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生死教育,千万不能忽视!

 三成家庭教育 2019-08-19

如何对幼儿进行生死教育是一个被人刻意淡忘的问题,但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事实上“死亡教育”并没有年龄的限制。不要小看幼儿,他们的经验虽然不多,思维却不受限制。

人对死亡的认识,是从幼儿时期就开始的,应从幼儿开始就培养孩子正确的生命观、死亡观。幼儿对生命死亡概念的理解有利于他们从生命的终极角度来理解生命,从而对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保护身体的健康等方面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

对幼儿开展生死观教育是弥补我国当今教育盲点的需要,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对幼儿全面发展尤其是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很多时候学校和家长,在幼儿遇到与生死有关的事件时,一般采取回避的态度。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并没有使幼儿心灵得到满足和安抚,还可能造成错误的理解。

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两岁幼儿的奶奶去世了,妈妈告诉他:“奶奶去世了。”孩子问:“什么是‘去世’?”妈妈说:“就是不在了。”有一天,孩子杯子里的牛奶喝完了,他对妈妈说:“妈妈,妈妈,牛奶‘去世’了。”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一个笑话,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幼儿自幼年开始即对死亡产生好奇与疑问,如果得不到父母、教师的教导,他们容易被笼罩在死亡的神秘面纱之下,只有通过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童话故事书等,略窥死亡面貌。

但因无法获知真相,容易受到或夸大、或不实、或扭曲、或神秘的报道影响,产生错误或片面的死亡认知,影响其对死亡的态度,产生恐惧、害怕、疑惑等负面的情绪,影响其日后的生活。

日常教育是幼儿生死教育的重点,在于进行预防性教育,通过轻松自然的教育方式,帮助幼儿形成对死亡的正确认知,在面对来临的灾难事件或亲人死亡时,能以健康的心态看待与接受。

例如家里饲养的宠物生病死了,孩子可能会因此非常伤心,父母在这个时候可以告诉孩子:宠物因为生病,心脏停止了工作,死了,不能再回来了,然后,再和孩子一起回忆照顾宠物的过程和宠物给家人带来的欢乐,让孩子知道过去宠物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还可以给宠物举行一个简单的葬礼,让孩子了解葬礼的过程,并让孩子亲自埋葬宠物,让他们真正接受宠物已经不在的事实。在过程中让孩子体会那是过去的事情,以后再也不会发生在同一只宠物身上,并且一起悼念接受宠物死亡的事实。经历这个悲伤的过程后,才能重新适应一个没有宠物的环境。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周围死亡的现象,小到身边植物、宠物的死,大到亲人的离世。

作为家长、教师要做些什么呢?是否要告知孩子?是否要如实回答孩子的疑问呢?

家长应正视幼儿的生死教育,对死亡的理解问题不仅仅是科学认识的问题,更是伦理学的问题,孩子提出生死问题的背后隐藏着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追问。

在众多死亡的问题中,亲人离世恐怕是孩子最难接受,也是家长最难向他们解释的问题。很多父母面对这种问题时,喜欢用比较隐晦的说法解释,把死比喻成“睡觉”或者“去了一个遥远的地方”等。

父母以为用这种应对方式可以将孩子保护在没有伤痛的世界里,但实际上这不是一种恰当的做法。

因为一方面亲人离世后必然会让孩子忍受分离的痛苦,时间久了之后会让孩子感觉离去的亲人根本就不顾自己的感受,让他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以后孩子很可能难以面对人生真实的一面,而且如果将死亡比喻成睡觉更可能让孩子混淆死亡与睡觉的概念,害怕睡觉,甚至恐惧一睡就会起不来。

家长应引导孩子用自己愿意接受的方式表达情感,比较恰当的做法是陪伴孩子,自然地给孩子讲述事实,诚实回答孩子的问题,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并告诉孩子,还有自己陪伴着他,给他安全感,然后鼓励孩子发泄悲伤的情绪等。

如清明节扫墓时,孩子对着墓地的环境感到不自在,可以主动问孩子,是否想告诉亲人自己想他,另外保留对亲人的回忆和亲人留下的纪念品也很重要。

要注意的是,谈论的重点应放在生命是充满美丽的,而非充满着死亡和疾病。这样,孩子会慢慢了解死亡的意义,并能够减少恐惧心理的产生。

幼儿生死教育还要注意对那些自身濒临死亡幼儿的临终关怀。

这些幼儿包括先天性重病儿及癌症病幼儿等,除了医生、父母、亲友外,教师、同学等都能协助勇敢面对死亡,做好身、心临终关怀的工作。

通常当这些幼儿濒临死亡时,家长们往往痛不欲生,却忽视了当事者孩子的心情。生死教育来源来于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它的教育理念提倡对人的关怀。

由此,对这些直接面临死亡的孩子,家长除了协助其产生战胜死亡的勇气外,更要注意对其做好临终关怀。

有一个六岁的男孩儿子杰,已经进入癌症末期,医生问子杰的父母:我们尝试做另外一种化疗,好吗?

在医生的建议下,父母询问子杰的意愿,子杰拒绝再治疗,他说他想回家让爸爸教他骑车,因为在生病前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送给他一辆崭新的脚踏车作为生日礼物,爸爸也答应会教他骑车,然而因为生病他从未骑过,父母答应了他的要求。

后来,子杰在熟悉的家中安祥地走了,父母亲拥有子杰满脸笑容、满心欢喜地骑车的回忆。

4岁以前的孩子一般不会主动提出这个问题,除非家中或他的生活环境出现具体的死亡事件。第一次主动发问死亡问题一般是4~5岁之间。

这一阶段的孩子对人生的许多问题都表示出兴趣,与具体的死亡没有多大关系,而提问的本身也表示他的一种发育上的成熟。

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讲,“死”只是一个词,他并不太懂这个词的含义,他能理解的往往只与他经历具体的过程相关。比如他在医院接触过这种事情,就有可能把医院当作“死”的归宿了,看见骨灰盒,他会认为“骨灰盒”就是“死”的意思。

6~7岁的孩子一般不认为死亡是一个生命的终结,有可能会认为“死”只不过是一个暂时睡着了的现象,现在不吃不喝,不喘气了,过一段时间他还会再醒来。

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当注意一个原则:家长和教师尽量不要主动向孩子解释这个问题。但如果他问到了,一定要正面回答。回答时要简单明了,避免含糊不清和欺骗的回答。

比如“他走了”、“他睡着了”等等。当孩子没有正面问到的时候,尽量不要讨论这个题目,因为孩子的成熟度有异,教师和家长如果在孩子身心尚未准备好的情况下提到这个问题,反而会使孩子受到不必要的惊吓。

但当家中有宠物死亡,或在看电视的时候涉及到死亡的内容时,家长可以自然地切入此类话题。

家庭在引导孩子了解生命、认识死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有这样的意识,从小就适时、适度地给孩子提供有关死亡的认知。当幼儿进行生死提问的时候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生死观教育。

比如家长可以利用平时家庭的一些活动,如祭祖、清明扫墓、家庭宠物的死亡、亲戚的病痛或逝世等机会,与孩子谈这件事,及时解决孩子的困惑,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帮助孩子形成对死亡的正确认知,让孩子懂得如何面对疾病与死亡。

家庭教育对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死亡、面对灾难负有不可推卸的重任。

作为父母的你,反思一下自己,在以前,你是否重视对孩子的生死教育呢?开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