校学生来说,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的功课来阅读课外书籍。

6 秦牧:鲸吞牛食法

所谓“鲸吞”,指的是泛读。泛览读书时,也应像鲸吃食一样。只有这样,获取的信息量才会大。

所谓“牛食”,指的是精读。读有的书,就应该像牛那样细细地反刍,消化吸收。

7 碧野:三比法

著名作家碧野读书要经过三比:第一,将名著与非名著相比;第二,将名著与名著相比;第三,著名作家前期与后期的作品相比。

8 王汶石:三遍法

读第一遍时,是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去读;读第二遍时,是以一个艺术鉴赏者的身份去读;读第三遍时,是以一个文学作者的身份去读,研究作品的总体设计。

古今名人的四十种读书方法(下)

9 刘征:信马游缰法

读书在诗人、杂文家刘征眼中,像春游踏青一样,轻松愉快。

有时是有目的的,有意去寻找一点什么;有时是无目的的,只是信手翻来,碰到什么有趣的就溜几眼,大有趣的就一口气看下去。

10 曹世钦:记账法

散文家曹世钦有一本珍贵的小本子,那是他几十年来记录的“读书账”。

他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读一本书,都记录在一个专门的小本子上,前边记读毕的月日,中间记书名、作者及其国籍,后边记书的字数。

11 庄之明:选择法

一、分清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二、分清什么是必读书,什么是可读可不读的书,什么是不必读的书;三、分清哪些书需要精读,哪些书只需要浏览,略知其大概。

12 忆明珠:内外贯通法

忆明珠关于读书的见解,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不仅要读有字书,而且要读社会实践这部无字书。

二是要将书本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使之融会贯通起来。

古今名人的四十种读书方法(下)

13 冯骥才:定向浏览法

定向和浏览相结合,这是冯骥才读书的显著特点。定向能使读书目的明确。

冯骥才读书都是为创作服务的。浏览能扩大信息量,冯骥才善于抓住各种书刊的精粹,盯住各类新观念、新知识的精华。

14 叶辛:我行我素法

叶辛特别强调要根据自己的个性、气质、爱好来选择书籍,也就是说,我根据我自己的特点,爱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

这样读书,从阅读心理上来讲是科学的,读书效果也是好的。

15 杨贤江:口演笔述法

读过书之后,往往总是觉得已弄清了书中的内容,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搞清楚,这就需要向别人讲一讲、写一写自己所读的书,通过一讲一写,对书中内容的印象也就清晰了、深刻了。

16 邹韬奋:层次法

第一个层次是泛读,随便翻翻,发现有必要重读的书或某些章节。第二个层次是略读,通过略读发现有必要反复研读的书或某些章节。

第三个层次是精读,将略读时选出来的书或章节,细细地咀嚼品味,吸收书中的营养。

古今名人的四十种读书方法(下)

17 艾思奇:闹中求静法

艾思奇从小就常常故意到乱哄哄的街市边上或操场上去读书。后来他到日本求学,课余时间,别的同学都在聊大天或是唱歌跳舞,好不热闹。

而他却一个人坐在墙角,埋头看他的书,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似的。

18 冯定:广专结合法

广:使自己具有的常识,能够不断提高和充实,但只求知其大概,而不必样样都专,件件都通。

专:最好和自己的业务结合起来进行,从系统地占有材料入手,并使理论和实践经常密切结合起来,效果自然更好。

19 顾颉刚:质疑法

读书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这是顾先生的一贯主张。

质疑就是要提出问题,大胆地怀疑书上的某些观点和结论,不管你是名人也好,名著也好,我都敢于以批评的眼光去读。

20 白夜:双十法

“一目十行”能博览群书,“十目一行”能精研名著。

白夜在“一目十行”与“十目一行”相结合的读书方法中,充分体现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全面周到,值得仿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