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泰罗尼亚传奇雕塑家,泽维尔·科尔贝罗

 戴维b 2019-08-19

  

  

  泽维尔 · 科尔贝罗在这里建起了全世界最大的万花筒。在整座宅子的中心,六层高的塔楼拔地而起,如同当代的比萨斜塔。塔的内部是个中空的庭院:各种植物在此间摇曳,光线透过拱形窗户,闪耀着超现实的光芒,整座建筑如同一座充斥着现代主义风格的大教堂。

  科尔贝罗生于1935年,2017年逝世,是西班牙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然而,他所留下的最重要的艺术遗产并非他所创作的那些由粗糙的岩石凿成的大型雕塑,而是他所建造的私宅:巴塞罗那郊外,占地11平方英里,包含了几十个居所的建筑群。直到82岁去世时,科尔贝罗仍然没有彻底完成这座私人梦幻岛的建造。

  
科尔贝罗的雕塑通常以玄武岩或大理石制成,

  在伦敦、贝鲁特、纽约和他最钟爱的巴塞罗那街头,

  都能看到这些作品的身影。

  这座六层的中央塔楼曾是科尔贝罗的住处。开放式的房间展示了一种兼收并蓄的装饰风格:他的朋友、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萨尔瓦多 · 达利(Salvador Dali)的一张肖像照,被收藏在了一扇古老的中国屏风之后;柯布西耶躺椅下铺着阿拉伯地毯。其他内饰则是由科尔贝罗亲手创作而成,以抛光的玄武岩或粉色大理石雕刻而成。当阳光从塔楼中部倾泻而下,这些艺术品被会被一件接一件地照亮——如同是在翻阅一本艺术品目录。

  从个人居住区域延伸出来的是一整片用于娱乐和展览的区域——由于数量太多,有些附加建筑甚至会被建筑师本人遗忘。他会以迷宫式的结构捉弄来访者,比如假墙和空气楼梯。这些建筑群承载了两个使命:既是全世界最优秀的私人艺术博物馆之一,也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聚会平台。

  

  在这片曾经的马铃薯农场上,科尔贝罗建起了悬浮楼梯和数百个拱门。

  “我的作品必须要有诗意。”他曾经说。

  很难想象科尔贝罗的家会出现在巴塞罗那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在他出生时,西班牙正处于内战的边缘,随之而来的是对书籍、期刊和电影的严格审查。人们渴望新的视野,但所有的文化都来自马德里,而不是巴塞罗那这片文化荒漠。简而言之,如果你想看到本土艺术,那就必须自己创造。在巴塞罗那当地,科尔贝罗也有一位著名的榜样,激励着他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建筑师安东尼 · 高迪(Antoni Gaudí)。巴塞罗那许多著名的建筑都是出自他手,除此之外,高迪还是科尔贝罗祖父的朋友。这位1926年逝世的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建筑师,鼓舞着年轻的科尔贝罗——除了野心勃勃的超现实主义,高迪更是通过反正统的设计,在文化、建筑和艺术中确立了巴塞罗那的地区特色。

  

  “房子就像日程表,”科尔贝罗说,

  “在这里可以找到我过去的所有影子。”

  科尔贝罗先是买下了一栋摇摇欲坠的房子,这栋房子原本是要被拆除的。20世纪60年代后期,反精英主义的贫穷艺术(arte povera)提倡人们使用便宜易得的日常材料进行创作,而这在当时的加泰罗尼亚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这栋房子简陋的厨房就是用样本颜料粉刷的。加泰罗尼亚采石场所出产的石英岩和含硅大理石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原料。当时的艺术作品都是用这类材料制作而成的,虽然是就地取材,但非常具有现代感。三块为一组的石头被堆砌成站立的样子,看起来就像排队上班的人——即便是在雕塑创作的巅峰时期,科尔贝罗也一直都很喜欢采用这种设计。

  科尔贝罗的疯狂迷宫便是围绕着这个简简单单的住所建立起来的。各处房屋以摩尔式的现代风格连成一片,有些是阿拉伯式的轮廓,还有一些则以修道院的白墙为特色。越来越多的摩登家具也开始出现在这里,一如既往地新旧结合。比如,17世纪西班牙风格的硬木门,居然可以神奇地用遥控器打开。

  

  整座宅子建了40年,占地48000平方英尺。

  科尔贝罗说,在这个家中,

  “比起真实空间来说,精神空间在我看来才是最重要的。”

  科尔贝罗的作品越受好评,他就越是笑得起劲。萨尔瓦多 · 达利曾专门打电话来购买他的一件作品,但这位雕塑家觉得这肯定是个恶作剧,于是便在挂掉电话前告诉达利,自己是一名主教,不是他要找的人。一堵砖墙围绕着一辆老式劳斯莱斯建起,访客们看了只会彻夜难眠,搞不懂这辆车究竟是怎么开进去的。万花筒般的塔楼矗立在宅子中央,不断增加的艺术藏品,在富有诗意的光芒中熠熠生辉。无论是举办派对,还是协商和谈,都能在这座乱中有序的宅子里找到合适的地方。许多当地的客人——诗人、舞者、画家、艺术爱好者——把这座宅子变成了加泰罗尼亚的文化沙龙。与诺曼 · 福斯特(Norman Foster)的私人晚餐可以在任何角落举行,因为这里就像007电影里反派的大本营一样宽敞。中空塔楼的另一个角落成了放置扶手椅的理想场所:“在这里,每一处都可以尽收眼底。”他的房子,当然是他说了算。从科尔贝罗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忧郁的艺术家穿着灯芯绒夹克和麂皮皮鞋,脚上却配着一双扎眼的粉色袜子。毕竟,在艺术、建筑和时尚中,混搭永远有一席之地。

  

  科尔贝罗的居所共有25间卧室,逝世之前,

  科尔贝罗本想在这里开设一家旅馆。

  摄影师及电影制作人丹尼尔 · 里埃拉(Daniel Riera)曾将科尔贝罗的宅子作为拍摄背景:“这座房子就像未来主义画作中的虚构风景。”对于里埃拉来说,它的魅力不在于那些奢华的元素,而在于室内设计和展品之间的融合。大理石球和黑色金属尖顶被放在未经处理的木地板上,科尔贝罗的类似作品也出现在了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以及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它的内部呈现出了一个梦幻般的想象空间,极其适于拍摄,”里埃拉说,“但仅从外面观察的话,你是无法预想到建筑内的奇妙之处的。”的确,从外面看,这座宅子的天际线与巴塞罗那郊区埃斯普卢格 · 德略布雷加特(Esplugues de Llobregat)的其他建筑并没有什么不同。

  

  里埃拉在为西班牙零售品牌Mango以及室内设计杂志《Apartamento》拍摄照片时,科尔贝罗也会在场,但并不会介入到他们的拍摄中去,这与他自由放任的个性相吻合。对待来访者,他也是一样的态度。画家和雕塑家可以在这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工作,无论是六个月还是六年,都会受到科尔贝罗的欢迎。“他们来这里是为了发现自己,而不是我。”他曾说。

  除此之外,科尔贝罗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曾将数十位年轻艺术家推到了公众面前。1992年奥运会期间,巴塞罗那令世界为之惊叹。开幕式上,人们用加泰罗尼亚语演唱奥运主题曲,而科尔贝罗也受命成为巴塞罗那街头艺术的总监制,以及奥运奖牌的设计者。奖牌背面看似随意的三条线组成了一个人形,代表着一名跳高运动员正在跨越奥林匹克五环。这个形象既充满神秘又自然朴素,寥寥几笔便体现了艺术家化简单为神奇的能力。

  

  居住在巴塞罗那的瑞士建筑师桑迪 · 布伦纳(Sandy Brunner)也同样为这座宅子着迷,她曾多次带领人们参观这里。她说:“我们在参观时,可能会遇到科尔贝罗的代理人或遗孀,这些人为这个地方赋予了许多鲜活的故事。”他们经常指给客人看的一处雕塑是靠在门口的 “吸烟者”(The Smoker),因为是在门口,所以科尔贝罗经常会在这里抽烟。对布伦纳来说,这处宅子迷宫般的结构使每一次的参观都充满了新鲜感,如同跌进了荷兰画家埃舍尔创作的艺术旋涡之中。“这是错觉带来的魔力,尽管你从未真的迷路过。”她说。然而,几年前的一位客人可能无法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当时他是真的迷路了,只能给科尔贝罗打电话求助。

  科尔贝罗的艺术遗产可能更加难以界定。正如布伦纳所指出的,“他的艺术就像他的建筑一样,反之亦然。”如果他能按照原计划开展一些其他的项目,比如餐厅和酒店,这种风格或许可以找到新的延续方向。如今,他在创作时用过的画笔和素描本被留在了这座私宅中。布伦纳总结道:“这里的雕塑就是这座房子如今的居民。”

  这座用来容纳这些雕塑的私宅,仿佛是一首尚未完成的超现实主义交响曲,无愧于他此生最出色作品的称号。

  

  摄影:Salva López

  撰文:Tristan Rutherford

  编辑:Chris W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