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自成打了18年仗,却做了42天皇帝,这42天他做了什么?

 a岳阳 2019-08-19

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然得到了发展,但是政治却日趋腐败,明朝皇帝多沉迷享乐,不理朝政。甚至出现了皇帝48年不上朝的现象,导致了朝廷上下勾心斗角。而朝政的日益腐败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各级官员腐败成风,鱼肉百姓,致使民不聊生。越来越的百姓因为土地兼并从而沦为流民,流离失所更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在这种社会之下,百姓苦不堪言,阶级矛盾日益严重。适逢明朝末年更是出现了大规模的恶劣气候,使得陕西等地出现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的情况下,官府继续横征暴敛。正所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越来越多的百姓不愿忍受这样的生活,纷纷加入农民起义的大军,这其中势力最强影响最大的便是李自成。

李自成出生于陕西的一个贫苦家庭,童年时候为地主放羊,年长以后投奔军队,有过几年的军旅生活,但是随着敏民生怨道,他加入到了农民起义军,逐渐在军队站稳脚跟,凭借着自己的英勇善战被人称为“李闯王”。1643年李自成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他率领着军队攻进北京城,推翻明朝统治,崇祯皇帝自缢身亡。

进入北京城以后的李自成做起了皇帝梦,但是这个皇帝梦却仅仅只持续了42天便破灭了。那么李自成带兵打了18年仗,为何最后却只做了42天皇帝,这42天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李自成起兵之初提出了一个收揽民心的口号“均田免赋”,因为这个口号的号召,大批农民加入他了的队伍,大多数农民相信李自成是他们正确的选择,李自成也因此收获了民心。但是进入北京城后,情况却不是百姓们所想的那样。

农民阶级出身的李自成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他目光短浅,心胸狭窄。进入北京城后他依然贯彻着他爱民如子的思想,但是对于明王朝的贵族们却实行非人待遇,对投降的明朝官员竭尽可能的进行侮辱,不管男女老少。他更是提出如果想获得自由那便拿钱来赎,对于各级官吏的赎身价格他也都做了明码标价。而他的这种行径也蔓延到了军队当中,军队的士兵开始出现了抢劫百姓的现象,甚至滥杀无辜。逐渐的北京城内对李自成的评价开始急转直下。

李自成在占领紫禁城以后,不思进取没有立即对关外的清军进行打压,而是在紫禁城内享受荣华富贵,忘乎所以。本以为投降的吴三桂肯定会忠于自己,没想到吴三桂转而投降了清军,而此时的李自成不仅失去了抵御清军的重要旗子,起义军内部也发生了分化矛盾。

得知吴三桂投降清军的李自成,亲自率领军队对阵清军和吴三桂,然而李自成的失败早就已经注定,清军因地制宜对李自成分别瓦解,加上清军援军来的尤其及时,孤立无援的李自成惨败山海关。山海关的惨败加上他在北京城内的口碑急转直下,李自成决定离开北京城,撤退到自己的老家,却在途径湖北九宫山时,被当地的武装村民杀了。就这样仅仅42天,李自成的北京大顺政权土崩瓦解。

征战18年的李自成,眼看大事要成的时候却因为自己的失误葬送了成果,仅仅42天的北京城的皇帝,落得如此田地。李自成打了18年仗,为何最后只当了42天皇帝?这42天他干了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